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车辆CEO 兼总裁李贵平:就当前专用车行业诸多热点问题发表见解
2020-05-02肖献法
本刊记者 肖献法 文 /图
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集车辆)是全球最大的半挂车生产企业和上市公司。日前,中集车辆CEO兼总裁,同时兼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理事长的李贵平,在2019 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对行业提出了一系列警示语(如:专用车企业不要介入商用车底盘、新能源汽车底盘或整车的生产,等),并在2019 中国国际商用车展(武汉)开幕日的中集车辆媒体见面会上,就当前专用车行业多个热点问题阐述了独特的见解,非常值得业界思考和借鉴;期间,中集车辆执行副总裁兼COO 孙春安、技术总监李晓甫,中集车辆(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峰等对有关问题作了补充和回答。
交流的热点问题有: 10.10 无锡高架桥坍塌事故(2019)、非洲猪瘟疫情(2018—2019)、2019 第2 代半挂车、GB 7258要求2020 年部分半挂车安装空悬/盘式制动、GB 1589 对自卸半挂车栏板高度的限制、违规车生产(2019)、挂车G20 联席会等专用车行业共性问题,以及中集车辆上市及销售渠道调整等企业方面的问题。(注:本刊记者对部分问题背景作了适当补充,并对个处作了注释,回答系跟根据录音)。
中集车辆CEO 兼总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理事长李贵平(右3)主答,中集车辆执行副总裁兼COO 孙春安(左3)、技术总监李晓甫(右2),中集车辆(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峰(右1)等对有关问题作答或补充
1.有关无锡高架桥坍塌事故:“我不认为28 t 的钢卷是一个合理的东西”
媒体提问:2019 年10 月10 日无锡境内G312 国道高架桥坍塌事故(致3 人死亡、2 人受伤),被初步认为是同时过桥的3 辆货车(列车)严重超载所致(其中一辆3+3 列车装载了6 个单重28 t 的钢卷,车货总质量超过180 t)。一时间,很多人将问题的矛头同时指向了有关车辆制造企业(不合规生产)、有关运输企业(不合规运输)和有关管理部门(不合规管理)。此外,是不是还有其他深层次的原因呢?(注:笔者对问题有补注)
对这一问题,李贵平表示:“10 几年前他第一次去比利时工厂(后成为中集车辆成员,笔者注)参观时,就发现了一款专门运输钢卷的侧帘车,其厢顶可以打开,底板上有个V 型槽;钢卷从从上面吊装下去,放在V 形槽里,整个过程非常牢靠,然后顶部关上,钢卷会在一个全封闭环境里安全高速行驶。” 他觉得这很好,所以回来后就跟同事讲,要做这么一种钢卷运输车,向中国的钢厂推介。
然而, 10 几年来,发现几乎没人“理”他,他很郁闷。李贵平说:“直到‘10.10’无锡事件爆发,并陆续有很多深层次的报道后,他才第一次知道原来每个钢卷是28 t;而在他的想象中,一般的钢卷应该是5~8 t,是比较合理的。但为什么高达28 t?按目前法规,一辆车装载2 卷就会严重超载,更不用说6 卷了。”他认为,这背后有种种内幕和深层次问题,比如:钢厂生产的钢卷为什么可以达到28 t?他认为生产28 t 钢卷的钢厂是要被问责的;即使在整个世界,他不认为一个28 t 的钢卷是一个合理的东西。所以,但凡涉及超限超载的行为,供货一方也应该是整个事故原因的一部分,而不能仅仅把它简单归结为运输公司或者运输设备的提供者。他觉得,专用车企业在整个事件里面,只是卖了一辆价值不超过10万元的标载30几t的半挂运输车(3轴),如果因此成了这个事件“千夫所指”的对象,好像专用车行业就是这个问题的根源,那是很不公平的。
李贵平话锋一转,说:最重要的是未来,行业应该考虑推出怎样的更加合情、合理、合规的运输设备。对此,他请孙春安作了补充。
孙春安首先表示:对于“10.10 无锡高架桥坍塌”这样的事件,他用8 个字来形容,叫“天欲其亡,必先其狂”。
孙春安说:从运输行业来看,“超载”的背景是一直存在着一些“害群之马”。早期,“轿运车”领域超载超限也很严重;2017、2018 年进行整治前,一辆普通的“合规”轿运车可能只能装6 辆轿车;但疯狂的是,搞出来的“大怪”可以装运到24辆之多,超载400%。而“10.10”无锡事件中的“百吨王”,6轴车额载质量也就30 来t,而最大超载在300%以上(按半挂车,笔者注)。这样的害群之马让那些合规运输企业根本无利或少利可图,所以当时整个运输业非常悲惨,没多少钱可挣。
