APP下载

蓝莓无土化栽培试验

2020-05-02杨立新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2期
关键词:物候蓝莓基质

杨立新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园林学院,沈阳 110101)

蓝莓的栽培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美国、欧洲各国在栽培面积、产量、技术研发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我国蓝莓栽培在栽培面积和栽培技术等方面在不断增加和提高。我国是蓝莓的源产地之一,栽培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近年来在蓝莓栽培技术、品种选择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逐步形成产业化生产,成效显著。2010年前后蓝莓在辽宁的丹东等地栽培形成规模化生产,面积达到近千公顷,产值达到近亿元。本项目成员于2010年开展蓝莓的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繁育高灌蓝莓近50000余株,并于2012年开始广,2015年完成国家林业局“蓝莓工厂化育苗技术”推广项目,推广面积2000余亩获得经济效益200万元。在研究过程中对蓝莓无土化栽培技术方面积累大量实践经验。

当前,无土化栽培技术大量应用到农作物栽培中,与传统栽培技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因各种因素影响,花卉和蔬菜栽培无土化栽培较多。果树类作物因绝大多数树种和品种株高大、根系发达,利用无土栽培难度较大,应用较少。符合无土化栽培的果树中蓝莓是符合要求的一个树种。

蓝莓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在蓝莓无土化栽培方面研究少见,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单位和科研人员稀缺。主要原因为,蓝莓开发较晚,栽培技术仍处于前期阶段,栽培面积未达到需要,常规化栽培不能保证对产品的需求。可查资料只见于对无土栽培基质方面的研究,不足以形成推广性效益,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不正确,需要加大研究深度和广度。为此,本项目在前期陆生栽培推广研究基础上,选择适当品种,设计栽培配套设施,开展蓝莓无土化栽培试验。探讨蓝莓生产的新模式,为蓝莓无土化栽培规模性生产在物候期调整、栽培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品质等方面提供生产性指导。

1 试验地概况

本实验在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林盛教学基地进行。试验地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 ℃左右,最高温度36 ℃,最低温度28 ℃。年平均降水量659.6 mm,年日照时数2527 h。试验区域内拥有生产性蓝莓大棚7栋,长100 m,宽9 m,栽培面积6670 m2,6年生蓝莓植株3000株;另有6年生营养钵蓝莓植株20000株,陆地存放。

2 材料与方法

2.1 品种来源

前期通过联合完成国家林业局“蓝莓优良品种工厂化育苗技术推广”项目基础上先后筛选10余个品种。本项目主要以基地现有的栽培品种为主,选择大棚栽培品种3个,分别为蓝孔雀、蓝骑士、蓝春;陆地栽培品种1个,品种为北陆。

2.2 试验方法

2.2.1 栽培设施的设计。于地表下80cm铺设水泥砖混环状池,南北向,东西两列双排,两排在南北端通池面为同一水平面。水泥池宽0.6 m,长6 m,深0.5 m。采取覆盖塑料薄膜防水。承载物为钢丝网6 m长,0.5 m宽,边缘四周用板条固定,以红砖为支撑物固定与水泥池,边缘无缝隙,高于池面0.2 m;钢丝网上用窗纱覆盖避免基质渗漏。

2.2.2 材料准备

基质配置:选择4种类型进行比较试验。分别为蛭石、陶粒、碳化稻壳、珍珠岩。覆盖厚度15~20 cm。各类基质之间用板条隔开。基质宽度与池宽等同。位置在循环池东侧。

栽培用水配置:池内注水,水面高度略高于钢丝网,与基质接触,无空隙。水来源为地下水。pH值为7左右,中性水。含锰量略高,对蓝莓生产无大影响。

促水循环设备:采用家用暖气循环泵,功率165 W,扬程10 m,流量60 L/min。

pH值调整:采用稀盐酸调整pH值。调整pH为5。

营养液调整:采用通用型浓水营养液,1∶300配备。含大量元素氮磷钾,微量元素锌、铁、硼、锰、铜、钼,添加黄腐酸钾。

2.2.3 栽培方式

栽培数量:冷库储藏苗20株(前一年休眠期开始,将营养钵苗用含水量为60%湿沙整株覆盖储藏);栽培营养钵苗20株;大棚陆地栽培苗20株。3个类型苗木均为6年生结果期苗。栽培设计:株行距0.5 m×0.5 m。断根20株,保留部分主根;其余苗木不断根。其中东侧栽培池内栽植两行,断根处理20株栽植在同行内,不断根处理20株栽植在同行内,4种基质分别栽植;西侧植株用板条固定于水内,根茎部位与水面平。详细记录栽培位置图。栽培时间:4月1日(陆地苗木根系萌动,芽未萌发)。

