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研究
2020-04-29马朋飞
马朋飞
(西安工程大学 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区域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具有产业关联的各个产业已经形成相互作用的关联体,某产业既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也会很大程度上受相关产业的影响。作为有“第三利润源”之称的物流业,已经成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作为经济支柱产业的制造业,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与资源环境的约束等,面临需求、供给两端不振的困顿局面。为促进制造业升级,使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政府大力布局“中国制造2025”,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因此研究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发展与升级之间的关联,对于制造业的升级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近年来,关于产业关联的研究,学者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投入产出分析、灰色关联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从现有的研究看,运用投入产出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某个行业的关联研究分析,即根据投入产出表研究某行业与国民经济其它产业的关联性,探讨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如国外学者San[1]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欧盟采矿业和采石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发现采矿和采石业受区域经济产量的影响较大,而采矿和采石业产出的增长对区域经济的刺激不强;Kronenberg[2]基于瑞典的区域投入产出分析,研究区域旅游能力的发展对产业区域贡献的影响;Tohmo[3]以芬兰中部地区为例,研究旅游业对区域产出、就业、收入和旅游相关部门税收的贡献程度;Andrzej 等[4]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农业经济结构评估,发现农业和其他部门之间联系的相对增加。国内学者李晓超等[5]以浙江省投入产出表为基础研究发现,浙江省邮政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关联性较强,且对浙江省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强;许茂增等[6]以重庆市为例发现,重庆市物流业对第二产业有较强的依赖,并对第二、三产业有明显的带动作用。顾茜[7]基于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发现,金融业与我国三次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薄弱,金融业对国民经济影响不大。另一方面是两个行业之间的关联研究分析,即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两个行业之间的关联特征。如国外学者Karkacier[8]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发现土耳其农业部门和能源部门结构依赖性较强;国内学者李晓慧[9]分析了我国流通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发现我国流通业与制造业存在互动关系,但产业关联效应仍处于较低水平;刘名远等[10]测度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技术关联情况,发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联动关系偏弱。而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研究仅有梁红艳等[11]分析了8 个国家物流业发展水平及其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发现发达国家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不高。
综上所述,虽然有关产业关联的研究成果不少,但是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的研究却很有限,且现有的文献并没有归纳出物流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物流业与不同类型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及物流业与制造业波及效果。鉴于此,本文以2012年、2015年及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通过研究物流业的发展水平、物流业与不同类型制造业的关联特征及物流业与制造业的相互影响,探讨两业的关联现状。
2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2.1 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提出,在19 世纪50年代之后,逐渐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是一种研究经济系统中各部门之间投入产出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完整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包括中间使用、中间投入、最终使用及增加值等4部分。本文运用产业关联理论,根据我国2012、2015 及 2017年投入产出表,选取以下指标,探讨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现状:
(1)中间需求率。指各产业对某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之和与整个国民经济对该部门产品的总需求的比值。比值越大,表明该产业的发展更多地依靠中间需求;比重越小,表明该产业的发展更多地依靠最终需求。计算公式为:
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物流业中被制造业消耗部分/物流业总使用。
(2)中间投入率。指各产业部门对某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之和与该产业部门对整个国民经济总投入的比值。比重越大,表明该产业的带动能力越强;反之,则带动能力较弱。计算公式为:
物流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制造业中物流的投入/制造业总投入。
(3)影响力系数。指的是国民经济某一个产品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时,对各供应部门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式中:Aij表示里昂惕夫逆矩阵(I-A)-1中第i行第j列的系数,其中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为同阶单位矩阵。当Tj>1时,表示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生产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故影响力系数越大,表示该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辐射能力或拉动作用越大。
(4)感应度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生产提供的产出量。
式中:Bij表示里昂惕夫逆矩阵(I-B)-1中第i行第j列的系数,其中B为直接分配系数矩阵,I为同阶单位矩阵。当Si>1 时,表示各部门的生产使该部门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感应度系数越大的行业,表明该产业受到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带动作用越强,表明该产业越具有基础产业的特征。
2.2 数据说明
本研究基于2012、2015及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以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代替物流业,将第二产业中除去采矿业、建筑业以及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以外的行业界定为制造业。由于我国各年份投入产出表的部门设置各不相同,为方便分析,本文将三年的投入产出表均合并为42 个行业部门,并选取制造业中最具代表性的17个细分行业,借鉴前人[9]的研究思路将17 个制造业进一步划分为劳动、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行业,划分情况见表1。以此研究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情况。
表1 制造业分类
3 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分析
3.1 物流业发展水平
从表2可以看出,2012~2017年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物流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却呈现降低趋势,这表明5年间虽然物流业的发展处于上升趋势,但由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等行业的快速崛起,且在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因此导致物流业在第三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物流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在4.4%左右,表明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对稳定。根据公式(2),可以计算物流业的中间投入率,结果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2012、2015 及2017年我国物流业的中间投入率均大于0.5,但呈现下降趋势。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分工深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物流业的发展带动了更多产业的发展,但物流业有向“高附加值,低带动性”转变的趋势。