从半挂车生产厂角度来看,孙春安说:中国半挂车生产厂有600 多家,产品公告有13 000 多个。这其中也有“害群之马”,它们做车的时候,可能先做一个标准的车去上牌照,然后回来再给客户改装成“百狼佬”。这些为非作歹的事情一般是小厂所为,也是为一己之利。孙春安认为,这些小厂们以自己的“小聪明”导致整个行业的“大糊涂”,很容易让整个行业变成“千夫所指”。
装载6×28 t 钢卷的6 轴半挂汽车列车,严重超载250%以上,被视为“10.10 无锡高架桥坍塌事故”的直接杀手
像上述害群之马和违法乱纪行为,孙春安表示:他相信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足够完善,尤其在“依法治国”的重拳之下,最终会走向灭亡。他认为,每一个行业的大变革,往往都由一个重大事件作为启点。
据笔者了解,2018 年9 月17 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提 出:“到2020 年底,全国高速公路全面实施收费站入口称重检测,各省(区、市)高速公路货运车辆平均违法超限超载率不超过0.5%,普通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得到有效遏制。”
2.有关“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南猪北养’改成‘北肉南调’,引爆了冷藏车市场”
媒体提问:2018 年8 月第一例“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并逐步蔓延至多数省份后,有关部门紧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猪及其产品运输的限制措施。这些举措直接带来大部分地区生猪(猪肉)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曾大量强制捕杀),猪肉价格飞涨,至今难以缓解。统计显示,2019 年9 月,国内猪肉价格同比上涨69.3%(一年来涨幅较大的月份),影响CPI上涨约1.65 百分点(占55%);环比上涨19.7%,影响CPI上涨约0.65 百分点(占72%)。这一状况给运输车行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专用车行业又是怎样应对的?(注:笔者对问题有补注)
对此,李贵平表示:从宏观一点的情况来讲,“非洲猪瘟疫情”造成了我国生猪存栏量、出栏量锐减;(受主产区和疫情区的影响),南方地区猪肉消费的需求需要从北方大批调运。“我听同事高峰说,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后,用于‘南猪北调’的车,很多是从他那里销出去的。下面请他用第一手资料跟大家交流一下。”
高峰首先介绍了一下基本情况。他说,我国有14 亿人口,近年生猪出栏量大概是一年6.5 亿头,最高时达7 亿头。可以说,往年(2019 年以前)我国每2 个人1 年消费1 头猪。这6.5亿~7 亿头猪,每年大概分2 次出栏,每次出栏量大概在3.2亿~3.5 亿头。
但从2018年8月3日爆出我国第一例“非洲猪瘟疫情”开始,加上我国高强度的环保政策管控,导致我国生猪供求严重失衡,猪肉价格飞涨。高峰说,据统计,2019 年1—8 月,我国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38.7%,即正常存栏量下降了约3 成;同时母猪存栏量也下降了37.4%。供求关系失衡导致猪肉价格快速上涨。大家会问今后如何?由于当前母猪较少,仔猪也会少,所以未来一个时期价格还会涨(日前商务部预期2020 下半年猪肉供给状况有所改善——笔者注)。
高峰接着讲,供求关系的失衡对专用车行业有何影响?有句话“南猪北养”,即南方吃的猪(肉)大部分是从北方调过来的,供给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甚至黄河三角洲的猪大部分“养”在东北三省。然而自2018 年8 月“非洲猪瘟疫情”爆发后,北方的生猪基本调不到南方了。何以至此?高峰说,过去生猪流通,都是用仓栅式运输车,一般是上下2 层;而生猪运输,容易携带“猪瘟”,所以农业农村部以及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规定把“调猪”改成了“调肉”,也即生猪屠杀以后变成猪肉,经过检验检疫,再行调运。这样就把“南猪北养”改成了“北肉南调”。
