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对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出血量的影响*
2020-04-29王卫友冯晓丹袁学峰
王卫友,王 静,冯晓丹,袁学峰
(河北省唐山市协和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有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1]。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但由于老年患者身体较弱,术中一旦失血较多极易影响身体健康,不利于术后功能恢复[2]。异体输血易出现并发症,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氨甲环酸具有纤溶酶作用,可止血、抗变态反应、消炎,为行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带来了希望[3]。本研究中探讨了氨甲环酸对行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出血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确诊为股骨颈骨折,且符合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术指征。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拟用药物过敏;术前输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肝、肾、肺等脏器严重疾病。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医院2018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行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12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术;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切皮前及关闭切口时分别予氨甲环酸注射液(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987,规格为每支10 mL ∶1.0 g)15 mg/kg 溶于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同时点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56)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及术后24 h出血量;抽取患者术前与术后24 h 的静脉血,离心分离得血浆,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浆凝血酶时间(TT);检测患者术前与术后24 h 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容(HCT)。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伤口感染、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皮下瘀斑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 ±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2 至表5。
表2 两组患者出血及输血情况比较(n =56)
表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X ± s,s,n =56)
表4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n =56]
表5 两组患者Hb 和HCT 水平比较(X ± s,n =56)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4-5]。常由于老年人骨强度下降,而股骨颈上区血管密布,使得股骨颈的力学结构变弱,脆性增加;另外,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且髋部受压力较大,局部应力复杂多变,不需多大外力就可使其发生骨折[6]。目前,临床对老年患者常予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术治疗,但手术时出血量较大,且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体质较弱,失血较多,易加重老年患者器官负荷,从而影响预后[7]。
氨甲环酸又名凝血酸,是抗纤维蛋白溶解剂,其能强烈吸附在纤溶酶和纤溶酶原上的纤维蛋白亲和部位的赖氨酸结合部位,从而有效抑制纤溶酶和纤溶酶原上的纤维蛋白结合,进一步抑制纤维蛋白分解,起到止血作用[8]。氨甲环酸已成功运用于心脏手术、全膝关节置术,起到了良好的止血作用[9-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24 h 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彭浩等[11]发现,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老年股骨颈骨折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失血量,降低输血率,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氨甲环酸在术中通过抑制纤维蛋白分解而发挥止血作用,并未改变血小板数量,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较小,故两组患者术后24 h APTT,PT,TT 相近。另外,有研究报道,术中失血较多是溶血造成Hb 水平下降导致[12]。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术后24 h 的Hb 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
研究表明,应用氨甲环酸不会增加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3-14]。本研究中,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证实了该结论。
综上所述,应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时静脉滴注氨甲环酸,能显著减少患者术中和术后出血量,降低输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