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大学生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2020-04-30陈永娟
陈永娟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内在要求,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大学生 人生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教育的根本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势必成为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时代是青年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
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4日到北京大学考察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了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他形象地把价值观的确立比喻成“人生的第一个扣子一定要扣好”[2],穿衣服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接下来的扣子都会扣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做出正确判断、做出正确选择。”[3]人生也是一样,如果青年学生一开始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的道路就会走错。马克思曾说:“先进理论不会自发产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加以引导和纠正。高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引导和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时代赋予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赋予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高校教师要“教书”,更要“育人”。因此,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重点是发挥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让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一些大学生思想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从大学生角度看,少数大学生在思想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从社会角度看,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时期,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亟待解决,改革开放以来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交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激荡,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比以往更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深刻性,青年学生由于社会经验较少,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较差。放眼世界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广大青年在面对意识形态斗争局势时,务必保持头脑清醒。
三、怎样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非常重要。高校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说:“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4]大学生是祖國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作为兴国强国之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国梦道路上的精神动力。因此,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是实现中国梦道路上的强有力的保障。“大学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与真理,探求知识与真理的方法,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与探索”[5](13-16)。思政教师除了上好每一堂思政课之外,课下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课上课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推进校园网宣传、校园微信公众账号、辅导员博客微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微信公众号、学校宣传栏、校园报等媒介手段,加强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宣传,用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特别是强化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消除大学生模糊或者错误的认识。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1]
(二)拓宽渠道,丰富载体,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
“三观形成的接受机制表明,大学生不是单纯被动的施教对象、灌输对象,而是融合主体向度的选择与建构的过程,是三观形成主体通过接受活动与接受对象和接受环境互动的过程”[6](76-79)。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一是不断健全和完善形势政策报告会、主题教育、课外活动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做形势政策报告,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和思想引导的及时性。二是突出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性的。”通过“三下乡”、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等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实践、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三)传承优秀文化基因,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让清风正气、蓬勃朝气遍布全社会!”[7]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从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中汲取滋养,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相结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大胆探索与尝试,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比如诗词吟诵、话剧社团、情景剧演出、道德微视频拍摄等活动把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美德传承和发扬出去。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红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社会主义认同感。
(四)加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年2月发表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为59.6%,较2017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从年龄结构来看,20岁—29岁的网民占比26.8%;从职业结构来看,学生网民占比达25.4%[8]。习近平总书记说:“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9]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可能会受网络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健全网络信息的立法和监督制度,对网络中存在的一些不健康的信息进行筛查,将不良信息从源头上拦截和扼杀。我们应将优秀文化和思想观念融入网络文化产品中传播,比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一些宣传正能量的文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青少年喜爱的短视频APP宣传积极的人生价值观。短视频具有相对于文字方面的优势,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更加符合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传播速度更快,教育效果更显著。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引导和教育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国家的未来。因此,我们要通过社会、校园、家庭三方合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1).
[2]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5-4.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5-5(2).
[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5.
[5]刘天,刘春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三观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6).
[6]程新英.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接受机制[J].伦理学研究,2004(2).
[7]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4-30.
[8]第4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2.
[9]习近平.在网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4-19(2).
2018年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特色创新类项目(教育科研、批准号为2018GXJK30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