而要实现“北肉南调”,就要靠专用运输车,即专门拉猪肉的冷链专用车——冷藏车,它会推动这种供求关系的改善。所以,2018 年冬到2019 年春节,(猪肉运输)引爆了冷藏车市场。接下来,2020 年的元旦和春节期间,很多地方又要开始腌腊肉、腌香肠,特别是四川的猪肉肯定是不够用的,以往吃的猪肉大部分也是从东北运来的。
中集车辆展出的9.6 m 肉挂冷藏车(基于杰狮C500 4 轴底盘;顶部承重2 t 延米;可以挂5 排肉;总质量31 t)
高峰说,作为专用车企业,应该提前预见到市场的“引爆点”,早预测早布局,资源前置,引导消费,保障供给。
高峰说到此,李贵平补充说:“3 个礼拜以前,他到中集车辆济南工厂调研,他们给他做了个科普,说猪肉应该怎么运:猪肉肯定不能躺在车上,而必须挂起来。那么,一辆厢长9.6 m 的冷藏车可以挂几排猪肉呢?厢内宽约2.4 m,挂3 排应该差不多了吧,毕竟猪肉很重啊;但他们汇报说,他们开发出的车可以挂4 排,并带到了展场。后来我觉得挂4 排,顶部会不会垮下来呢(笑语)。当然,我只是担心,最终要靠设计和实践来检验。”
高峰又接过李贵平的话茬说:中集车辆济南工厂,是中国最早做猪肉冷藏运输车的企业,是国家冷藏车有关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同时能够把冷藏车做到最轻而不是之一——比其他品牌(同尺寸)车辆轻670~700 kg,这样能够让用户多拉货。除了上面讲的,他们也可以按用户需求做到5 ~6 排,一个勾子一头猪,一头猪80 kg,一般情况下250 个钩子正好是20t。以前有个用户居然装了350 个勾子,我们不支持超载运输,虽然在设计强度上可以做得到。
李贵平总结:当机会来的时候,专用车企业还是要在国家规定的尺寸和载重的大前提下,利用自身的技术设计出合规产品,还能够略微多拉一点点。
笔者注意到,2018 年3 月23 日农业农村部第2 号公告 “就加强畜禽移动监管有关事项”即提出:“鼓励畜禽养殖、屠宰加工企业推行’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模式,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提升畜禽就近屠宰加工能力,建设畜禽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减少畜禽长距离移动,降低动物疫病传播风险,维护养殖业生产安全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按此导向,以往用于生猪运输的仓栅式运输车,或会逐渐被专门运输猪肉的冷藏车所替代。
3.有关产业革命:“第2 代半挂车的大幕已经拉开”
媒体提问:2019 年,对销售渠道作出新的调整,是中集车辆发生的重大变化之一,那么此举是基于怎样的背景和考量?为什么说第2 代半挂车的大幕已经拉开?中集车辆坚持怎样的判别标准?未来将带给客户怎样的体验?
对此,李贵平回答说:过去10 年了,中集车辆旗下主要做半挂车的3 家企业——中集华骏、中集通华、中集深圳,它们的半挂车销售是通过中心店来做的。当初的构想是,国内市场已经够乱了,行业产能严重供过于求且竞争过度,我们自己也在相互竞争;所以我们成立了中心店,就是通过内部整个营销渠道缓和一下竞争,使竞争不再加剧。
中集车辆展出的13.6 m 3 轴干货厢式运输半挂车(总质量40 t)
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他说:“如今,我们认为,自GB 1589-2016、GB 7258-2017 发布后,第2 代半挂车的大幕即已经拉开了。不单我们,整个行业都在探索第2 代半挂车的应用场景,以及设计的一些细节;但在这个过程中,很难要求全部做到标准化,所以昨天论坛上我提出‘取大同、求小异’。”
“这是什么概念?在演讲中我提到,在一个360°的圆圈里,我们只要落在20%(即72°)这个区间里就可以(笔者注:李贵平在演讲中提到,国内过去2 年内投资于“产品升级换代”的企业中有20%得到了回报)。然后,具体的应用场景、客户的个性化,应由企业自己去解决。对于行业是这样,对于我们也是这样。所以,为了应对产品“升级换代”这么一个特定时刻,我们把中心店这个机构解散,把经销商的渠道管理、品牌管理交还给我们各个生产企业,由各生产企业自己在20%的大方向上,各自去探索。这次展会上,中集车辆展出的很多车型,就是在此大背景下由各企业做出来的。这是取消中心店的一个背景。”