表2 物流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及中间投入率
3.2 制造业对物流业中间需求分析
(1)制造业细分行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分析。制造业是物流业中间需求的主要消耗部门,由公式(1),可以计算出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2012、2015及2017年制造业细分行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基本一致。为方便分析,本文借鉴已有的文献将中间需求率以0.02 与0.01 为界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其中,食品和烟草(M1)、化学产品(M7)、非金属矿物制品(M8)、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M9)、通用设备(M11)、交通运输设备(M13)及电气机械和器材(M14)等7 个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处于高等水平;纺织品(M2)、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M3)、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M4)、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M5)、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M6)、金属制品(M10)、专用设备及通信设备(M12)及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M15)等8 个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处于中等水平;仅有仪器仪表(M16)及其他制造产品(M17)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处于较低水平。
图1 制造业细分行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分析
(2)不同类型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也各不相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较大,但有下降趋势,表明虽然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物流配送、运输仓储等表现出较大的需求,但需求量却呈现下降趋势;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次之,且呈现逐步下降趋势,表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物流配送、运输仓储等中间需求也较大,且需求量有逐步下降趋势;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相对较小,表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物流配送、运输仓储等中间需求较小。
表3 不同类型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分析
3.3 物流业对制造业中间投入分析
(1)物流业对制造业细分行业中间投入分析。根据公式(2),可以计算出物流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2012、2015及2017年物流业对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中间投入率基本保持一致,物流业对大部分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中间投入率基本保持在0.02 左右,表明外部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物流服务投入在大部分制造业总投入中的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大部分制造业细分行业对物流业投入的依赖并不显著;仅有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制造业(M6)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M13)对物流业的投入依赖较显著。
图2 物流业对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中间投入分析
(2)物流业对不同类型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分析。物流业对不同类型的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见表4。由表4 可知,物流业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较大,表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对物流业投入的依赖较显著;物流业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也较大,且投入量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表明物流业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依赖相对较强,且依赖性有继续增强的趋势;物流业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相对较小,表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物流业的投入依赖不显著。
表4 物流业对不同类型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分析
3.4 物流业与制造业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
根据公式(3)和公式(4),可以计算出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结果见表5。从表5 可以看出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表明物流业与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均较显著。从制造业对物流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看,制造业对物流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其对物流业的感应度系数,表明制造业对物流业的拉动能力强于物流业对制造业的拉动能力;从物流业对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看,物流业对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小于其对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再次证明物流业对制造业的拉动能力小于制造业对物流业的拉动能力;从影响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发展因素看,制造业的自我积累发展较强,约占总体的70%~80%,而物流业的自我积累发展较弱,但也占总体的35%~50%。表明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产业自身的作用占据主导地位。
表5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及分解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2012、2015 及2017年投入产出数据,从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不同类型制造业对物流业的需求结构、物流业对不同类型制造业的投入结构及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现状及两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从物流业的发展水平看,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但是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以及第三产业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因此要加强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物流业发展。
(2)从制造业对物流业中间需求分析看,2012、2015及2017年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相对稳定,但不同类型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化学产品、交通运输设备等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物流配送、运输仓储等需求较大;而纺织品及其他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不大。因此政府应大力支持制造企业释放物流外包需求,进而推动物流业发展。
(3)从物流业对制造业中间投入分析看,除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通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对物流业拉动能力较显著外,纺织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品和家具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物流业的带动性不强。因此要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降低物流业服务成本,大力推动制造业物流外包,提高物流业的服务效率。
(4)从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看,物流业与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与支撑作用均较显著,且制造业对物流业的拉动能力强于物流业对制造业的拉动能力。在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产业自身的作用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要构建物流业与制造业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两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进而促进两业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