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工艺非遗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SWOT分析及创新实践

2020-04-30何爽

文教资料 2020年5期
关键词:美育

何爽

摘    要: 本文尝试运用经济管理学中的分析方法——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SWOT分析,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融入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教育的优势和劣势及机遇和挑战等角度对该创新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可行性分析,欲强化优势、弱化劣势、探寻机遇、消除威胁、思考对策,试图提出发展战略选择方案。

关键词: 手工艺非遗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美育    SWOT

一、引言

传统手工艺非遗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传统工艺,经过世代心口相传、言传身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高实用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等特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在我国认定的国家级和地方代表作名录中,传统技艺类占比最大有500余项,占总数的16.08%,反映出我国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工作数量多、价值高、受重视、亟待抢救的特点,传统手工艺非遗根植于民间,融入生活,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将传统手工艺非遗融入高校美育体系是传承中华文化、保护民间手工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必然选择。

二、手工艺类非遗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trength)。

(1)高校是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保护传承的重要阵地。

高校作为非遗传承保护的重要阵地,具有义不容辞的职责。高校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在校生开展的美育教育,学生的受众面广,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优势,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将手工艺类“非遗”融入高校艺术教育是重要任务。高校以传统手工艺技艺为平台,结合现代技术,让现代大学生更显著地感受到非遗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独特创造、价值所在的同时,用中华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心灵,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培养和激发中华传统文化自豪感,增强保护传承的自觉意识,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

(2)高校是将传统手工技艺融入美育教育的最佳平台。

美育是高校立德树人育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与组成部分。2019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指出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学校美育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高校学生自觉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强化文化担当的新面貌。由此可以看出,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劳育一起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五千年来传承至今的中华手工艺非遗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工匠精神和行业道德规范等,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品位、人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高校是将手工艺非遺从实践提升到系统理论高度的重要场地。

高校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文化社会机构,有较强的师资资源,师资梯队较为合理,艺术教育学术理论具有较强的优势,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大多设置了艺术导论、美术鉴赏、书法鉴赏、音乐鉴赏、影视鉴赏、戏剧(曲)鉴赏等课程,开课时间较长,教师具有一定的美学基础和理论实践能力,艺术氛围较浓,也有义务和责任承担“非遗”传承和保护建设的重大使命。目前,已有高校开始着手设置与“非遗”相关的专业,许多高校开办“大师班”,同时开展很多与之相关的研究工作,有的还成立非遗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因此,在高校这一优势环境下开展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融入学校公共教育,对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文化传承、机制的优化搭建桥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高校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

(4)高校是守正出新的最佳平台。

守正出新,“正”就是中华文脉的本源,守正绝对不是守旧,守正就是守住本地区的本源,坚持地区特色。手工艺非遗在千百年发展过程中正是围绕人民需要、生活需要、时代特征、地域风格等这些“本源”而发展传承下来的,本身具有自发、自主、灵活、高度市场化的传统生活方式和经济运营模式。创新结合时代的需求、时代的潮流,迎合年轻人的需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向莘莘学子的通识化教育,也是普及传统优秀文化、挖掘手工艺人才的最佳场地,也是继承手工技艺、创新表现形式的最佳平台。是用与美的统一,是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2.劣势分析(Weakness)。

(1)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系统性有待完善。

目前大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大多以教育部的规定设置通识理论、鉴赏性的课程,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缺少相关实践,可供学生选修的课程不多,考核评价往往采用试卷或论文方式,过于静态、单一;有的地方院校甚至将美育与体育混为一谈,学生只要任选一门两个学分的艺术课程或体育课程即可毕业。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对学生艺术审美、人文素养、创造能力素质提升的长远作用,在高校发展规划、政策扶持、条件支持、经费保障等方面明显不足,教学、科研投入不足,与教育部确定的学校艺术教育培养方向——“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还有较大的差距。

(2)高校对手工艺非遗的认知还不够充分。

有些地方高校对手工艺非遗存在认识上的局限:一种观念认为“手工艺类非遗属于纯技艺性项目,审美性较低,且普遍在中小学阶段开设有活动课,无须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领域中重复开设”。另一种观念则认为“手工技艺类非遗应当在职业院校开设传统手工技艺专业或在艺术设计专业院校开设选修课程,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综合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领域属于艺术素质教育,只进行相关非遗文化宣传教育即可”。这两种观念折射出对传统手工艺非遗认知的片面,没有看到手工艺非遗的艺术感染力及蕴含鲜明的地域民族文化内涵和秉持的生态伦理哲学内涵。