关于取消中心店的起因,李贵平说:应该说是他们预测到了第2 代半挂车将是以厢式半挂车为主,不管是运干货的金属厢体车,还是其他封闭式厢式车,或者是侧帘半挂车(展会上看到3 款侧帘车),因为中国货物的特点是散货比较多;另外,冷藏半挂车一定会成为中国未来需求量比较大的一个品类,是高速公路运输的一个标志。但未来,仓栅车会不会被其他车所替代,还是一个考验。
对于未来发展,李贵平谈到了P 计划。他说,工厂一般固定在一个地点,而它的市场可能在全国。那么,把车交运到全国,交运成本会很高。比如,山东有很多半挂车生产企业,如果西南地区的客户到山东来买厢式半挂车,那么一辆厢式半挂车的运费是多少?大概是1.5 万~2 万元。有人可能说,能否在购买新车当地揽个活呢?但谈何容易。
“鉴于此,我们认为合理的作法是和主机厂一样,底盘是底盘,上装是上装,可以把它做成模块化,做成一片一片的,运到目的地(据点)后再组装成一辆完整的半挂车,这可大幅减少交运成本。基于这么一个理念,中集车辆有了P 计划。所谓“P”就是一片一片的。具体怎么做,请主要操盘手孙春安进一步介绍。”李贵平说道。
孙春安说:“我们的P 计划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刚才李总也谈到了,P 计划里面有一个片状概念,它还有一个网络化概念。我们未来可能在中国部署10 来个‘据点’,以尽可能地贴近市场。营销方面,我们未来也会采用一些符合现代潮流的、先进的东西。售后市场,以前国内企业一般把挂车卖出去后不去做维修,也不知道卖的车在哪儿。将来,我们可能在主动服务及服务网络化方面有所加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关于“第二代半挂车”的判别标准,孙春安回答说:“我们有一个‘五好’标准,是从用户角度。第一,产品要好看。第二,产品要好买。第三,产品要好用。第四,产品要好修。第五,产品要好转。我们希望做到‘五好’,就像刚才高峰总经理说的,要做到最优而不是之一,这是我们的追求。”
紧接着,李贵平对其中“五好”作了进一步解释,他说:好看就是颜值高,看上去没有违和感。例如,此次展出的2 款车,包括骨架车、栏板车。“好买”不是“好卖”。过去用户买一辆半挂车,过程很麻烦。先跟经销商谈再跟工厂谈,谈了半天,再手写下单,过程比较长,此谓“不好买”。我们的目标是,像大家目前去连锁餐厅吃饭一样,坐下来拿出手机,在手机上点完后订单就直接下厨房了,这个过程很方便。关于其他“三好”,暂时给大家留一点悬念。
4.有关新标条款实施:“敞开式半挂车被要求装备空悬/盘刹,应该是为了安全”
媒体提问:按照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1)危险货物运输半挂车、三轴栏板式和仓栅式半挂车的所有车轮应装备盘式制动器(盘刹),其中:从2019 年1月1日起,危险品货物运输半挂车开始安装;从2020 年1 月1日起,三轴栏板式、仓栅式半挂车开始安装。(2)从2020 年1 月1 日起, 总质量≥12t的危险货物运输货车(指单车)的后轴,所有危险货物运输半挂车以及3 轴栏板式、仓栅式半挂车应装备空气悬架。对此,不少人认为,这可能会带来行业乱象。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注:笔者对问题有补注)
中集车辆展出的13 m 小鹅颈3 轴仓栅式半挂车
对此,李贵平表示:“按照GB 7258-2017 的要求,上装为敞开式的半挂车,全部被要求加装额外(新的)的安全系统。比如空气悬架,气囊的压力是稳定的,如果超载了,气囊就会“报警”(爆点),所以它可以作为一种(防止超载的)限制。敞开式上装比较容易超载,而厢式就不容易超载。车辆超载时的惯性特别大,制动效能就打了“折扣”。我相信法规制定部门应该经过了很多调研,包括盘刹(碟刹)。”
李贵平同时指出:“上述这些应该都是为了安全;但它有一个客观的后果,空气悬架和盘刹搭配,其初始投资价格肯定要上涨,大概在3 万元左右。那么,这会不会有生产厂家可以找到避开法规的办法?这个我不知道。”
中集车辆展出的小鹅颈3 轴40 英尺集装箱骨架半挂车
5.关于违规生产:“只要还有违规车横行无忌,共和国不可能成为受人尊重的大国”
媒体提问:2019 年9 月26 日,工信部对11 家企业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工信装罚〔2019〕004 ~014 号),其中涉及多家企业的仓栅式半挂车,问题包括后下部防护装置不符合强制性国标或抽查样车存在私自损毁封条并更换ABS 系统控制单元、传感器线束和后下部防护装置等关键零部件的行为。此前,工信部也曾下达其他《行政处罚决定书》。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注:笔者对问题有补注)
