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需破解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认同困境
2020-04-27吴文成
吴文成
2019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随后七部委联合启动了为期5年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如果再联系到此前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于2012年推出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目录”,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扶持学术期刊发展的决心和投入力度都是空前的。但是,加强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除了“财”“物”的支持,“人”的因素也至关重要。其中作为办刊人的学术期刊编辑,作为“杂家”和作为“专家”的双重职业要求,以及由此导致的职业认同困境,严重束缚乃至弱化了学术期刊编辑的成长空间和办刊积极性。可以说如何破解学术期刊编辑的认同困境,已是提升我国学术期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短板。
具体而言,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认同困境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双重的业务导向导致学术期刊编辑难以形成单一而明晰的职业认同
我国的学术期刊绝大多数依托于高校和各科研院所,学术研究和政策建言是对机构从业者的首要要求,期刊编辑如果不从事科研或智库工作,往往会被边缘化,职业发展空间严重受限。而另一方面,学术期刊出版和传播又有迥异于学术和政策研究的规律和特点,学术期刊编辑又需要应对各种外部评价机构对期刊的考核,必须钻研编辑加工的出版专业知识,如影响因子、引文评价法、H指数、即年指标等。当学术期刊编辑同时需要从事科研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时,互相矛盾的专业努力方向会经常让他们左右摇摆,顾此失彼,无法进行明确的自我社会角色定位,从而产生混乱的职业认同。
二、多重人事职称管理体系也使学术期刊编辑职业认同出现错位
我国学术期刊基本是各高校和研究所自办刊物。很多单位要求期刊编辑必须按照科研人员的同一标准进行职称晋升,其中包括国家或者省部级课题、个人专著、若干篇核心期刊论文,甚至一年以上出国留学经历等。如果学术期刊编辑醉心于钻研出版专业规律,则晋升空间无望。反之也有同样的问题。例如有的学术期刊编辑已经满足了本单位职称晋升的专著、专业论文和国家级课题等标准,但却被要求进一步满足出版专业的评审规定,如发表若干篇出版专业核心期刊论文、职称系列必须选择编辑系列、高级职称送到总署评定等。因而这种人事管理指挥棒的混乱,也往往导致各学术期刊编辑在职业发展和职称评定等方面无所适从,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信心,导致他们经常产生错乱的职业认同。
三、学术出版的高度专业化导致学术期刊编辑认同异常脆弱
众所周知,各学术期刊通常都高度专业化,学术期刊编辑的招募越来越强调其专业能力,从业者一般都要求具备硕士、博士乃至更高学位。这些学术期刊编辑经历多年的专业化学科训练,首先认同的是自己作为本学科研究人员的身份,但是由于其毕业后长期从事出版编辑工作,导致其在本学科的研究上投入精力有限、取得的成就也相对较少,因此,在其专业领域内,学术编辑的自我专业认同是边缘性的;但是,另一方面看,相较于图书出版,学术期刊出版专业色彩更加突出,更强调学术性,与出版的一般性取向和常规实践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就编辑出版领域而言,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因为专业化而具备特殊性,从而也是相当小众的,故此,学术期刊从业者对于自身作为编辑的自我认知也是边缘性的,对于作为出版专业编辑的职业认同亦高度脆弱。
学术期刊编辑作为学术研究“守门员”,破解他们的职业认同困境,对于繁榮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以及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都极为重要。学术期刊编辑的认同困境主要源自我国学术期刊的“小、弱、散”出版格局以及我国对学术出版的垂直管理制度。为此,建议:
一、推动学术期刊向集约化、集团化发展
目前学术期刊基本分散于各个独立的科研院所,对学术编辑的双重业务要求和多头人事管理机制跟学术期刊群体的“小、弱、散”格局密切相关。因此,推动学术期刊向集团化、集约化发展,打造大型学术出版集团,既可以盘活学术期刊编辑的人事职称管理,又能提高薪资水平,将期刊出版带入出版的主流之中,化解学术期刊编辑在自身专业和出版领域都存在的边缘认同危机。
二、加快建立学术期刊的退出机制
破解学术期刊编辑的认同困境除了要使期刊出版单位走向规模化,更重要的一点是下定决心构建学术期刊的市场退出机制,淘汰一批缺乏学术声誉、学科影响力、社会公信力的所谓的“学术期刊”,打破学术期刊出版的大锅饭,以使优秀的学术期刊编辑人尽其才,从而提升其职业幸福感,巩固职业认同。
三、转变对学术期刊编辑的职称管理方式,从垂直管理改为分散管理
考虑到学术期刊出版的特殊性,国家可考虑适当下放学术期刊编辑系列的高级职称评审权,不强制要求发表出版专业论文等相关规定,具体资格留待期刊主管部门自主决定,让学术期刊编辑有双向选择的余地,这样可使学术期刊编辑早早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从而有利于培育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认同感。
(作者系《外交评论》编辑部主任、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