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对社区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可行性
2020-04-28张晶
张晶
【摘要】目的:探讨对社区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围绕社区2018年1月~2019年12月110例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展开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5)、观察组(n=55)。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QT间期离散度以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社区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治疗,可改善QT间期离散度、心率指标,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社区;胺碘酮;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冠心病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由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极易并发心律失常。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病死率较高,科学的药物选择对于疾病预后的影响较大。胺碘酮是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单药治疗效果不佳,联合药物治疗则可实现疾病的综合控制[1]。本研究旨在探讨对社区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围绕本社区2018年1月~2019年12月110例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展开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5)、观察组(n=55)。对照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2.35±12.45)岁。观察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2.89±11.9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胺碘酮治疗,0.4~0.6 g/d,分2~3次服用,1~2周后根据需要改为0.2~0.4 g/d维持。观察组胺碘酮剂量、用法同对照组,同时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1片/次,2次/d。两组均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疗效指标:治疗后用心电图测QT间期离散度(QTd)以及心率(HR)。(2)不良反应:对比药物治疗期间窦性心动过缓、食欲不佳、恶心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各观察指标数据均为定性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经SPSS20.0统计学软包统计分析后,若P<0.05,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疗效指标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QTd、HR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胺碘酮给药后可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减缓心率,延缓房室传导,并且可降低外周血管和主动脉的阻力,对心肌负荷的降低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药物单独使用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是一种β1受体阻滞剂[2],可降低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情况,同时阻断β肾上腺受体,缓解迷走神经的兴奋度,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抑制儿茶酚,进而控制心律失常,减少心源性猝死发生风险。胺碘酮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在作用机制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物成分中的碘可以有效抑制室上性心律失常,减轻心室负担。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是一种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改善心肌缺血,阻断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起到协同作用,综合应用效果较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QTd、HR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见,社区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治疗,可以改善QTd、HR指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罗永秋,柳镇玉.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0,41(8):1872-1873.
[2]李亮.參松养心胶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