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魄 大手笔 大境界
——方复教授与他的“方氏古彩”
2020-04-30刘新元
刘新元
古往今来,古彩一直是被人们所追捧的陶瓷装饰艺术,至今巳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陶瓷艺术种类。古彩,以大红大绿,古色古香而著称。故有“美矣大红大绿,妙哉古色古香”之称以及“一红顶万红”的美誉。
方复教授是享誉当代中国的著名古彩瓷画艺术家。他在古彩瓷画艺术创作和古彩美术理论研究上均有极高的造诣。他的古彩瓷画,线条雄健流畅、设色统一明快、图案精细工整、富有浓郁的传统味,被誉为中国瓷画一绝。特别在现代中国古彩瓷画的创作上,他巧妙地把形、光、色在内的西画创作方法,有机地融入到传统的、写实的瓷画笔墨体系之中,用开创性的新图式、新笔法、表现出了古老的中国陶瓷艺术博大精深的内涵,从而被专家人士和收藏家们赞誉为“方氏古彩”。
方复教授自1956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古彩班以来,63年如一日,一直视古彩为自己毕生的事业。因为长期研读典籍,受精英文化的影响较大,他的古彩没有往民间的路子靠,而是往古雅的方向走。首先是用线方面,与传统的古彩比较起来,他的绘画用线更加柔和,更加密集。他尤其是擅用各种图案纹样做装饰,特别强调树石的点、线、圈的组合,使画面既丰富耐看,又富有情趣。
《四美图》是用于瓷板和镶器装饰的画面。画面主要表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即(春日)贵妃醉酒傍花眠 ;(夏至)西施浣纱柳溪边;(秋夜)貂蝉拜月丹桂高;(冬至)昭君出塞雁回天。方复教授用具有古彩特色的春牡、夏荷、秋菊、冬梅作衬景,以娴熟的笔墨勾画出古代四大美女袅娜的身姿、恬静的神态和婉约的风韵,诗情画意充盈画卷,让人心旷神怡和无限向往。
《唐太宗过莲塘》古彩瓷板,画面以唐太宗的《说莲》诗为切入点,用“莲”与“廉”谐音的表现手法,构图奇巧,布局精妙。整幅画面釆用横向构图法,唐太宗端坐于文武群臣之中,宫娥乐女,管弦齐鸣,船由两位宫女撑着竹篙缓缓驶过莲塘。这幅画的线条流畅、飘逸,似行云流水一般,服饰图案的精美、色彩调子的欢快,靓丽,营造了一个“欢天无边乐,喜地纳千祥”的太平盛世,再现了唐太宗“贞观之治”时廉政爱民的和谐社会风貌。
《四公图》古彩镶器,是因作者有感于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这一思想,用传统题材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创造了我国历史上的太平盛世“成康之治”;关公的“宁可天下人负我,不愿我负天下人”;包公的“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执法如山”;济公的“哪里有不平哪有我”等,用这四位历史人物,从各个层面来礼赞“天下为公”这一伟大思想。作品用欢快的笔触,喜庆的色彩,繁简相结合的画面,营造了我国四个历史人物的光辉形象,用古老的造型,传统的装饰,准确地表现这一主题。
古彩座盘《太平富贵》,这是一摄影师偶遇太平鸟的有感而发。此作品釆用对角线构图,瓷盘边缘用工整细致的边角图案进行装饰。画面中一对太平鸟,恩爱地聚在牡丹旁边的枝头上。作品构思寓意含蓄隽永。线条刚劲有力,笔画简练生动,色彩对比強烈,形象概括夸张,民间风格浓厚,装饰性强。“太平富贵”这一彩头语,告诉了人们一个真理,只有世界太平,才有真正的富贵。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方复教授的古彩瓷画创作一直呈现着一种“井喷”之势。他先后创作了许许多多具有典型历史教育意义的作品。如古代的四大贤母——孟母教子、陶母教子、阳母教子、岳母教子;古代的四大明君——尧、舜、禹、汤;四大皓帅——姜尚、廉颇、黄忠、杨业;四大才女——蔡文姬、卓文君、上官婉儿、李清照;四大巾帼英雄——樊梨花、穆桂英、梁红玉、秦良玉;四圣图——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四爱图——刘禹锡咏牡、周敦颐说莲、郑思肖题菊、林和靖咏梅等等。设计创作这些作品,不仅要有高超的古彩表达技艺,还要能熟知中国古代历史,了解其中的典故和教育意义。所以他的古彩瓷画作品有读头、有嚼头、有回味!百看不腻,百读不厌!
方复教授画的古彩卓而不群,彰显的是文人画的风骨。他性格正直、豪爽,从不媚俗,也更不唯雅是从,这一点颇像他的为人。长年如一日,痴迷古彩、默默耕耘,独辟蹊径,以宽广的画路,鲜明的风格,深远的影响,奠定了自己在中国古彩画派中的重要地位。正像明末清初画家石涛所言:“我之无我,自有我在”。正是这“自有我在”,才使他的古彩艺术能达到今天的高度,这不仅是他外在的艺术技巧,也是他内在的个人修养所成就的。
方复教授做人历来低调,他崇尚的是老老实实做学问,总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尽管已年近八旬,还经常以“犬守夜、鸡守晨”,“蚕吐丝、蜂酿蜜”等古代名言来鞭策自己做一个敬业的人,做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人。如今这位忠厚的长者最大的希望是后继有人。令他欣慰的是,他儿子方曙的技艺已渐入艺术佳境,看来,文化的传播也需要从自己身边做起。
此文结稿之时,正逢方复教授先后被中国轻工业协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首届“大国工匠“和”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为此,笔者衷心地祝福方复教授健康长寿!祝愿他生命之树长青,艺术之树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