2.2.4 休眠期调整

基本内容:选择品种蓝孔雀、蓝春及蓝骑士3个品种。调整时间为陆地栽培品种自然休眠开始至人为调整生长环境萌发为止。

操作方法:2018年11月15日经观察,所栽培品种自然生长停止,进入休眠状态。选择5年生组培繁殖苗木,所选苗木为营养钵栽培,陆地正常生长,已经进入结果期。苗高50 cm。50株。带营养钵储藏。温度控制在0~3 ℃。以含水量为60%~80%的湿沙整株覆盖。借鉴已有实验数据,理论上蓝莓需冷量为800~1000 h。为确保对实验材料的保护,储藏苗木储藏时间为45天。2019年1月初,采取分批转移储藏苗木的方式观察苗木生长状态,每3~5天转移五株苗木。苗木生长观察地点为基地日光温室。

3 结果与分析

3.1 休眠期对蓝莓生长影响

实验表明,2019年1月初,温室内温度为7~16 ℃,日平均气温10 ℃以上;空气湿度50%~60%,符合蓝莓根系萌发(5 ℃开始萌动)条件。观测结果为3~5天根系萌动,15天左右开始芽萌动,但是受环境因素影响生长状态不佳。蓝莓不同品种在适合温度环境下均可正常生长,对无土化栽培试验无影响,可以做到提前或延后进入生长期。

3.2 物候期比较

由表1的结果来看,大棚陆地栽植的蓝孔雀、蓝骑士和蓝春等3个品种在同样的栽培环境下品种之间生长差异不大,各阶段生长周期接近。营养钵繁殖苗在同样栽培环境下物候期延后。不同年份的物候期差异显著,受大环境影响较大。

表1 大棚栽培蓝莓2018年与2019年春季物候期观察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无土化栽培植物的物候期与陆地栽培品种物候期比较,相对晚一周左右,生长未受机制影响,能够正常生根,开花结果状态与陆生植物一致。试验的4个品种之间物候期差异不明显,可见无土化栽培蓝莓对品种的不明显或因受试品种差异不明显。

表2 无土化栽培植株物候期

表3 水生栽培与陆生栽培物候期阶段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无土化栽培4个品种间物候期时间基本接近,无较大差异。受大棚自身环境影响,陆生栽培年品种物候期相对水生栽培品种时间要短。结果周期基本一致,未受外因影响。因观察者差异,对各物候期观察易时间会出现1~2天误差,对实验结果影响不明显。

3.3 基质对蓝莓无土化栽培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栽培基质对品种之间影响不明显,各基质作用基本一致。断根处理的品种栽培后30天左右均萌生新根,未断根品种无明显新根出现。断根处理对无土化栽培植物生长影响明显,无土化栽培蓝莓断根处理是栽培中重要环节。

表4 基质生根时间

蓝莓无土化栽培经试验具有可行性,通过实验可以看出,蓝莓栽培在富含养分的水体内,对生长结果无任何影响。不同基质对栽培影响不大,均能够正常生长;基质有无对无土化栽培影响不大。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试验证明,蓝莓无土化栽培生长受环境影响较大,与陆生栽培一致。无土化栽培生根对植物正常开花结果影响不明显,不同基质对无土化栽培影响不大。

无土化栽培对改善蓝莓对酸度要求较容易。蓝莓要求土壤pH值为4.5~5.5。土壤改酸需要使用硫磺粉,见效慢,成本高,无土化栽培可以解决此方面问题,极大的改善蓝莓生产的难题。

无土化栽培是减少防寒和避免春季蓝莓抽条的手段之一。蓝莓冬季需要防寒和防抽条,此项工作工作量大,是蓝莓人工成本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无土化栽培技术,可以与秋季休眠期采取恒温冷藏方式存储蓝莓植株,并于春季生产期开展栽培,度过冬季和初春的低温和冷旱。

无土化栽培蓝莓可以调整物候期。蓝莓的果实成熟期在沈阳地区为6月初至9月中旬,只有半年的鲜果期,其他时间食用蓝莓只能是速冻蓝莓,无法保证鲜果供应。无土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可以通过人为调整休眠期,改变其生长时间,可以完成周年供应的目的。

无土化栽培蓝莓栽培技术的研究可达到管理方便目标。蓝莓生产与其他作物生产一样需要各项管理,而无土化栽培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管理容易,调控简单的优势。无土化栽培蓝莓在施肥灌水,病抽害防治,修剪、采摘等方面优势较露地栽培技术明显。

猜你喜欢

物候蓝莓基质
GEE平台下利用物候特征进行面向对象的水稻种植分布提取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基于植被物候特征的互花米草提取方法研究——以长三角湿地为例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蓝莓建园技术
金银花扦插育苗基质复配及验证
气候变化对民和杏发育期影响分析
不同栽培基质对一品红扦插苗的影响
不同基质对一串红种苗生长的影响
蓝莓采后立即追肥 谨防黄刺蛾介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