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份特殊的“病历”

2020-04-30李海霞

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1期
关键词:协和医院遗体病历

文/李海霞

编者按:

年少时投身从戎,丹血韶华为革命;信念坚定不言弃,老妪捐躯为科研。毛主席一首《念奴娇·昆仑》“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在少年心里播下梦的种子,愿为真理奉献,挥洒如此豪情。她是英雄却不居功自傲,死后捐躯于人类的科研事业,她用爱谱写璀璨的生命之歌!

众所周知,病历是医生治病开方的见证。每位医生每年写过的病历累计超过100万字。关于病历,流传着不少的佳话和故事。

先有协和医院妇产科林巧稚大夫——病案中记录“产妇的额头有豆大的汗珠”,告诫学生“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人学,医生必须有一颗仁爱慈悲的心。”今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们,撰写2000 余篇温暖的叙事医学病历,出版《用心》一书。甚至可以从病历书写水平判定一名医生的基本功。但是,你见过患者给医生写的“病历”吗?

在北京协和医院9 号院里,就珍藏着这样一份“病历”。

写这份“病历”的是一位近80 岁的老人,她叫董星,这是写给协和医院遗体接收站的一份“病历”。写这封信的时间是20 年前,那时,“遗体捐献”在国内刚刚开展,协和医院也仅开展六个月。据工作站的人员介绍,在开展“遗体捐献”工作最初,来工作站咨询的人很少,更何况真正走出这一步签下志愿书。一位耄耋老人,是哪里来的勇气突破传统观念下伦理及情感的束缚?带着这份敬仰和疑惑,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老人,听听她的故事。

董星,上世纪20 年代出生于山东梁山,幼年时由于家乡闹水灾逃难到济南,13 岁时就在济南鲁丰纱厂做童工。她在地下党办的工人夜校学习,同时为教员(地下党)传送情报,仗着是小孩不引人注意,她多次机智勇敢地帮助党的地下工作者摆脱了日本特务机关和国民党特务的跟踪和抓捕。由于她小小年纪就过着颠沛流离和苦难艰辛的生活,使夜校教员描绘的新社会“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饭吃”的朴素道理深深印在她的脑海里,直到她晚年仍以此作为她信仰共产主义和不断追求革命真理的启蒙与初衷。

仔细翻阅董星老人的“病历”,其坚韧不拔、异乎寻常的一生跃然纸面。上世纪40年代,董星还是一名情报员,还不到20 岁的她落入敌人的包围圈。为了掩护情报,危机时刻她没有退缩,不慎摔入高深的悬崖,手、胳膊、额头都是伤,左手骨折自己扳直,身上多条肋骨被撞坏……疼痛的背后,隐藏的是勇敢的抉择,铸就坚韧的意志。60 年代初,董星曾因脑瘤住进宣武医院,医生诊断必须开颅进行手术,但是她担心万一自己下不了手术台,年幼的孩子怎么办?出于当母亲的责任,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拒绝手术。从此,她忍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头痛,抚养孩子长大、成人、立业、回报社会。2000 年,老人步入耄耋之年,“知天命,择归程”,老人又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要在自己百年之后把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这份长达7 页的病历,是老人在强忍头痛的情况下,把自己的疾病状况从头写到脚,断断续续,写写停停,几个月才写完。她在病历中写到“我这么多的病,经过治疗都渐渐的转好或减轻了疼痛,我从内心里感谢各科大夫们为我精心的治疗和细心的指导,为了提高大夫们的精湛医术,能有更高的医技为众人治病救命,增强人们的生活质量,我决心献遗体做科学研究用,我也应该尽一点贡献。”

董星老人手写给遗体捐献接收站的“病历”(部分)

2015 年,董星老人在94岁高龄时与世长辞,她的家人帮助她完成了最后的心愿,像一粒历经磨砺的珍珠,把余晖洒向人间,让生命散发出最后一道光芒。老人的赤子之心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人,据了解,截止目前董星老人的多名子女也签署了遗体捐献志愿书,老人的无私,已成为子女心中不朽之高尚。

在与接收站的工作人员交流中,我们了解到,目前遗体捐献者中,有40%是医务人员,他们亲身经历了医疗的局限性,对许多的疾病还束手无策;许多难题得不到解决,亲眼看到病人因疾病的折磨而走向死亡。他们在将毕生精力奉献给医疗卫生事业后,也将身体留给医学。可谓是“春蚕到死丝不断,留赠他人御风寒。”

其他的捐献者中,也有大部分人是因感恩医院、感恩医生的救治,将自己的身体捐献给医院,希望能对科研工作做出贡献。除用于医学解剖(教学)外,患者捐献的遗体还可用于科研,促进科学研究。协和医科大学建立的人脑组织资源库,就是从捐献的供体中获取脑组织进行制备、处理、保存并描述其特征。国家人脑组织资源库是神经科学的重要基础设施。工作人员介绍,依托脑资源库,已开展多项涉及衰老、神经退行性疾病(以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症为主)和脑血管病多项研究。尤其在人类步入老龄化时代,这些研究无疑将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推动全人类生命事业的发展。

位于协和医院九号院的文化墙,医学生对“大体老师”表达敬意

对社会来说,遗体捐献对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有极大的贡献。对个人来说,遗体捐献是种高尚人格的体现,是一种对自身对社会乃至对自然的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宁愿医学生在我身上千刀万剐,也尽量让我们少在病人身上错划一刀。”不知何时,一个“大体老师”说了这句话,如今它成为经典。“大体老师”——无言的大爱,是医学生涤荡心灵最圣洁的“教材”。

是的,医和患从来就不是对立面,医患之间共同的敌人只有疾病。近几年,医患关系的物化割裂了医生和患者的情感。董星老人的善行诠释着世上还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是平凡者,却用大爱书写着不凡的人生。罗马·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心怀善念,多行善举,我们相信小善如涓流,汇聚终成海。

猜你喜欢

协和医院遗体病历
东方雨虹建筑修缮对标“协和医院”全域赋能
强迫症病历簿
我校16项成果获2019年福建医学科技奖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病例”和“病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协和医院病案里的名人们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各界群众参加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
与死者的遗体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