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考试对临床医学生执业医师考试应对能力的影响
2020-04-30徐赛群
徐赛群
(长沙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219)
近些年为了满足对医学生逐渐提高的要求,各大高校执行了教育等六部门下发文件中的要求,不断加深医学模式的改革。三段式考核模式首先是基础医学课程综合考试,其次为临床执业医师资格第一阶段的模拟考试,再是毕业综合考试。充分发挥考试的积极引导作用,在医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衡量自身素质的评价标准,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弥补不足并不断调整,在步入正式岗位之前,完善喜神职业素养及工作岗位的胜任力。三段式考核以它分阶段的考核,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培养整体的临床诊断能力,加强临床技能培训的特殊性,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促进效果作用值得我们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在校临床专业学生抽取4个班,共420名学生。
1.2 方法
对照组:共208人,采用传统考核方式进行考核及培养。改革组:共212人,按照三段式考核方式进行考核及培养,我院中实行的三段式考核方式为基础医学课程综合考试、临床执业医师资格第一阶段(模拟)考试含医学基本知识及临床基本技能两部分、毕业综合考试。
1.3 调查内容
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采用临床执医模拟考试进行考核,试题根据见习内容及课上学习的学习大纲中的要求统一命题,集体阅卷,百分制计分。试题内容包括基础医学、医学人文、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学生操作能力:组织实践活动考核,项目内容包括问诊(30分)、体格检查(30分)及病案分析(40分),由评分老师进行量化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
组间比较学生医学人文、预防医学两门课程理论成绩,差异无显著性(P>0.05);改革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学生病历书写、社会实践、技能竞赛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病历书写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革组社会实践与技能竞赛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病历书写、社会实践、技能竞赛成绩比较(±s)
表1 两组学生病历书写、社会实践、技能竞赛成绩比较(±s)
组别 例数 病历书写 社会实践 技能竞赛对照组 208 74.38±10.21 75.34±13.89 73.21±8.39改革组 212 76.39±9.23 86.32±12.86 81.17±10.53 t 2.117 8.048 8.558 P 0.034 0.000 0.000
3 讨 论
作为高校转型的重要内容人才培养改革,政府已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要求高校院校加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三段式考核方式在学生大三下半学期进行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大四下半学期进行临床医师资格模拟考试,最后在毕业时进行毕业大考[1]。研究就第二阶段中的临床医师资格模拟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因模拟考试分医学知识理论部分和技能操作考核部分,较为全面。结果显示,改革组的技能操作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可见三段式考核方式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促进作用[2]。该模式在临床医学生的专业课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及专业领悟能力中有较大的提升,这与国内相关的研究结果一致,有一定参考意义[3]。我们可以通过本研究带动高校临床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的改变提供参考意见。医学人才的培养与高校时期人才培养素质息息相关,重视学生时期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日后工作质量保证提供前提基础,努力补充医疗卫生人才需求,缓解各基层医疗适宜人才紧缺的困境。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临床专业的医学生应不断完善自身,努力培养自身综合素质,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