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策略

2020-04-30杨月玲

神州·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化素养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

杨月玲

摘要:文化素养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中重要的组成内容,是新课标的要求和目的,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通过不同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文化素养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进行和部编教材的推广实施,“以生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也在不断促进小学生古诗词教学的良好发展,如何通过小学古诗词的教学来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立足于如何在对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培养并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为研究策略,做如下探讨:

一、品词析句,揣摩诗词语言美

字斟句酌是中国古代诗人或者词人的一种语言文字的运用形式,简练的描绘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精妙传神的诗词意境和内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寻文字之趣,品味古诗词中的文字之妙,凝练含蓄的语言之美,领略诗人的别具匠心,并在揣摩和涵泳中发展学生的形象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面对古诗词精妙的语言文字,应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诗词的內涵,沉浸其间,去探寻诗词的精髓所在,去发现诗词中动人的情慷和深长的意味,进入诗词的意境中感受可能出现的唯美画面。字词的分析对古诗词的理解非常重要,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学生们如何品读诗词中特定的字词使用,如何分析诗人是在什么样处境下作诗,运用这个字或者词能够体现出诗人什么样的特定心情,从而使学生在品读与分析的过程中渐渐领略诗人在作诗时对字词句的精湛的语言美,引领学生从字词句中感悟诗词意境的方法,融入画面,唤醒情感,同诗人近距离的接触,体会诗词的意境美。

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带给世人田园的世界,富有浓浓的乡土味儿。诗题中“兴”应该读四声,所表达的是“兴致”,“杂兴”就是指的各种兴致。细心揣摩这二字一个“繁忙”的意境会呈现在读者眼前。

二、践行诵读,体会诗人情感

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读”,不同阶段阅读教学都提出“有感情朗读”的相关要求,部编本教材积极贯彻课程标准,所有古诗词课文都要求“有感情诵读”、“多读熟读”、“反复诵读”等。诵读是通过声音体现情感的一种方式,学生借助诵读体会诗人的遭遇与情绪。诗歌教学的包括三个步骤:

首先,“判读”。就是理解诗歌大致内容。以字词修辞等方面切入,直接分析古诗词内容。

其次,“对接”。联系之前经验或旧知识,加入对创作背景和个人情感经历等内容进行分析。通过与诗歌情感产生的共鸣,进一步内化使其成为自己的情感。

最后,“抒发”。就是通过了解诗歌蕴含的情感进行自我体现,在吟唱或诵读中抒发自己对情感的认知。

诵读对深刻理解古诗词的意境与情感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可以基于感官上认知诗人内心情感。诵读古诗词要读准字音,选择播放录音或者教师泛读的教学模式,要注意古诗词的韵律、节奏、语调、语速。例如在教学时,要求通过听范读录音帮助学生划节奏、正字音,奠定诵读基础。通过自由诵读让学生建立起与古诗词的沟通,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与检验学生诗词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同形式的诵读活动妥善结合,能够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词的意境与思想情感。

三、营造情境,提升德育修养

开展古诗词思想教学不能只满足认知与了解思想情感的初级层面,要让学生认识到古诗词是作者传递理想志向、思想情感的途径,通过学习古诗词感受其思想情感借此指导生活、激励学习。

如:在进行《满江红》(秋瑾作)教学时,教师要制定清晰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既能够让学生对秋瑾救国爱国的豪迈情感和理想抱负有所了解,也让学生从中受到激励与引导,调动学生的民族情、爱国情。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秋瑾的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形象,了解其“心却比,男儿列”的壮志,体会到她渴望救国家人民与水火之中的革命理想。使学生在认识秋瑾后受到启发与感动,将对秋瑾豪情壮志的感动转变成本人道德情感,进而影响日常生活的思想与行为。教师通过创意性的语言营造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想象力穿越到受战乱创伤的京城街头和秋瑾相遇,身临其境的感受她的心境、倾听她的呐喊,使学生以路人身份和她对话,此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对秋瑾爱国救国的迫切愿望产生共鸣,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在秋瑾的的激励下沉淀与内化爱国情,并对自己的行为道德提供指导。

四、助学要素,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部编本教材中古诗词内编撰的助学要素体现出较强的指导性,教师通过助学要素为学生安排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以随机抽查的方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并按照具体情况设计教学活动,要鼓励认真自主学习的学生,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

如:部编本教材中《唐诗五首》一文,教师结合导语安排下列任务:一是通过互联网或者图书馆,查找与唐诗相关的文化常识以及诗人资料。此任务能够增强学生查找资料、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二是对五首古诗进行自由诵读,体验其节奏、韵律之美,认知律诗的基本特点。三是根据插图与注释了解五首诗的内容。部编本教材古诗词设置有序、清晰、简练的注释,学生借助注释能够大致理解古诗词。部编本教材中古诗词设置极具审美性的插图,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词。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主体性,倡导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法。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助学要素,增强自身学习的能力与学习实效性。

五、通过鉴赏活动,增加评价方式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选择不同评价方式”,所以,评价学生古诗词学习质量既要检测学生学习与掌握的古诗词数量,也要看是否能增强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学生是否能通过语言文字阐述鉴赏心得。在深入进行语文课程改革的同时,也变动了古诗词题型。

中考题型的发展与转变,启发教师转变对学生学习方式及学习质量的评价。教师要通过目前的考核制度,增强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和语文能力。学习古诗词不能单一使用量化评价,而是将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思想能力、组织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为导向,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桂梅.《小学古诗词中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21

[2]罗淑梅.《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猜你喜欢

文化素养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