(3)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传承的观念较为陈旧、模式固守自封。

传统手工艺非遗的传承方式多以家族性传承、师徒传承为主。受传统思想影响,在传承技艺、培养接班人时保留“传男不传女”“技艺不外传”“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等观念,在这些观念影响下,技艺多是一家一户闭门摸索,既限制了非遗传承人选拔接班人,又限制了有志于从事非遗项目谋生的人投身到非遗传承中。

3.机遇分析(Opportunity)。

(1)国家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1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丰富的艺术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学习,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

中华民族复兴必然会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十九大以来,我国吹响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响亮号角,如何真正实现非遗传承创新,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的具体实践和体现。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制订的《上海市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已经将传统工艺纳入高校人文素质课程,是促进地方传统工艺传承与振兴,保护多样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2)近年来各地手工艺非遗传承项目和组织蓬勃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非遗传承的理念下,传统手工艺中包含的科学价值、人文价值、历史价值与经济价值得到彰显。非遗传承人群和非遗技艺项目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各地非遗传承的组织形式众多,除了学校、非遗传习所等教育研究培训机构以外,许多保护示范基地、民间组织、公益组织、企业品牌、设计机构开始加入非遗创新队伍,如社区、博物馆、陈列馆、创意产业园区、村落、集市等非教育机构纷纷开设手工艺作坊、工作室;全国各地开展不同规模的传统技艺展览展演活动,手工艺人的个体创造力得到高度激发,技艺精髓、地域文化、工匠精神被普遍认知和传播,大大提高手工艺非遗的社会影响力。

(3)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度和热情持续提高。

近些年,在社会舆论和大众媒体的宣传和引导下,《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大国工匠》《指尖上的传承》《文物会说话》等节目的热播,掀起了公众对传统文化从未有过的关注和热爱,而传统手工艺非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厚的人文蕴涵,凝聚了手工艺人高超技艺和独特的创造力。以材料、技艺、样式、风格的独特性构成的手工品格深深吸引着当代大学生。通过近距离地参与、亲身感受和体验,大学生对手工艺类非遗产生更大的兴趣,进一步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4.面臨挑战(Threat)。

(1)传统手工艺非遗门类繁杂,师资队伍不足。

传统手工艺非遗门类琳琅满目、种类众多,且不同类型之间都是独立的,即使共性较大的同一类型中,也会因为地域的特点产生差异性。同时,高校现有教师队伍更多的是经过学院派培养,缺少传统手工艺的专业教师和技能大师,能够从事传统手工艺非遗教学的高校教师较少,公共艺术教师大多只是从美术鉴赏、艺术鉴赏角度进行解读,对于专业的、具体的工艺类型、工艺法式、操作程式等内容知之甚少。

(2)传统手工艺非遗传承方式不适应公共艺术教学。

传统手工艺非遗主要通过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的方式进行,师傅会依据自己选徒标准,考察徒弟的天资和品性确定是否收徒。师傅通过“一对一”式的方式对一个或几个徒弟进行“手把手”的言传身教,在长期观摩、模仿、操练中慢慢掌握传统技艺,并将技艺精神融入文化、生活中。师徒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父子”关系,甚至维系终生,保证工技艺传承的纯粹性和严谨性。这种长期的浸入式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方式不同于高校公共艺术课堂普及型授课方式。

(3)手工艺非遗的理论教材较少,实践场地匮乏。

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方式通常较单一、保守,主要采用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承人的文化水平有限,有些甚至不会通过文字记录下来,因此相关手工艺教材缺少,实训基地建立存在困难。许多传统手工技艺是家庭作坊式的,并且保存着原生态的传承方式,无法接纳大规模的学生实践。另外,由于传承人大都在民间生活,比较习惯用方言讲授程式内容和技艺,大部分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普通话教学障碍,影响教学效果。

