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新兴职业劳动者

2020-04-30李嘉宝

上海工运 2020年4期
关键词:治疗师职业

李嘉宝

16 个新职业诞生,呼吸治疗师、网约配送员等抗疫“生力军”在列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职业、新型劳动者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16 个新职业。这批集中“转正”的新职业因颇具时代感而引发热议,他们中有此次疫情救治中至关重要的呼吸治疗师,有创造“火神山”、“雷神山”奇迹速度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员,也有早已融入日常生活、保障城市运转的网约配送员……他们在疫情防控中担当大任,交出亮眼答卷。

“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在这个纪念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盛大节日里,我们歌颂劳动、赞美劳动,更致敬新时代的新兴职业劳动者和他们的创新创造。

热点聚焦 “新职业”集中在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此次公布的16 个新职业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个领域。这是自2015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发布的第二批新职业。

新职业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

梳理此次发布的16 个新职业不难发现,其中不少职业在疫情防控期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大量呼吸治疗师发挥职业特长奋战在救治一线。疫情中,患者呼吸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正是呼吸治疗师高效协助医生为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呼吸治疗,提升了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展现“中国基建”速度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背后,新职业之一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员功不可没。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再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从事构件安装、进度控制和项目现场协调的人员,就是装配式建筑施工员。

本就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网约配送员,在这次抗击疫情中更是成了保障城市运转的“摆渡人”。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依托于外卖、生鲜、药品等各类电商服务平台,他们成了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武汉等疫情重点地区,外卖小哥送去的是物资更是希望。

此外,在各类患者康复过程中,活跃着许多“健康照护师”;为避免接触感染,智能机器人与医务人员并肩奋战,背后是“人工智能训练师”;一些地方采用无人机宣传防控知识,由“无人机装调检修工”保驾护航;“供应链管理师”、“连锁经营管理师”则与“网约配送员”一起,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新职业带来新机遇

1999 年,中国颁布了首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共收录了1838 个职业。进入21 世纪,新职业不断涌现并发展,亟待在国家层面上予以认可、规范,新职业发布制度应运而生。2004 年,中国首次发布新职业,至2009 年共发布了十二批次120 多个新职业。2010 年国家启动了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2015 年完成修订并颁布新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发布新职业普遍被认为有三方面积极意义:有利于促进就业创业,有利于引领职业教育培训改革,有利于产业发展。

此次发布的16 个新职业集中在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因充满时代感引发广泛关注。

不少职工表示,支持职业设置上的与时俱进。“职业越来越多,职业的相关法规也越来越健全。”“从这些新的职业上看到了未来的走向。”“人工智能训练师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

新职业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作教育的风向标。教育部日前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最火爆的要数“人工智能”,有180 家高校增设了这个专业。

相关链接►►►

16 个新职业一览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

·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

·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

·连锁经营管理师

·供应链管理师

·网约配送员

·人工智能训练师

·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员

·全媒体运营师

·健康照护师

·呼吸治疗师

·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

·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

·无人机装调检修工

·铁路综合维修工

·装配式建筑施工员

深度访谈 救治一线我们呵护着患者的一呼一吸——对话90 后呼吸治疗师陈荣璋

参与疫情救治的“呼吸治疗师”是16 个“新职业”中最引人注目的。据相关媒体统计,全国各地支援湖北的数万名医务人员中,有140 余名呼吸治疗师跟随不同救援队伍,展开一线的呼吸治疗任务。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医生或护士,却是距离新冠肺炎患者最近的人,管理着患者的一呼一吸。本刊对话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90 后一线呼吸治疗师陈荣璋,他也是此次驰援武汉的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一名队员,听听他对这份职业的看法。

记者:呼吸治疗师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陈荣璋:呼吸治疗(respiratory care)是一门专注于心肺功能支持和康复的新兴健康治疗学科。呼吸治疗师(respiratory therapist)是从事呼吸治疗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其工作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呼吸机、肺功能仪、多导睡眠图仪、雾化装置等呼吸治疗设备,从事心肺和相关脏器功能的评估、诊治与康复,以及健康教育、咨询指导等工作。

记者:哪些机构与部门需要呼吸治疗师?

陈荣璋:呼吸治疗师业务辐射到重症监护室、急诊室、普通病房、门诊、辅助科室如气管镜室、肺功能检查室、睡眠室等,康复医疗中心、社区医疗、家庭治疗、护理院等,治疗对象为具有心肺功能不全或异常患者,慢性呼吸衰竭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急性呼吸衰竭如ARDS、心跳骤停、休克等,慢性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心肺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的新生儿患者。此外,还面向大众承担疾病预防、戒烟指导、健康宣教等工作。部分呼吸治疗师在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记者:如何理解呼吸治疗师职业的必要性?

陈荣璋:呼吸治疗专业发展最早起源于美国,已有五十多年历史。国际经验显示,医生-呼吸治疗师-护士的团队在重症病人治疗中非常重要。医生是治疗过程中的主导者和指挥者,护士主要进行患者总体护理,呼吸治疗师的工作则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对心肺功能不全或异常者给予诊断、治疗和管理,他们重点关注气道和呼吸管理。加强呼吸治疗师队伍的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呼吸与危重患者的呼吸治疗照护质量,优化整体医疗工作质量和流程,降低疾病负担。

目前我国患有呼吸系统与危重症疾病的病人基数庞大,呼吸治疗学科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近年来呼吸治疗相关技术和理论知识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临床中出现了大量新的呼吸治疗技术和新理论,对患者临床预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持续更新的呼吸治疗相关技术和理论对病人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更专职的呼吸治疗从业人员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规范化呼吸治疗技术服务。

记者:呼吸治疗师的职业前景如何?

