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农业内涵式发展的路径思考
2020-04-30王晓星
摘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农业内涵式发展,是新的阶段下推动我国农业全面转型升级,补齐农业发展短板的重要思路。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农业的内涵式发展既迎来广阔空间,也面临更高要求。但是,目前农业内涵式发展仍存在较多问题和短板。坚持问题导向,本文提出了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我国走农业内涵式发展路径的建议:一是更新观念,拓展产业链条;二是创新驱动,完善技术支撑;三是深化改革,健全制度体系;四是生态为基,完善生态体系。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农业;内涵式发展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五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短板,虽然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良种化、生态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农业总体效益仍然不高。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50%,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与发达国家差距20个百分点以上,农业设施化、信息化水平滞后于发达国家。去年,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要坚持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农业的内涵式发展,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绿色之路。绿色发展,是我国农业内涵式发展应全面和实时贯彻的一大重要理念。
绿色发展理念下农业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和保障
(一)农业内涵式发展的要求
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农业的内涵式发展,关键是要注重“绿色”二字,强调了人与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要做到“绿色”,就要确保农业发展具备“三个先进”、“三个确保”、“三个提高”和“一个全面”。“三个先进”,即将先进装备、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注入到农业开发、生产、经营全产业链中。“三个确保”,即确保农产品的安全、确保自然资源的安全、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三个提高”,即提高农民收入、提高企业收入、提高政府收入。“一个全面”,即全面增强农业综合效益。
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农业的内涵式发展具有三大要求。第一,是倡导农业全产业链一体化管理的要求。农业内涵式发展,要求做到将绿色农产品作为终端产品生产,转为农业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全过程监管和控制;同时拓展农业功能,积极倡导休闲农业、科普农业等发展。第二,是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农业内涵式发展,要求做到农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化利用、生态环境严格保护,在农业发展中要确保最优限度地保持“绿水青山”。第三,是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农业内涵式发展,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而可持续发展,最本质的还是落到人的全面发展上,因此引导农业内涵式发展就必须倡导“以人为本”,必须正确处理好农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农业内涵式发展的保障条件
确保农业内涵式发展,应拥有三大保障条件作为前提。
第一,以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作为保障。农业内涵式发展,要突出绿色农业,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农业要回归至工业时代以前的原始农业。农业内涵式发展,不仅要追求农业的绿色发展,也要在此基础上加强科学技术和设施的支撑,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确保农业增效增收。同时,也要依托技术和设备条件,加强农业防治,减少病虫灾害和预防农业面源污染。
第二,以市场运行机制作为保障。推动农业内涵式发展,就必须要将农业放在市场运作的角度下进行考虑。农业内涵式发展,本质还是在于发展,因此要激发农业生产者发展绿色农业的积极性。政府应将农业发展的权利更多地交于市场,让市场定价、让市场决定交易,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提高农业市场运作效率。应积极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全方位参与农业市场竞争。
第三,以政府积极有效调控作为保障。要確保农业有序推进内涵式发展,还应有政府的积极作为,加快建立农业内涵式发展的政策,建立健全农业内涵式发展的体制机制。从农业开发、生产、经营、使用等全程加强监管,对农业生产标准、技术规范、污染治理等多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同时,也要适度加强农业保护,完善农业内涵式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
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农业内涵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坚持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放在重要位置,积极走内涵式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农业从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型,取得了积极显著的成效。与此同时,我国农业内涵式发展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短板。
第一,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农业内涵式发展的认识仍然不足。农业的内涵式发展,是坚持走高效科技农业、绿色生态农业的新型发展模式。虽然内涵式发展的提出已有较长时间,但是目前地方政府官员和农民群众对这一发展模式的认识仍然不足,大多停留在表面,难以真正理解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和要求。在农业发展中仍然过多地重视产量和产值,未能对绿色发展予以充分重视。
第二,农业的生产方式仍然以粗放型为主。当前,国内的农业生产仍然是以传统的小规模生产为主,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的家庭式经营仍占主导。在这种模式下,农户短期内可能过多地考虑自身利益索取,从而容易导致耕地和生态资源的破坏。总体而言,我国农业的产业层级处于较低状态,农业产业链条不长,存在脱链、断链的问题,缺少规模化、品牌化和带动性的龙头企业,也缺乏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作支撑,整个农业生产的附加值较低。
