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山处处埋忠骨

2020-04-27王震亚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忠骨爱子毛岸英

王震亚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主要讲毛泽东在惊悉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的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他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一、线索清晰。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朝鲜方面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之后写毛泽东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线索非常清晰。

二、选材独特。课文在选材上具有鲜明的特色。作者颇具匠心地截取了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一个片段,反映出人物的崇高精神。哀莫大于老年丧子,要经得起这莫大的哀痛,需要极强的意志力。课文就抓住了毛泽东丧子后的心情和对爱子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崇高的精神境界,读后让人肃然起敬。

三、细节动人。课文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毛泽东鲜明的性格特点,如语言描写: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地念着儿子的名字“岸英!岸英!”又如动作描写:“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再如神态描写:“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这些传神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毛泽东既有着跟普通父亲一样的丧子后的痛,又有着伟大人物的胸怀,充分而真实地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具有的、为革命而牺牲一切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四、引用贴切。“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己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文中引用这句话,其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须考虑,即使長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五、言简意赅。“电文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是本文的最后一句话,单列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透过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听到了漫漫长夜,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是啊,老来丧子谁不哀痛!我们读着这句话,心里忽地又一沉,此时此刻,千言万语,万语千言,都变得苍白无力。此时收笔,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震撼:毛泽东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猜你喜欢

忠骨爱子毛岸英
华诞献词
留住红色经典课文的“语文味”——以《青山处处埋忠骨》为例
铮铮忠骨昭后人——纪念长泰游击队总队长吴三地烈士诞辰100周年
祭烈士
忆首次赴朝祭奠伯父毛岸英
与毛岸英同时牺牲的高瑞欣
彭德怀脱险与毛岸英遇难
毛岸英曾被授予苏军中尉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