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赶海记

2020-04-27吴刚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活计木桥孙家

吴刚

每日的健身,一般是雷打不动,尤其是休息日,除了健身,还有一个隐藏的小秘密……

外面寒流尚在,不得已棉服加身,还换上了厚厚的防湿滑的旅游鞋,下午三时,携带了工具,准时向二十多里外的孙家出发。

连日的飓风,浸淫了青灰的天空,巨大的气流急邃的旋转,看着也直起鸡皮。走过了漫道,穿过了礓头,来到了东海岸木桥上,桥的左边是悬崖峭壁,山体还有塌陷的部分,站在远远的木桥上,也会感到阵阵的惊悚;右边是咆哮的大海,凛冽的朔风驱赶着海浪,以排山倒海之势,将浪头狠狠抛向半空,瞬间的蛮力,将浪花摔得粉碎,见证了大自然的威力!

山海间充斥着湿咸的味道,那是空气和海浪的混合体,这种气味相比雾霾的空气,不知要好过多少倍。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很久,也许是走得过猛,汗湿已洇透了后背,此时的风势,倒是减弱了不少,海面也相对平静。

跨过了好几公里的木桥,再穿过老虎洞,前面是孙家的浅海滩,远远看到有一帮人在那里捞着海青,此时,潮汐已靠出三、四米远,我疾步向那里赶去。

未出九的海青、紫菜,尤其是桐皮,鲜嫩无比,包包子,下面条,可是天下头等的美食,有时在市场看到,也会毫不犹豫的掏钱,以满足口腹之需。现在天赐良机,这么好的美味,岂有白白放过之理,这项劳作一般是妇女的专利,但却是我的最爱,别的活计真没干过多少,但这项劳作,我却愿意为之,而且常常凯旋而归。

毕竟是轻车熟路,来到海边,踩在布满海青菜的石礓上,加入到捞菜的男男女女中。捞海青菜是个技术活,最好是捞浸泡在水里的部分,在石礓表面上已嗮干的那些,先用手泼些海水浸润,再捞起来就得心应手。捞菜时要从下面入手,捞一点往上拨一下,那菜就不会铁实实的沾在石头上,再往下薅就事半功倍了,这些技巧我都是从这些伙伴的传授中获得。数九寒天捞菜,不是个轻松活计,没经过劳动锻练的双手,暴露在空气中尚且难忍,浸泡在刺骨的海水中,想想那是个什么滋味。亏得是走了一路,身上有了一定的热度,要不然真是承受不住。我知道要想多有斩获,一开始就要趁热乎劲,多多采摘,因此,一上手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连水带沙划拉老些,看看不少了,再拧干菜倒出海水。即便这样,我的双手一会就冻僵了,这时,又出了点小意外,右手冒血了,汩汩的往下淌,估计是被礓石上的蛎角刮破的。我也顾不得这些了,把手指的血擦掉,带上提前准备好的手套,继续操练。此时下手的速度已明显减慢,时间在麻木中,不知不觉过去,不过也收获颇丰,除了捞菜,还捡到不少的浡螺,算是意外之喜。越到最后,我的双手越不属于自己,针扎、剁手般难受,不得已把麻木的双手指放进口中吮咂,也顾不得是否卫生。

为何如此不顾体统,说来也是饥不择食,也有点做贼心虚的感觉。也是因为天冷,好久未尝到美味,有点馋涎欲滴。还有,这是私人承包的海区,一般不让捞菜。不过这么冷的天,看海人也会呆在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只要不乱捡海区内的海参宝贝,他们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出来驱赶,更不会大动干戈,权当是施舍穷人,况且只是捞点海菜,很快就会自己长出來,他们也不会损失什么,也乐得送个人情。

看看天色将晚,捞菜人也所剩无几,瞅瞅自己的收获,感觉颇为得意,出发前特意装在兜里的塑料袋,此时已快涨包,再装快拿不动了,赶紧鸣锣收兵,吃力地提着收获的劳动成果,哼着小曲,趔趔趄趄而去……

猜你喜欢

活计木桥孙家
长出来的大木桥
秋夜
LARGE TIME BEHAVIOR OF THE 1D ISENTROPIC NAVIER-STOKES-POISSON SYSTEM*
活计
雍朝戏事——从《活计档》看雍正帝与宫廷戏曲的发展
竹筷木桥
木桥上觅夏凉
南方和北方
Single-Log独木桥
鸟巢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