陈荣璋:虽然呼吸治疗师职业已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但这仅是职业认证的万里长征第一步。我国呼吸治疗队伍一直处于未分化状态,大多数医学院、医院的呼吸治疗专业尚未设立,呼吸治疗工作主要由从事呼吸及ICU 工作的医生和经过特殊培训的护理人员共同承担。而且我国目前无呼吸治疗师职业资格评价及认证体系,致使从事呼吸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只能选择其他或相近的职称评审系列,如技师(康复治疗技术、营养和医学影像技术等方向)、护师和医师等,不利于目前国内呼吸治疗从业人员职业角色的确立和职业发展。亟需推广和规范呼吸治疗专业教育体系;增加院内呼吸治疗诊疗科目,强化和规范呼吸治疗师工作职责和内容;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类别中增加“呼吸治疗师”职业,建立并完善“呼吸治疗师”职称评定。

延伸阅读 新兴的职业VS 消失的职业

随着社会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大量新兴职业正蓬勃涌现,或便利或惊喜,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新旧交替,勾勒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宏大图谱。一起来看一看吧——

日渐兴起的新职业

【非遗菜系传承人】近年来,国家对非遗越来越重视,随着非遗菜系逐渐向纵深方向发展,“非遗菜系传承人”也成为当前热门的新职业之一。

【专业带货主播】说起直播销售、网红带货,如今早就不稀奇了。电商直播作为一种新型营销模式,增强了主播与观众的互动、提升了消费体验。

【旅拍策划师】相关数据显示,旅行拍摄服务近年来呈现井喷式增长趋势。在哪儿拍?怎么拍?旅拍策划师也因此成了一种日渐标准化、服务与技术相辅相成的新职业。

这些工作已经消失

【电话接线员】早期打电话先要拨总机号码,通过接线员转接后才可以通话,随着程控交换机的普及,电话接线员的职业也随之消失。

【打蜂窝煤】蜂窝煤曾是居民的主要燃料。将煤粉碎,经过和泥、搅拌等工序,放入模具,经过打击后定型。随着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的普及,职业打蜂窝煤的人也基本消失。

【底片冲洗工】早期照相多采用胶片机,随着科技的发展,胶卷已经被数字设备替代,电影也变成数字电影。掌握暗房冲洗技术的人没有了用武之地。

报告解读 新职业人才呈年轻化、高增长态势

BOSS 直聘日前发布《突变时代:2020 人才资本趋势报告》。过去十年间,新职业产生的速度和多样性超乎想象。据《报告》,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电竞、网络直播等热门领域,2019 年,25 个新兴职业岗位积极求职人群的平均年龄为24.9 岁,人才存量同比增长105%。新职业人才整体上呈现出年轻化、高增长态势。

《报告》通过分析得出几个目前的新职业人才发展特点:一是人工智能领域人才进入高速可持续增长阶段;二是大数据人才增速趋于平缓,中高端人才能力要求提高;三是网络直播、电竞领域人才爆发式增长,高度低龄化;四是云计算、5G 领域核心人才尚未迎来增长拐点。

智联招聘《2019 年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人群报告》则显示,在新职业领域,超过半数的从业者月收如高于5000 元,将近三成的新职业者月收入过万,处于行业头部的从业者薪酬能够高达25000 元。

消费者日新月异的需求加上互联网的改造,传统服务行业正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新工种”,因为外卖,有了“外卖小哥”;因为二孩经济,产后修复师和育婴师大火;因为中年脱发危机,催生了头皮护理师……

与天马行空的“新工种”相对的,是从业者对“专业”的深耕。传统认知中,生活服务业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但新职业者用行动证明,“专业”在转型升级的服务业中正变得愈发重要。数据显示,超六成新职业从业者认为,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手艺是优秀新职业从业者的特征,排在第二位的则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在新职业从业者最想对客户说的话中,“相信我们是专业的”排名居首。

随着入行时间增长,技能、收入不断提高,新职业从业者对未来发展也越有信心。入行三年以内的新职业从业者选择“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的比例是65.58%,入行三年以上比例大幅下降至14.38%,入行十年以上的新职业从业者选择“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的比例只有7.97%。

微型评论 新兴职业蕴藏城市活力

近年来,社会上涌现了许许多多新兴职业,除了已经“转正”的网约配送员、呼吸治疗师、健康照护师等,也有上述的带货主播、宠物训练师、旅拍策划师等渐成规模,更有密室逃脱剧情设计师、收纳整理师、垃圾分类师等“新行当”。这些新兴职业呈现了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也彰显着城市的旺盛活力、国家经济的韧性密码。

一个新职业的诞生常常是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比如曾引发热议的“电子竞技员”,若将时间回拨到10 年前,大多数人势必无法想象“打游戏”也能成为职业;比如“密室逃脱剧情设计师”,在成为职业之前,也更像是一个玩玩而已的副业。从这一角度来看,“新职业”是社会需求与创新创造共同孵化的结果。

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鼓励创新创造、常领风气之先。行走在上海街头,我们总能在不经意间感受到这座城市扑面而来的开放气质、包容之心。黄浦江两岸积淀百年的工业遗存,大多成了创意、创新、创业空间;不时出没的“街头艺人”,成为流动的风景……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为新职业提供了生长的沃土。

新职业带来新机遇,它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包含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猜你喜欢

治疗师职业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PHONEY WAR
2021 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即将开班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2019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沙盘游戏治疗师的成长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失眠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