三、基于SWOT分析的创新发展路径

1.发挥优势、利用机会的SO战略——构建手工艺非遗融入公共艺术教育新模式。

传统手工艺美术史就是一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发展、变迁史,结合高校现有公共艺术课程,改进重理论轻技能、重讲授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通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华文化的脉络,触摸中华文化艺术的精髓,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例如,传统的手工艺行业非常重视师徒关系、学徒人格的养成方式和行业秩序规范,正是体现了中华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传统手工艺生产的因材施艺、浑然天成、物尽其用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与中华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高度一致;手工艺大师的执着、沉静、自省和自律的品格,与“苦苦寻觅、似有所悟、顿悟永恒”禅宗修行三个境界相对照,体现着手工艺大师们的坚韧、执着、细致、诚实的“工匠精神”;传统手工艺制品的造型、装饰纹样和色彩具有向明的符号表征功能,代表着中华传统的礼文化内涵。

因此,将手工艺非遗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中,深入挖掘传统手工艺非遗的文化内涵及民间手工艺的设计思想,充分发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这一平台的作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生活提供有力的支撑。

2.发挥优势、规避风险的ST战略——加大与兄弟院校的合作、研讨。

发挥高校文化主阵地、理论研究的优势,利用各综合院校的学术资源及各专业人才荟萃的优势,从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等各角度、多方位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手工艺类非遗研讨会,对传统工艺类非遗的历史、文化、技艺、审美、社会价值、创新开发、知识产权等多重价值展开研讨,增强理论指导,加强学术研究,完善手工艺非遗的生态传承。

加强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机制,与已经建立的特色非遗项目的院校联合,成立“高校手工艺非遗联盟”,如上海地方院校开设“书画装裱与修复”,可与上海交通大学海派文化研究所“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复旦大学文博学院的“古陶瓷修复”、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文物修复专业等院校相互联合,加强校际之间的联姻,融通共享师资资源、开放校际实验室、共享非遗传承大师,共同研究“手工书画装裱与修复”的技艺和技术,开展交流研讨与课堂实践教学,为手工艺非遗保护提供大学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促进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3.利用机会、克服劣势WO——加强教学设备、校外传承基地的建设。

利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非遗传承、提升高校美育教育的时机,将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手工艺非遗项目引入教学,并从教学资源、经费投入上加大艺术教育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对选定的手工艺非遗项目重点支持,依据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需要,积极建设校内非遗保护传承基地的建设,设立项目教学实验室或研究室,购置民间手工艺制作材料、器材、设施设備。

民俗学家、文化遗产研究专家徐艺乙教授提出“直接参与实践和体验是研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基于这样的特点,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问题讨论”。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空间,组建各类手工艺非遗社团举办非遗实践活动,组织考察、观摩非遗基地,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亲自示范展示手工艺非遗全貌,定期开展面向全校学生的系列讲非遗讲座。另外,积极拓展与校外非遗基地、博物馆、艺术馆、社区的合作、交流,开展实践式、融入式、参与式的校外实践教学,理解工艺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及独特的魅力。

4.规避风险、使风险最小化WT——结合高校资源,开设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公共艺术教师资源,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通识艺术课程,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拓宽学生视野,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例如,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艺术教学部正是充分结合了15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在原有通识类课程之外增加一系列手工艺非遗选修课程,如“剪纸”“手工陶艺”“民间印染”“茶艺”“古书画装裱技艺”“刺绣”等课程,将长三角地区的手工书画装裱技艺、高桥绒绣技艺、南通蓝印花布等国家级非遗项目融入课程体系中,以“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质培养+创新实践”为培养目标,明确课程定位,选择课程内容,确定教学方式,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该校公共艺术课程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充分结合大学生成长的规律,积累了丰富的非遗实践教学经验,建立了富有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为其他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四、结语

正如杜威所说:“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通过探索传统手工艺非遗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学生深入体会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而不是静止的,是需要不断继承发展的,鼓励他们不断融入并一代代传承下去,从而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和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构建命运共同体”主题下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实现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邱春林.手工技艺保护论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8.02.

[2]柳宗悦.工艺之道[M].陈文佳,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08.

[3]林媛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2018(06).

[4]徐艺乙.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黄山论坛”上的发言[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7-20.

[5]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4.

本课题是2019年度上海市学校艺术科研项目立项课题“手工艺类‘非遗融入高校美育的创新实践研究——以上海某高校为例”(HJYS-2019-B15)。

猜你喜欢

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