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桑树施肥技术

2020-04-28宗晓波

云南农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复混肥桑园施肥量

宗晓波,张 丽

(1.云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云南昆明 650034;2.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云南昆明 650106)

1 需肥特性

桑树是多年生落叶木本植物,植株高大、根系发达、萌生力和耐受力强;根系固土吸肥能力也强。每年经多次采叶,从土壤中带走大量养分。土壤是桑树生长的基础,土壤理化性状和养分含量丰缺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影响着桑叶产量和质量,还制约着桑树的生长发育。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补充,将会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土地肥力减退,影响桑树正常生长发育和桑叶产量品质下降。因此,桑园管理中要做到适时合理施肥,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达到促进桑树生长发育、提高桑叶产量品质,实现桑园丰产高效的目的。

根据桑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丰缺情况,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施肥,是提高桑叶产量品质的关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每生产1000 kg桑叶,需吸收纯氮6 kg、纯磷1 kg、纯钾4 kg。一般桑树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4∶5或5∶3∶4,除三大要素外,还要施钙、镁、硫等中量元素肥,还较易缺铁、锌、硼、锰等微量元素肥。春期生长量大,但生长周期短,约占全年生长量的1/3,春肥占全年施肥量的20%~30%。夏秋季生长量大,生长周期约占全年生长量的2/3,夏秋肥应占全年施肥量的50%~60%。冬期生长量小,冬肥占全年施肥量的10%~30%。

2 施肥原则

桑树施肥要坚持以根施为主,根外追肥为辅,主施有机肥、氮肥,适施磷肥、钾肥,配施中微量元素肥的原则。在生产实践中,做到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目标施肥与补偿施肥相结合、常规施肥与新型施肥相结合。

2.1 按土质施肥

土壤质地对桑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土壤质地不同,养分的保蓄能力及有效性等有明显的差异。黏性土壤肥料宜早施,一次多施;砂质壤土施肥宜迟施,多次少施。土壤酸碱度不同,养分含量和活性也不同,施肥时应针对桑园土壤特点,增施有机肥或配方肥,因地制宜科学选用合适肥料。

2.2 按地区施肥

桑树施肥应综合考虑温度、光照、降雨等因素。气温高、雨水多的地区,养分分解快,春夏肥不宜施用过早;相反气温低、雨水较少的地区,养分分解慢,春夏肥应适当早施。在气温高、雨水多的地区及季节施肥时,可将速效肥和迟效肥搭配施用;在干旱地区及季节施肥,应先灌溉后施肥,无灌溉条件的旱地桑园应加强松土保墒工作,增施有机肥,增强保水保肥能力。

2.3 按品种施肥

不同的桑树品种对肥料的需求不一样,要充分了解品种特性,满足其肥水要求,才能发挥优良品种的性状。桑园枝叶茂密、产叶量高、采伐率高,保证桑叶产量和品质所需养分较多,要求全面、及时、足够的供给养分。采获桑叶的次数越多,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也就越多,在必须施入更多肥料的同时,合理选择肥料种类才能在省时、省工条件下维持土壤养分平衡及桑树营养需求。

2.4 按季节施肥

桑园施肥时期各地有所不同,大致可根据桑树生长发育、养蚕批次、肥料种类等作适当调整,一般按春、夏、秋、冬4个季节施肥,遵循适施春肥、重施夏肥、追施秋肥、施足冬肥的原则。在桑树生长高峰期,供肥供水一定要精准、高效、及时、充足,以便有效保障其绿叶生产能力,达到优质高产、稳定高效的目的。

2.5 按配方施肥

在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各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基础上,根据土质类型、桑树需求和桑园用途,将各种肥料按比例搭配合成复混肥料施用,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施肥,做到节本增效、用地养地两不误。针对各地土壤结构不优、养分含量偏低的省情地情,提倡桑园种植绿肥。充分发挥绿肥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等促进桑树生长发育、桑叶优质高产的作用,因地制宜地选用绿肥深翻压青还田。

3 施肥技术

3.1 肥料种类

3.1.1 无机肥料

无机肥料按照养分种类可分为氮肥(尿素、硫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氯化铵等)、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钾肥(硫酸钾、氯化钾、草木灰等)、复合肥(磷酸二铵、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中微量元素肥(氧化钙、铁肥、锌肥、硼肥、锰肥等)。该类肥料多数含有较为单一的无机营养元素,一般分解较快,易溶于水,便于农户施用和桑树根系吸收,多属速效性肥料,可用作基肥或追肥,也可用于根外追肥。部分桑树专用肥属于该类肥料。

3.1.2 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主要有堆肥、厩肥、绿肥、饼肥、粪肥、泥土肥、蚕沙肥等。该类肥料具有有机质含量高、营养成分全、生物活性强、肥效时间长等特点,有利于满足桑树营养需求、涵养水分养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促进桑树生长发育,增强桑树抗性,实现丰园高产的目的。一般分解较慢,难溶于水,多属缓效性肥料,多用作基肥沟施;粪肥、饼肥等要经过腐熟后再施入桑园。

3.1.3 复混肥料

无机肥料与有机肥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肥料。兼具两者特点,一般作为基肥施用,根据不同配方和农作物的不同也可作为追肥施用。部分桑树专用肥属于该类肥料。

