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姑父傅东华
2020-04-28江苏许遐达
※文/江苏·许遐达
我的姑父傅东华1914年出生在陕西宜川县云岩镇曲州村一个农民家庭。1935年2月,他参加了宜川县抗款义勇军,任第二大队副大队长,随后担任中共宜川县4区区委书记兼区游击队指导员。之后负责组建陕甘晋抗日剧团,向前线的八路军慰问演出,鼓舞了军队和人民的抗日士气。1940年1月他在中央党校学习结束,被分配到中原新四军工作,任新四军第3师政治部科长。1943年8月,任淮阳县委书记兼警卫团政委。1947年3月任东北军区独立第5师3团政委。1948年9月随19军147师南下,渡江作战。1950年8月,在参加了外交武官训练班后被派往罗马尼亚大使馆任上校武官。1954年3月,在南京军事学院情报系学习,并兼任班主任工作。1963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兵学院院务部部长。
儿时的我,身在偏僻的农村小镇,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只知道家中伯、叔、姑多人先后投笔从戎,参加革命,我常以此为荣。当姑父母作为共和国第一代外交官派驻罗马尼亚时,外交部每月都会给我爷爷奶奶汇寄50元(解放初的50元可是个不菲的数字啊)的安家费,我当时还常以此向小伙伴们进行炫耀。1953年姑父和姑妈届满回国,在这年的八九月间,我在西安的西京招待所第一次见到了姑父,他英俊威武的军人形象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1959年7月中旬,我高考结束,刚好姑父在南京军事学院情报系进行深造的学习也完成,于是我便搭姑父部队的顺车抵达北京的姑父母家,一边度假一边等候录取的消息。到家后才知道姑母正在医院生小孩。又过了几天,姑父授意我和小梅妹去医院接姑母和“毛孩”回家,我乐不可支,因为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坐一坐小轿车。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我还参与过为“毛孩”起名字哩,起初因家在军事科学院内,故起名“小科”,后不知何因又改称“小飞”。如今“小飞”都已经退休了。这次是我和姑父母在一起生活时间最长的日子,直到徐州师范学院9月份开学我才离开北京。
姑父对家乡父老感情很深,曾经资助过许多侄、孙辈的孩子和不知姓名的农村女孩。那时候,姑父母看我父亲刚参加工作不久,工资低,人口多,我们姊妹几个上学有困难,便主动伸出援手,先后资助我读完中学6年以及我二哥上完大学5年。如今,我当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一生从教不改初心,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教师和基层干部;我二哥于北京化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中央机关二机部,从事政治人事工作,为核工业战线选拔、培养了大批科技干部,为国家核工业奋斗了一生。姑父、姑母对我俩的培育之恩比山重,这种姑侄深情也时时感动、激励、鼓舞着我们。
然而姑父也未能幸免于“文革”的劫难。在1969年的一个夜晚,有一小撮暴徒对他施尽了惨无人道的酷刑,使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含恨离开了人世。粉碎“四人帮”后,姑父的沉冤得到平反昭雪,防化兵学院召开了追悼大会,对姑父革命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今年7月31日,姑父的故乡地方政府为傅东华烈士纪念碑进行了立碑、揭碑仪式。我的表弟傅小飞代表尚在病榻上不能到场的姑母许永进、代表兄弟姊妹全家及亲友,向陕西省宜川县政府、云岩镇政府及故乡的父老乡亲们进行了致谢发言。历史最终不会忘记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贡献、作出牺牲的英雄们,宜川县政府和云岩镇政府为傅东华等4位“三五式”老干部、老英雄树碑立传就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