对此,李贵平表示:使用违规车,首先伤害的是那些不使用违规车的运输企业,是一种不公平竞争,而且危害公共安全。我们专用汽车(半挂车)制造企业只是链条中的一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些同行往往是被迫的、被动的,并不想主动去做违规车。
那么,为什么违规车还相当程度地存在呢?李贵平认为:“我觉得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公安部,3 个主要的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协同推动解决这个事情。交通运输部主导制定交通运输法规,工信部根据有关法规严格审查车型。而且。但工信部在审批《公告》的时候,不能仅看其表面,还要看其本质。比如,高地板半挂车(相对直地板半挂而言,笔者注),本来是用于拉建筑机械的;但很多人拿它拉货,怎么拉?——拿到这个车后再做上装,改造成一款所谓的运输类半挂车。这样,“灰色地带”就出来了。这些伎俩,实际上,稍微有点专用车常识的审批人员一眼就能看出来。那么,为什么工信部还屡屡让这些走“灰色地带”的车能够过关,变成‘爆品’呢?,我认为这是共和国的羞耻。我国是一个大国,是一个强国,难道这点责任就负不起吗?”
李贵平进一步讲:“如果我们人眼看不过来,完全可以用人工智能。我一直讲,大数据不会作假,人工智能不会说谎,我们完全有手段可以做到这一点。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做呢?我觉得可能还是协同的问题。可能是工信部对交通运输部(主导)的法规的理解不是很到位。最后,到了各省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但总是存在不到位不一致的地方。
如果是中央对某些‘现象’下了指令,执法力度就大了。可以说,我们的执法力度不是很均衡、很稳定,有点像过去搞运动,一拨一拨的,这使得很多运输公司容易抱有侥幸心理;而公安交管部门执法并没有从打击对违规车的侥幸心理的地方入手。”
李贵平最后表示:“3 个核心部门只要把‘还百姓一个安全的高速公路’作为主要诉求,以这样的宗旨和初心,我认为之间的协同就不是问题。如果各管一块,九龙治水,这些问题恐怕还会持续出现。最后,受到伤害的何止是合规的运输企业,何止是生产合规车的专用车企业,受到伤害的是中国几亿人的驾驶员群体、是共和国的脸面、是共和国法制的尊严。我稍微上升一点点高度,作为一个非常核心的指标,我们的高速公路上只要还有违规车横行无忌,我们的共和国不可能成为受人尊重的大国。”
6.有关标准讨论:“应该把自卸半挂车‘本来的用途’还给它”
媒体提问:10 多年来,平板自卸半挂车在我国发展得十分迅猛,但它在上牌后一般需“加装”货箱成为高栏板(集装箱)自卸半挂车才能发挥其运输作用,这又被认为是近年限超载运输的主力车型之一。于是,2019 年7 月GB 7258-2017《第1号更改单》规定:“平板式载货车辆的平板不应有插桩结构、凹槽、集装箱锁具等装置,且平板式载货车辆、仓栅式载货车辆的载货部位不应具有举升功能或采用自卸结构”,从而使得平板自卸半挂车开始被取缔;具有自卸功能的仓栅式半挂车也未能幸免。这种形势下,GB 1589-2004/2016 关于挂车(含自卸半挂车)货箱栏板高度不得超过60cm 规定的不合理性显得越发凸显,并将给运输业和制造业带来新的困惑和难题。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注:笔者对问题有补注)
对此,李贵平表示:“前天(2019 年10 月30 日)‘挂车G20 峰会’上,大家大概花了半小时来讨论这个问题。有些人认为这个问题是导致违规乱象的根源之一。当时有个企业说:现在没有车可以做了,不知道做什么车,因为煤炭运输以前以公路运输为主流,近年向铁路运输拓展(因为国家提出新的环保要求)。因此,公路运输可能转成铁路运输的短驳,一般在200 km 以内。200 km 以内的运输,用什么车型?以往是在平板自卸半挂车上安装一个集装箱,但现在被取缔了;然后如果用60 cm 栏板自卸半挂车,当时就有内蒙古的企业提出:无烟煤的比重是0.8,用60 cm 栏板半挂车运输只能运20 来t,肯定是没人买他的车了。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多挂车企业的呼应,但没人解答得了,最后我作了这样的回答。”
业界以为,平板自卸半挂车(图左)被取缔后,如果全部被60 cm 栏板自卸半挂车(图右)做了“接力棒”,煤炭、粮食等运输业将面临严重亏载的巨大困境