第三,农业科技支撑力度相对不足。目前,高水平科学技术尚未在我国农业产业体系中得到普遍应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依然不够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机制没有明确建立起来,农业技术人才的支持仍然不足,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也未能得到充分调动。像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大户、农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中,仍缺乏技术的应用和高科技设备的支撑,缺乏专业人才的支撑,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者未经过职业技能培训。
第四,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亟待强化。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就目前来看,现有的政策支持力度仍无法满足农业内涵式发展需求。虽然地方政府的支农资金普遍提高,但资金投入机制仍不健全。在资金利用方面,更多地用于普惠型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小型农业合作社建设,在农技服务和推广、农产品检测、职业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投入相对偏低。
第五,农业面源污染仍然较为普遍。当前,农业仍然是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我国农业的资源环境承受了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双重”压力,一方面工矿业和城乡生活的污染物仍存在向农村排放的情况,影响农地质量;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过度、无序、非标准化使用,造成较为普遍的内生性面源污染。目前,我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2,化肥农药利用率只有35%,畜禽粪便的有效处理率不足50%,农膜残留率维持在30%和40%之间,面源污染治理的压力较大。
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走农业内涵式发展路径的建议
在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应高度把握农业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农业内涵式发展的保障条件,并理性看待当前我国农业内涵式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积极走出一条高效、生态、可持续的内涵式农业发展新道路。
(一)更新观念,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条
绿色发展理念下,农业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有完备的产业链作支撑,因此完善农业全产业链是当务之急。首先,应加快发展规模化、环保化的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具有高产出、安全环保、季节性影响小等优点,是绿色农业的一大典范,因此可作为我国农业内涵式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次,应积极发展休闲体验农业。随着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休闲、体验、健康的需求不断升温,所以应借势积极发展休闲体验性农业,提高农业经济的附加值。再次,应注重农业流通环节的活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培育,离不开高效的农业流通体系作为枢纽。应积极发展连锁经营、订单销售等新型流通模式,加快推进“农超对接”和完善城乡配送服务,探索拓展农村电商。最后,应不断发展循环农业。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开发生产废弃物的有机利用模式,建立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系统,促进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量有机循环,打造循环产业链。
(二)创新驱动,完善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内涵是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应以科技为支撑。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农业的内涵式发展应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支撑体系。首先,应强化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坚持市场主体与政府主体“强强联合”,共同加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的培育,整合原有技术,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促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其次,应强化农技推广。全面理顺区域农技推广制度体系,强化农技推广的队伍培育,并加大农技推广的资金支持。再次,应强化农业科创平台建设。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整合科技资源,强化与高等院所的战略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最后,应加大农业技术人才培训,逐步提高农民的职业技术水平和科技综合素质。
(三)深化改革,健全农业内涵式发展制度
首先,应优化农业内涵式发展的顶层设计。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十三五”规划任务要求,制定农业内涵式发展的发展战略,提出农业内涵式发展的重点、技术路线和目标。其次,应健全政府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制度。相对粗放式农业而言,内涵式现代农业往往需要付出更高成本,因此需加强政府的财政补贴供给。再次,完善长效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要与地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匹配,并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内涵式现代农业建设。
(四)生态为基,加强农业生态体系建设
首先,应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农民主动,适应社会绿色消费要求,构建农业标准化运行机制,生产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加强对农业产业链前端、终端和末端全程控制和指导,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其次,应从严治理和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倡导适应有机肥料和生物质农药,加大对农药使用的监管力度。积极推广稻田养鱼、沼气与水田结合等生态、循环、立体种养模式。最后,应加大农业执法力度,重点加大农业生产地、食品加工地、农批市场等的安全监管,强化对农药过度残留、假冒伪劣产品等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维护农业生态安全。
参考文献:
[1]于法稳:《习近平绿色发展新思想与农业的绿色转型发展》,《中国农村观察》,2016年第5期。
作者簡介:王晓星(1984-)女,汉族,中共南阳市委党校法律教研室,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行政法,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