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
2020-04-30张佳欣
张佳欣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通过“变”与“不变”,初步掌握人物形象。
2.通过“信”,把握人物性格的无助与卑微。
3.还原小说本相,从叙事者角度揣摩作者的讽刺与同情。
【教学方法】
话题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他曾经是一个败家子。父母去世时给他留下过一笔钱,他不但花光了自己的一份,就连哥嫂的那份也不放过。于是,按照当时的惯例,他被送去了美洲。他就是“我”的叔叔于勒。 二、话题一:变”与“不变” 师:“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成不变的平淡叙事,无法成就一篇好小说。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的第一个话题是《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变”。请大家细读文本,开动脑筋,找找小说中有哪些方面是在变化着的。大家可以从人物的自白、对话、动作、心理等方面来思考。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
生:父亲见到于勒前后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没见到于勒时,他盼望于勒回来;见到于勒后,却紧张,惶恐。
生:父母对于勒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前期是“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后期是“贼,讨饭的,流氓”。
生:搭乘的轮船发生了变化。“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次遇到于勒。
生:对未来的期望发生了变化。遇到于勒之前的每个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散步”,沉浸在于勒发财归来的美梦中;遇到于勒之后,我们回归了带着“紫色阴影”的现实。
师: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这些变化,都源自于勒财富的变化。
师:其中有没有不变的成分呢?
生:不变的是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冷漠,刻薄,自私,势利,贪婪……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转变,归根结底是源于他们一直未变的本性——贪婪,势利,冷漠……
三、话题二:信
师: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了两次转变。第一次是从“全家的恐怖”变成了“全家唯一的希望”。那么,是什么促成了这次转变呢?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物件是什么呢?
生:是信。
师:于勒一共寄来几封信?
生:两封。第一封信是于勒有钱的信号,大家一下子转变了对他的看法。 生:第二封信是“我们家里的福音书”。 生:在“我”看来,第二封信促成了二姐的婚姻。
师:于勒写的两封信有何共同点?
生:生意赚钱,可以赔偿父亲的损失。
师:两封信有何差异?
生:第二封的内容比第一封更丰富。
生:小说对第一封信的内容是转述,对第二封信的内容是直接引用。“我”家里人一有机会就把第二封信拿出来念,见人就递给他看。
师:这表现出菲利普夫妇怎样的特征?
生:爱慕虚荣。
师: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怎样的特点?
生:表现了当时人们嫌贫爱富,渴慕和艳羡财富的特点。
(教师补充讲解时代背景。略。)
师:如果我们把自己想象成菲利普,仔细研读于勒的第二封信,会有什么发现或者疑惑?
生:信中说“买卖也好”,但又说“发了财会回阿弗尔”,那么,到底买卖好不好,有没有发财呢?
生:“动身去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为何就不能写信呢?
生:既然有钱,为何不寄钱回家呢?
师:大家初读此信时,一定和沉浸在发财美梦中的菲利普夫妇一样,不会仔细思考这些问题。可只要细读细思,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破绽。这些细节其实是在为后文做铺垫,暗示菲利普一家巧遇于勒后会发现的真相。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1.于勒说谎背后,心疼家人又想维护自己尊严的复杂心理;2.于勒的形象——可怜、可悲,挣扎在社会底层,却又不失善良……)
师:读这封信时,菲利普夫妇是真的没发现问题,还是假装不知道呢?
生:菲利普夫妇的反应,恰恰暴露出人性的虚荣与贪婪。他们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抓住最后一根稻草,自欺欺人。
师:“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前面的种种,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对金钱泯灭人性的讽刺、可是,这篇小说真的只是为了表达一种讽刺、一种批判吗? 四、话题三:还原 师:翻阅原著,我们发现《我的叔叔于勒》在选入统编教材时有所删减。下面,老师为大家还原一下原著的开头和结尾。 (PPT显示两段文字。略。) 师:读了原著的头尾,大家有哪些发现? 生:若瑟夫遇到穷苦的老头,慷慨施舍,把对叔叔的同情和怜悯延伸给了更多的人。
生:课文是成年后的若瑟夫讲述的童年往事。
生:除了若瑟夫之外,原著中还有—个“我”。
师:原著中,若瑟夫既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参与者;而“我”则作为叙事者,讲述若瑟夫为“我”讲述的故事。从原著的开头和结尾中,我们可以看到若瑟夫已经长大,但依旧善良。生活的困窘和社会的冷酷,并没有腐蚀他的善心。在他的身上,寄寓了作者莫泊桑对人性的期许。同学们,通过原著,我们重新理解了小说中的人物之一——若瑟夫。下面,我们再通过还原的文字,换个角度看看菲利普夫婦。
(PPT显示原著“我母亲因为我们生活得不宽裕很感痛苦”一段文字。略。)
生:这是成年后的若瑟夫重新回忆童年往事时的感受。 师:他此刻对父亲是一种什么情感?还是课文中所表现出的不理解吗? 生:成年后的若瑟夫可怜父亲,理解父亲,心疼父亲。 师:长大的若瑟夫对父亲的做法渐渐理解和释然了。那么,他对母亲又是什么情感呢?其实,克拉丽丝身上除了可憎可恨,也不乏可怜的一面。大家能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一面吗?
生:吃牡蛎时,她说“怕伤胃”,只让两个姐姐吃。她是为了整个家庭的生计,不得已才锱铢必较。生活的潦倒使她容易暴躁,她的唯利是图也并非源于一己私利。
生:一个生活拮据的普通家庭主妇,幻想着小叔子发了财后,可以受到他的接济,改善一下生活,是符合人之常情的;后来她因为心理的落差、幻想的破灭而破口大骂,也反映出作为穷人的辛酸。
师:作者创作这篇小说,是否仅仅局限于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对人性的泯灭呢?
生:还有对底层小人物的同情,以及对善良人性和光明未来的期盼。
师:是的,小说的主题不仅是讽刺和批判,还有同情和希望。我们通过补充原著内容,更清晰、更准确地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PPT显示作业:1.你觉得于勒当时发现菲利普夫妇了吗?请说说依据。2.如果要续写小说,你会如何创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