“我当时用百度搜索了一下,中国煤炭的比重,较轻的有0.8,较重的有1.8。然后我说了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国内粉罐车容积在1996 年的时候是28 m3,后来做到了100 多m3。怎么做的?用户说他装的不是水泥,装的是粉煤灰,粉煤灰的比重比水泥大大降低,甚至它变成了下灰车。其实扪心自问,他买的粉罐车,包括50、60 m3,真的是去装粉煤灰?99%装的是水泥。我说,首先是行业不自律,导致了工信部门对你不信任。现在如果用60 cm 栏板车,运输比重1.8 的煤炭,可能是不超载的,是合适的;但如果运输比重0.8 的无烟煤或者煤灰,那确实是吃亏了(严重亏载)。(笔者补注:煤炭有3 种密度(比重),真密度、视密度、散密度(堆积密度);若不特别说明,一般指真密度;但在按体积估算重量时,应以散密度(约0.8 ~1 t/m3)为准。)”
“很多人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看看全球,自卸半挂车是干嘛的,是用来拉煤的吗?世界许多地方,自卸半挂车主要是拉农产品的;在欧洲有用它拉渣土的(很少用单车拉渣土)。再如,比重较轻的货物,可以用中置轴挂车(列车),南非拉矿石(钻石矿)就是2 节的。我的意思是,国家之所以不放宽挂车栏板高度,可能是怕大家‘滥用’这个公告,‘滥用’这个法规,这就回到工信部了。”
“工信部在审批产品《公告》的时候,应该问清楚这车是用来干嘛的,然后不同用途的车应该有不同的配置。我觉得,我们现在制定法规或者审批《公告》的时候,纯粹是为了做一种博弈:“怕你们滥用这个东西,所以就把它‘限死’”,这就应了一个比喻叫“因噎废食”。 如果用60 cm 自卸半挂车运粮食,那就“毁掉”了,因为运粮食的栏板高度达到1.8、2 m 都没问题(不超载)。”
李贵平最后讲:GB 1589-2004/2016 对这方面的描述是粗略的,但煤炭等货物运输又确实面临一些问题。我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可能要等到GB 1589 标准下一次的更改,行业才能更加成熟。未来应该把煤炭运输作为一个特例来解决,出一个专门的规定,出个办法把自卸半挂车“本来的用途”还给它。现在你把它“本来的用途”给废了,就好比为了不让一个人去做小偷,就把他的手砍了,其实不应该这样。我觉得,要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挂车G20 峰会已经有了基本的共识,大家并不想做违规车。
7.有关行业交流和促进:“希望通过‘挂车G20 平台’,分享已经掌握的一些基本的东西”
媒体提问:2019 年7 月31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召集成立的中国挂车高质量发展联席会(也称:挂车G20 平台/峰会/联盟/小组)在深圳宣告成立,首批成员包括20 家国内挂车主流制造商;10 月30 日又在武汉召开了一次“挂车G20 峰会”。请问此举对行业会起到一个怎样的作用?(注:笔者对问题有补注)
关于中集车辆倡导成立的“挂车G20 联席会”,李贵平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组织行业最主要的半挂车生产企业,或者拥有行业最好半挂车制造资源的企业,坐在一起,看看有没有既能满足客户需求,又不违反国家法规的解决方案。因为过去大家的直觉是:“我一看,我会了,就会想办法‘玩弄’别人”“他穿的西装贵了,于是把鞋子弄得便宜点。”业内都会有这样一种博弈。“但我们希望,大家在去博弈以前,能够坐下来想一想,有没有不用走‘灰色地带’的办法,可以弄出一些解决方案。‘挂车G20 联席会’的建立,跟这个背景有点关联。”
李贵平继续说:另外一点,从发展观来说,未来中国半挂车一定会升级换代,一定会进入第二代,像欧洲一样。我们有很多人在欧洲自驾游,觉得欧洲的半挂车开得很快,但没感到威胁吧。所以,大家希望未来的中国高速公路也能像欧洲一样,既快速又安全。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半挂车做好,但怎样做到既售价合理、用户又用得起用得好呢?对此,大家可以在挂车G20 平台上充分交流,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实际上也涉及到一些技术方案。
中集车辆展出的澳洲款13.6 m 侧帘半挂车
