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语用至上

2020-04-30戴俊华

文教资料 2020年5期
关键词:语用能力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戴俊华

摘    要: 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字词、每一个句式都蕴藏着无限的情感表达能力。随着新课标改革在全国各中小学的推进,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向学生灌输基本的语言认知知识,而且侧重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聚焦初中语文“语用能力”的素质构建,在挖掘现有初中生语用能力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对症下药,从语境、练点、名目、主题四方面提出培养中学生语文语用能力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核心素养    语用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任务和目标之一,也是新课标教学改革后语文学科需要大力提倡和普及的教学重点。在每一节语文课中,语文教师都需要深入了解课本内容,解读课本中的语言运用奥秘,寻找与语用能力培养有关的切入点,并以此为基础,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笔者结合日常教学过程,提炼出以下有助于提高中学生语文“语用能力”的策略。

一、初中语文语用能力的概述

语用能力,通俗而言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种能力既表现在语文课堂中,又表现在平时的生活交流过程中。语言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个人的学习、成长至关重要。基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语用能力主要指学生在初中义务教育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如何运用语言进行恰当、准确、得体地交际的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境驾驭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二、初中生语文语用能力存在的问题

1.自主学习能力差。

语言表达能力属于语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练就熟练、完美的表达技巧,学生们需要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但是基于现状调查我们发现,一些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上回答问题不积极,很多时候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只有少数学生给予回应,这种漠然的学习现状直接阻断了学生进行课堂语言表达的机会。课下,大部分中学生仅仅是应付完基本的课堂作业,缺乏语用能力方面的自主练习。在家庭中,由于正处在青春期,一些中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比较紧张,不愿意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在生活中,缺乏相关的情景给中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机会。

2.语言感知能力差。

语言感知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学生们对于某一句话或者某一个课本段落的整体理解能力。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属于令学生们头痛的问题,一些学生不愿意静下心认真阅读字词句章,无法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一些学生对于文章语言的感知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不会也不能体会字词背后蕴含的深刻含义。一些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内容中蕴藏的语境及文章中包含的中心思想等,语言感知能力较差。

3.口头表达能力差。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样属于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重点之一。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中学生在课下与同学交流时滔滔不绝,一到课上让他回答问题或者介绍学习经验,这些同学要么面红耳赤,说话吞吞吐吐,要么发言的内容词不达意,逻辑混乱,根本表达不清楚想法。笔者曾尝试让学生上台演讲或者介绍某一本书,结果是几乎所有学生都在照着课件念,而且缺乏一定的感情,无法很顺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书面写作能力差。

写作一直是令学生们困惑的一个语文学习问题。虽然不同阶段的语文教师采取了各种教学对策,但是纵观中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我们仍然不敢苟同和认可。初中生在写作能力上存在一些问题。一些中学生面对写作主题毫无头绪,有的学生甚至将《中学生优秀作文》等课外辅导资料作为写作的主要辅助帮手,送伞、让座等故事从小学一直写到中学,毫无新意,也缺乏真情实感,思考不深入,语言非常贫乏。在这种无创意的写作背景下,同一个班级的作文很容易出现类似情况。

三、培养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之语用能力的主要对策

1.巧设“语境”,提高中学生语用练习兴趣。

语境指的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周围环境。但是,在当今中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在坚持“语言结构和语言知识”的灌输教学模式,很少关注语境对语言能力学习的影响作用。有句教育名言说:“每个孩子都可以学会100种语言,关键是他有没有100种语言的环境。”由此可见,语境对于任何一种语言学习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和引导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创造模拟化的“语境”环境,通过“身临其境”的教学引导激发中学生语用练习的兴趣。创设语境其实是一种有效的情境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语境中更好地学习、内化知识。

比如初中语文课文《蚊子和狮子》,这是《伊索寓言》中的一则小故事,虽然篇幅短小,但是情节性较强,通过蚊子、狮子、蜘蛛三者之间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浅显易懂的哲理。针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场景还原的角色扮演方式设置语境,展开对应的语言训练。先让学生自由熟读这则寓言故事,然后和同学一起将故事改编成故事剧的形式,从中选拔出朗读效果不错的三个同学分别扮演狮子、蚊子和蜘蛛,每一个同学牢记自己对应的台词内容和肢体动作。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记忆课本语言的积极性,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再现过程,还可以有效激发班级中学生对整个寓言故事的濃厚兴趣。他们在不同同学的表演中深刻感受到蚊子的嚣张、狂妄,狮子的愤怒等。这种看似边玩边学的故事剧表演形式,实际上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让学生们获得了语言实践的机会,而且学生们在表演过程中灵活运用课本语言,在抑扬顿挫的语调中有效加深对于课文深层寓意的理解。

