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血清应激指标水平以及肺功能的影响

2020-04-28詹平吕燕清刘发英张沥文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红霉素阿奇霉素

詹平 吕燕清 刘发英 张沥文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型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咽痛、厌食、咳痰、咳嗽、头痛发热和胸骨下疼痛等,严重时可能会引发心肌炎与脑炎等并发症[1]。已有研究认为MP感染肺部后,不仅会对机体细胞直接产生损害,还会通过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应激反应,促进病情的发展[2]。目前临床用于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药物主要是抗生素类,如红霉素、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等[3]。本文为比较红霉素与阿奇霉素两种药物在治疗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ycoplasma Pneumoniae-Immunoglobulin M,MP-IgM)阳性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上的疗效差异,采取血清应激指标水平以及肺功能的影响两个角度进行评判,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MP-IgM阳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为3~15岁;②症状符合:咳嗽,干咳,巨咳或者痉挛性咳嗽;不同程度发热;肺外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X线提示肺部有浸润;③实验室检查为MP-IgM阳性;④发病在2周内;⑤能接受抗感染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肺结核、真菌感染、支气管哮喘或者其他肺部疾病者;②有过敏史者(包括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药物或食物过敏史);③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④无法采集到用力依赖性肺功能指标者。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及家属均对治疗方法等知情并同意。

将所有入组的100名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红霉素组与阿奇霉素组。其中红霉素组纳入47名患儿,男25例,女22例,年龄为4~11岁,平均年龄为(7.91±1.28)岁;阿奇霉素组纳入53名患儿,男29例,女24例,年龄为5~13岁,平均年龄为(7.82±1.54)岁。两组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二、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止咳、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红霉素组: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和病史等情况静脉滴注20~30 mg/kg的乳糖酸红霉素(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3021442),1次/d,连续滴注7d后改成口服红霉素(国药准字H23021089)10 mg/(kg·d),总疗程3周;阿奇霉素组:静脉滴注乳糖酸阿奇霉素(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0010363)5~10 mg/kg,1次/d,连续治疗5 d后停药7d,改成口服阿奇霉素颗粒(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0103507)10 mg/(kg·d),连续服用3 d,停4 d,总疗程为3周。

三、检测方法

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3周结束后对患儿采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清应激指标水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γ干扰素(interferon,IFN-γ)、辅助性T淋巴细胞1与2的比率 (T-helper lymphocyte 1/T-helper lymphocyte 2,Th1/Th2)。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3周结束后,采用肺测试仪 Bodyplethysmograph(德国格莱特呼吸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52210890),测定并记录两组患儿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MMF) 、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 、最大吸气压(maximum inspiratory pressure, PImax) 及最大呼气压(maximum expiratory pressure, PEmax),对于不太配合的患儿采用手持峰速仪(科卡)测定PEF。

四、评价标准

3周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4]:痊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胸片检查结果显示阴影吸收,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好转,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体温下降,胸片检查显示阴影部分吸收,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好转;无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没有好转,胸片与实验室检查结果没有改善。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呕吐、腹泻、局部疼痛、皮疹等,计算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学应激指标水平与肺功能指标上的差异。

五、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

在疗程结束后,阿奇霉素组的总有效率(98.11%)明显高于红霉素组(8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总有效率(例,%)

二、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两组治疗期间均有呕吐、腹泻、局部疼痛与皮疹的情况出现,此外红霉素组出现了1例肝功能异常的情况,情况均较轻微,停药后不良反应即消失。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 两组血清应激指标水平的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清应激指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奇霉素组的TNF-α、IFN-γ、IL-4与Th1/Th2水平均明显低于红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四、两组肺功能的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检测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奇霉素组的MMF、PFF、PImax与PEmax水平均明显高于红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例,%)

表3 两组血清应激指标水平的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4 两组肺功能的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近年来随着空气、水污染等环境质量变差,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儿童的呼吸道发育不够完善,免疫力相对弱,故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5]。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壁,首先是粘附在宿主细胞表面,通过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促进病程进展[6]。支原体感染肺部后会激活机体的炎症反应,气道和肺泡内被浸润的炎症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系列的炎症因子,从而引起气道和肺泡上皮损伤,造成咳嗽、咳痰等临床表现,分泌进入血液循环中的炎症介质能引起全身炎症反应,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易造成脏器损伤[7]。目前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是临床上较常用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的两种抗生素药物,都属于大环内酯抗生素类,红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阿奇霉素具有抗支原体、抗炎和调节免疫的作用[8]。

研究结果显示,在3周治疗疗程结束后,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总有效率(98.11%)稍高于红霉素(85.11%),表明在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上,采用阿奇霉素的疗效更佳。治疗期间两种治疗方式均有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包括肝损害、呕吐、腹泻、局部疼痛和皮疹,这些药物副作用在停药后即消失,两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这与以往研究[9]有所不同,可能是因为各研究包含的样本量都不够大,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倚。在经过两种药物的治疗后,血清应激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经阿奇霉素治疗后患儿的血清TNF-α、IFN-γ、IL-4与Th1/Th2水平均明显低于红霉素治疗。Th1细胞产生γ-干扰素(IFN-γ)等促炎症介质,可增强杀伤炎症细胞的毒性作用,介导细胞免疫应答;Th2细胞可以产生IL-4和TNF-α等细胞因子,以抗炎症介质为主,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介导体液免疫应答。已有研究发现,在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异常,Th1/Th2出现失衡,TNF-α、IFN-γ、IL-4与Th1/Th2水平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10-12],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后,能显著下调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应激反应。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是通过阻断转肽酶,干扰核糖核酸位移,并选择性地抑制病菌内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13],红霉素在血清中具有高浓度,短时间内对支原体血症有缓解作用,但在肺泡上皮细胞与炎症细胞中浓度较低,对肺部支原体的治疗效果不佳,而阿奇霉素对支原体抗菌活性强,对组织渗透性大,在炎症细胞中能达到很高药物浓度,且半衰期长,所以对肺炎支原体清除效果更佳,能显著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减轻免疫应激反应[14-15]。两组药物治疗后,肺功能指标MMF、PFF、PImax与PEmax较治疗前均明显上调,阿奇霉素治疗组在肺功能指标上调幅度更大,说明对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好,与下调应激反应作用一致。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治疗血清MP-IgM阳性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的疗效、对机体免疫应激反应与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面均优于红霉素,这与其能在炎症细胞内达到高浓度来清除肺炎支原体有关。本研究在于样本量偏少,结果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偏倚,未来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来验证。

猜你喜欢

红霉素阿奇霉素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阿奇,出发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柔红霉素致幼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建立与评价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