李贵平举例说:“一款全新重卡的开发,其最核心的是底盘,即使除了动力总成,其开发成本也是很高的。而要开发全新一代半挂车底盘,其成本虽没重卡那么高,但也是很昂贵的。比如,为了开发出一款成熟的侧帘车,到现在我们已经用了8 年。在中国,作为领先企业,我们没办法抄人家;作为负责任的企业,也不好意思到德国钻到人家车下面去抄。所以不管是研发,还是并购企业,我们花了8 年时间,才基本掌握。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挂车G20 平台’,能够把我们(大家)已经掌握的一些基本的东西,与同行分享,让大家不要重复去做;通过分享,加快大家的开发速度。如果是原创技术,可以授权并获得一定的使用费,只要公平合理。因为,自己开发也需要花功夫,‘山寨’人家、抄袭人家也要花功夫。这是我们对‘求大同’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另外,大部分企业已经受够了行业乱象,不能(想)再做违规车了,因为做违规车提心吊胆又赚不到(多少)钱,最后还可能被问责。
从某种程度上,挂车G20 峰会(小组) 也希望半挂车制造企业能够彼此努力,不再去做违规车,要做第2 代半挂车的推动者和牵引者。这有点像戒酒,一个人自己想戒,但往往难以戒掉;但如果找一群想戒酒的人,相互勉励,可能效果会很好。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杆性作用,中国排名前20 位的半挂车制造企业如果都不去做违规车,那么行业做违规车的、买违规车的现象可能会越来越少。”
8.有关中集车辆上市: “公司上市第一个明显的意义,就是会成为企业创新的一个动力”
媒体提问:中集车辆于2019 年7 月11日在香港成功上市,那么此举将会对传统企业带来哪些变化?将给客户(用户)和员工带来哪些改变?
对此,李贵平回答说:“国内专用车行业上市企业可以说凤毛麟角。中集车辆经过十几年的奋斗,总算迈过了上市门槛。那么对于被贴以“传统企业”标签的这样一个集团公司而言,我觉得上市第一个明显的意义,就是会成为企业创新的一个动力。反过来如果不上市的话,我们会满足于营业额有点增加、利润有点增加,然后随着大势往前走;但对于一个上市公司而言,其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会对你有更高的期盼。公司上市无外乎就是为了获得新的资本,但新的资本期盼更好的回报。”
“同时上市公司又对合规经营有很高的标准,于是,既不能做不合规的事情,又要给股东带来更高的回报,那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创新’。创新应该会给传统制造企业带来一个新的生命,我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重生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将会给我们的客户带来什么?”李贵平认为带来的是新的机会。
李贵平分析:中集车辆是以制造运输类半挂车和各种作业类专用汽车为主。先说运输类半挂车,大家已经看到了,中国物流行业包括快递公司已开始走向集约化发展道路。那么在集约化初期,很多大型运输公司,虽然它的体量很大,每年的运输量很大,但它基本上是将运输路线都分包出去,把运量分包给了若干个中小型运输公司,并把管理责任也分包出去;那么在管理结构方面,就显得比较简单。但当它发展到更高层次时,就会发现,把业务分包出去以后,其运力没办法在不同承包企业之间和不同运输路径上进行调配,这便对进一步提高其设备利用率和进一步优化运输路径带来了障碍;所以,接下来他们必有的一个进化思路,就是要建立完整的统一的“设备池”,尤其是半挂车,这个运输平台。
中集车辆展出的全承载式铝合金运油半挂车(空气悬架+盘刹;总质量40 t)
李贵平举例:“美国的大型或超大型运输公司(车队)发展的经验显示,当它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它的半挂车一定是公司可以100%调配的;但牵引车不一样,公司可以鼓励驾驶员带牵引车过来,按照其运力和运输里程给驾驶员结算;也可以按月来上班,让员工给你发工资。可以用2 种方法来结算,但运力调配一定要直接控制。”
“所以,我们的客户正在进入一个转型升级的关头。中集车辆也刚好上市,上市后会带来更多创新的动力;所以我们的产品设计,大家在展场可以看到,很多是高度模块化的,以及产品的智能服务。因为大型车队的调动,它一定要精确地知道设备在哪里、装多少,这样的话才能调配到每一辆半挂车。”