2.巧设“练点”,提高中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比如用词的准确度、段落的结构、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方式等,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语言理解能力要求。这些层层递进的语言训练模式,可以为中学生的“语用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的精彩段落或者优秀句子,巧设一些“练点”,提高中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理解词句,体会关键词句表达内涵”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解读初中语文课本的过程中,从现有的课文内容中选取一些关键词句作为阅读理解的训练点,以词导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比如初中语文关于《春》的教学设计中,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在针对课文中关于春风、春雨、春花等元素的描写讲解中,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第一步:引导学生先通读课文,找出整篇文章一共介绍和描写了几种与春天有关的事物,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然后圈出课文的中心句和词语。第二步:分别从与春天有关的不同事物中细细研究春天,比如针对春风的描写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抚摸”“气息”的意思,引导他们找出其中的古诗句描写内容“吹面不寒杨柳风”都代表了什么不同的含义。第三步:通过以上每一个关键词语的提炼和解读,教师可以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得出这一段关于春风的描写是从触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入手展开,还采用了引用的写作手法。第四步:回到课文,分别从触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再次回顾课文中的精彩描写段落,细细品读作者对春风细致的刻画,体现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第五步:借助课文中关于春风的描写手法,从词语的理解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将自己对春风的感悟表达出来,实践性地训练学生的“语用”能力。

3.巧设“名目”,提高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标改革之后,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更侧重“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课程目标。每一篇文章中除了基本的生字生词和朗读等基础训练之外,语文教师应该教些什么,如何教成为值得关注的话题。对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来说,教师要学会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内容的课文巧设一些练习“名目”,确定不同的“语用能力”的训练内容。

比如初中语文《背影》的教学设计中,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的形象,成功地渲染和表达了深厚的“父爱”主题。父亲对于学生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对象,不管他是严厉的还是慈爱的,父亲都与每一个学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和故事。课文中一共详细记载了与父亲有关的几件小事:父亲劝我、嘱咐茶房、亲自送我、忙讲价钱、拣定座位、嘱托茶房、为子买橘、远行回头。每一个细节的描写中都透着浓浓的父爱,结合以上几个细节故事的描写内容,教师可以在完成通篇课文的讲解后,在班级中开展关于“父爱”的读后感活动。引导学生们口头说一说在这篇文章中,哪一段文字描写哪一个故事最吸引你,它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通过明确语言表达能力这一学习目标找准训练名目有效完成。不同学生的人生感悟不同,对于情感的表达也不同,针对同样的文章,他们给出了很多不同的读后感悟,比如有的同学说《背影》这篇课文他最喜欢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片段,文章中的“探”“穿”“爬”“攀”“缩”等词语的运用非常生动,细腻地刻画出了一个年老体衰的父亲吃力地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形象。这样传神的描写不仅让我体会到了作者父亲细腻的父爱,而且让我联想到了我的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这种闪着“泪光”的父爱深深打动了我。有的同学说《背影》这篇文章中我最喜欢忙讲价钱这一部分的描写,课文中在作者的眼里,仿佛觉得父亲太多愚钝,讲价的技巧不太好,但是这种反衬对比的描写更能凸显一位老父亲惦念儿子的细致内心。这一部分也让我想起身边的很多亲人,他们也喜欢讲价,还常常讲不好,但是这种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我们等。

通过这种特定的“名目”课堂任务,学生们有感而发,不仅可以从课文的故事中感悟到作者与父亲之间的亲情,还可以联想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感人故事。這种口头读后感的表达方式,提高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再次感知和理解,同时借助情感共鸣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心里话,间接性地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四、结语

著名的教育学者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语文学科的教学更应该摆脱“教课”的传统思想,明确新课标改革下提出的全新核心素养教育模式,通过确定语文学科中有关“语用能力”的知识面,不断探索创新出更多实践性应用性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坚持贯彻“语用至上”的教学理念,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口语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珮.语用理论下口语交际教学的价值重塑[J].武夷学院学报,2017(02).

[2]李夏.如何把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创设语境”落到实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1).

[3]易成俊.基于语文教学目的的语用能力相关关系的辨析[J].语文建设,2013(14).

[4]张年东,魏小娜.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反思与重构[J].语文建设,2012(Z1).

[5]曹明海.语文课程内容的语用性建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5).

猜你喜欢

语用能力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微信在高职英语语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论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