3.2 施肥时期及施肥量

桑园施肥一般按春肥、夏肥、秋肥、冬肥4季施用。春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夏、秋肥重施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冬肥以有机肥为主,适施氮、磷、钾肥。桑树一年每亩的主要用肥和用量大致为复混肥(16∶9∶10)100~150 kg、尿素15 kg、厩肥3000~4000 kg。新植桑园第一年施肥量为常规施肥量的1/3,第二年施肥量为常规施肥量的2/3,可适当多施有机肥。

3.2.1 春肥

多式联运步伐加快。珠航局通过优化多式联运体系,推广珠江三角洲集装箱运输“陆改水”工程,实施大宗货物绿色运输北江示范项目,不断完善主要港区与干线铁路、高等级公路的连接,打通港口集疏运“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铁公水和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发展;研究建立西江航运干线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开展船舶排放控制区船舶污染监测监管能力建设。

在春季桑树发芽以前施入的肥料,也称催芽肥,发芽前夕至采叶前1个月分2次施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和腐熟人粪尿等或复混肥料配方施肥,能促进枝叶生长,可增产春叶15%~30%。第1次与第2次比例为7∶3,主要用肥和用量为亩施复混肥20~30 kg,尿素4 kg。以沟施或穴施为宜,施后及时覆土;视树情进行根外追肥。

3.2.2 夏肥

夏肥是在春季采叶以后施入的肥料,也称伐条肥,一般分2次施用较好。夏伐后第1次施肥,疏芽后第2次施肥,也可夏伐后一次性施用。夏肥重施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供枝叶旺盛生长,可增长秋叶30%~50%。第1次以有机肥为主,第2次以速效性氮肥为主,主要用肥和用量为每亩施复混肥50~70 kg、尿素8 kg。以沟施或穴施为宜,施后及时覆土;视树情进行根外追肥。

3.2.3 秋肥

秋肥是在早秋蚕结束后施入的肥料,也称枝叶肥,早秋结束至8月中旬施用,8月下旬后不再施用。以速效性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能促进枝叶持续生长,延迟桑叶硬化,有助于养分积累。主要用肥和用量为每亩施复混肥20~30 kg、尿素3 kg。以沟施或穴施为宜,施后及时覆土;视树情进行根外追肥。

3.2.4 冬肥

3.3 施肥方法

桑园施肥方法可分为根际施肥和叶面施肥两种类型。

3.3.1 根际施肥

将肥料施于桑树根系密集的土层范围内,主要有沟施、穴施、撒施,以沟施、穴施为主,尽量避免撒施。沟施适于密植桑园施肥,在桑树行间开沟施入,一般在桑树行间挖一条宽20~30 cm,深15~20 cm的沟(主要根据桑树行间距划定,在不伤根的前提下尽量深施),施入肥料后用土覆盖,适于施用厩肥、堆肥、绿肥等肥料。穴施是桑树施肥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方法,在株间开施肥穴,每2株间开1穴,适于行宽株稀的桑园和零星散栽桑园。一般栽植当年在距桑树20~30 cm、第二年30~40 cm、第三年40~50 cm处以宽深20 cm×30 cm开穴(幼龄桑可适当偏小),开穴后应及时施肥,施后及时盖土防止肥水流失。撒施是把肥料均匀地撒在桑园地面上,通过耕耘把肥料翻入土中的一种施肥方法。通常用于苗圃地和新栽桑园,结合深耕整地、桑园冬耕、苗圃地除草进行,适于泥土肥、堆肥及苗地追肥。

3.3.2 叶面追肥

在日光不足、磷钾缺乏或遭受一定灾害时,每隔1周左右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等水溶性肥料(对桑树确有增产提质作用的常用叶面肥)2~3次于桑叶上,通过叶片的气孔组织吸收营养元素,用于增进叶质,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是一种辅助土壤施肥的简单易行、肥效快的方法,但不能替代土壤施肥。

4 土壤改良

一般土层较厚的平原土地、台地、坡地、河滩地及水田均可种桑。但要建设高产桑园,应选择土层较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不易积水、不易受洪涝危害的土地。桑园最好能够相对集中,连片种植。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水稻田或旱地,经过翻耕、平整即可种桑;低洼积水的田地、黏重田地要开通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翻犁晒田一段时间后再种桑;山坡地要垦翻,或修筑成梯地,大量施入有机肥进行改土;河滩砂土地、土层瘠薄的石山旱地,应拣除石块、大量施入有机肥,或用客土改土、垒土造地等措施增厚土层。

根据有关研究提出的桑园土壤养分分级指标,桑园土壤主要养分适宜含量分别为:pH值6.5~7.5,土壤有机质1.5%~3.0%、全氮1.0~1.5 g/ kg、碱解氮100~200 mg/ kg、有效磷15~80 mg/ kg、有效钾100~200 mg/ kg,土层深100 cm以上为宜。

4.1 改良酸碱度

酸性土壤改良:翻耕或翻压绿肥时宜撒入石灰等生理碱性肥料;施用化肥时尽量选用生理碱性肥料,多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缓冲性能。碱性土壤改良:施用石膏等生理酸性肥料;施用化肥时尽量选用生理酸性肥料或中性肥料,多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缓冲性能。

4.2 改良土壤结构

重黏土改良:加强排水,耕土时加入适量砂土、木屑等翻耕;多施有机肥增强透气性。砂土改良:耕土时加入适量黏土翻耕;多施有机肥增强保水保肥性。

猜你喜欢

复混肥桑园施肥量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褐煤基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和沙葱产量的影响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试验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有机无机复混肥(15-40S)在春花生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包膜复混肥提高油菜产量与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