“对此,我们在“智能互联”方面已经有所行动。上市以后,公司会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这些要素加起来,包括大型车队,还有维修保养的安排,都会很大程度地依赖于车辆本身的设计,要容易拆卸、容易更换零部件,也要能够知道零部件的磨损程度,这些都依赖于“智能互联”的一些能力。对此,我们上市融来的资金,以及带来的一些机制,可以帮我们加速这方面的发展。这是对我们的客户而言。”
对员工而言,李贵平表示:“公司上市,使得我们可以建立更加有效的长效的激励机制。我们可以吸收更多的更具有全球视野的职业经理人加入高管队伍,也可以吸收行业一流的技术人才加入我们的研发团队,同时也可以用上市募集来的资金在体外投资一些创新的初创企业,然后孵化新的技术。这些变化对我们的员工意味着有更多发展的机会。”但只有一个例外,李贵平诙谐地说,就是对CEO 而言,对他而言,是压力增加了很多,而“好处”暂时还没看到(大家听后一笑)。
9.有关中集车辆设备改造:“投下7亿元做7 条电泳涂装线,这是我一辈子做的最好的决策”
媒体提问:2018 年6 月27 日,国务院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至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另悉,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发布的《关于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2014-2017 年)》要求全省重点行业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治理项目完成率于2016 年达到80%以上,2017年达到100%,其中即包括使用溶剂型涂料的汽车制造、集装箱制造企业。整治重点行业VOCs 排放被视作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于此,中集车辆作为行业领先企业,作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注:笔者对问题有补注)
对上述问题,李贵平表示:“‘蓝天保卫战’对我们中国制造企业可以说是‘当头一棒’。在这方面最早应该是从广东开始的。2016 年7 月1 日开始,要求油性漆、天那水(油性漆的稀释剂)等的喷涂装置全部停掉,一刀切。当时知道,传统的已不能再干,那该怎么办?最初我们曾经比较焦虑,有点“转向”。坦率地讲,从惊讶、从被动到应该怎么去做,经过了一个艰难的过程。后来我们的解决方案是,采用KTL 电泳化。从2016 年到现在,中集车辆总共投资了7 条电泳涂装线,其中5 条已投入使用,2 条正在建设。每一条线平均投资大概是1 亿元,7 条电泳线就是7 亿元。因为不再采用“喷涂”,也就没有挥发性涂料,而且对污水排放作了净化处理。所以,7 条电泳线的VOCs 排放基本都是零。这对于‘蓝天’是什么概念?应该说,我们对国家环境治理做出了贡献,也花费了巨大代价。”
李贵平说:“这样做,除了保卫‘蓝天’,对我们的企业和员工带来的最大的直接好处又是什么?大家知道,油漆行业原来是员工最不愿意干的行业,而现在变成了员工最愿意干的行业;因为都是现代化、全自动化的电泳涂装线;员工可以坐在办公室看它的状态,所以非常受欢迎。因此,我想,作为公司决策者,投下7 亿元做7 条电泳涂装线,这可能是我一辈子做出的最好的决策。至于其他一些变化,我想请我们的技术总监李晓甫博士讲一讲,他是最有资格讲的。”
李晓甫说:“我再补充一点。除了我们投下的7 条KTL 电泳+喷粉的自动化涂装生产线以外,我们国内所有工厂都已完成了涂装的环保改造。”
李晓甫继续说:“我们的涂装改造是一方面;另外还有焊接线的焊烟以及“打砂”废气(粉尘)的收集处理,作为“固废”来治理。有一个小笑话,某个地方,我们的治理水平比它们的地方标准高出很多。例如,对于“打砂”粉尘的治理,我们可以达到10 mg/m3,可是地方标准大概是30 多mg/m3;于是它们要我们装一个监控设备,以作验证。此外,我们的几个工厂,东莞工厂也好,驻马店华骏工厂也好,都获得了国家级的绿色工厂认证。这些都是我们做的一些事情。我觉得,我个人都愿意在这样的工厂工作。”
李晓甫最后说:“我们工厂环境的改善,而是全方位的改善,不仅是环保的升级改造,还有现场的劳动保护,等等。我一直很喜欢我们蒋启文总经理(深圳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讲的一句话,就是让我们的员工能够体面地工作,这是我们整个公司在做的一件事情。”
中集车辆业已建成的7条KTL 电泳线的VOCs排放基本为零,经过处理后的废水可以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