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咨询在生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0-04-27邓艳芳时娴魏琴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应用效果分析

邓艳芳 时娴 魏琴华

【摘要】 目的:心理咨询在生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需进行生殖护理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与分析,并依据护理具体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仅予以常规生殖护理,观察组100例在生殖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咨询。对比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进行生殖护理的患者中应用心理咨询,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因素以及情绪的影响,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心理咨询 生殖护理 应用效果 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in reproductive nursing. Method: A total of 200 patients who need reproductive nursing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selected for research and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0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10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on the basis of reproductive nursing.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scores of SDS and SA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 had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P>0.05). The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nursing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Satisfac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in reproductive nursing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adverse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emotional impact of patients, which has a very good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心理咨詢是指利用心理学的方式,对于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患者予以心理援助的方式,一般需就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障碍等通过文字表述、语言表达等咨询者进行诉说,并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用以恢复患者的心理平衡,提高心理适应能力[1-2]。本文对需进行生殖护理的患者应用心理咨询,并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需进行生殖护理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与分析,纳入标准:需进行生殖护理患者,无心脑血管疾病、无精神病病史、无服用精神类药物史;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精神障碍、意识障碍以及合并严重全身重要系统疾病的患者。依据护理具体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20~58岁,平均(39.21±5.79)岁,仅予以常规生殖护理;观察组100例,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22~59岁,平均(40.31±5.59)岁,在生殖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咨询。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的居住环境、饮食、用药等方面进行护理,例如为患者安排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空气清新,饮食合理、用药监护,并对患者予以相应营养支持增强患者体质力,拥有良好的身体状态,还需对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监护,予以患者充分的充足的休息时间[3]。

观察组在对照组生殖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咨询,护理人员需明确自身职责义务,学习专业相关知识,配合临床医师对于患者的治疗;提高沟通技巧,态度亲和,严密监护患者的情绪变化特点,对于患者的疑问详细解答并予以及时帮助;结合“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由专业咨询师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加强健康教育以及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减缓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抑郁、焦虑、悲观绝望等不良心理因素;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护患者的隐私,使患者加强心理承受能力,对于手术治疗充满信心[4-5]。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SDS分值为100,评分标准为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SAS分值为100,评分标准为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护理干预方式的满意度,分值为100,非常满意为80~100分,满意为60~79分,不满意为60分以下。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等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不孕不育患者应用该项技术进行治疗。引发不孕不育的原因一般有男性不育以及女性不孕,女性一般由于排卵障碍、输卵管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宫颈病变等。输卵管一般在卵子运输以及精子卵子相结合、胚胎发育等方面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受到感染或是手术操作等容易使得患者的输卵管黏膜受损、纤毛消失、蠕动障碍,并导致输卵管的阻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影响输卵管的通畅性功能。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症状一般可见月经不规律、闭经或是具有多毛症、男性化、高雄激素血症等,此外还有一些受不良宫颈分泌物的影响,或是由于轻微的激素分泌欠佳,黄体功能不足等。

男性不育多会有生殖器官异常、内分泌异常、性功能障碍等症状表现。生殖器官障碍一般可见患者先天性异常包括无睾症、曲细精管发育不全等,或是输精管、精囊先天性异常,特征是精液量少,或是由于手术损伤或输精管结扎等;以及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引起的精液质量下降,除此之外,还可见包括勃起功能障碍、早泄、逆行射精以及精液不能正常射入阴道等性功能障碍表现。但无论是何种何种原因导致患者不孕不育,患者都会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且由于生殖护理所需的治疗时间较长,容易导致患者进展时出现暂时性心理障碍表现,从而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情绪,治疗配合度也会下降,需要临床治疗时结合患者的致病原因予以治疗。

同时由于不孕不育患者的特殊性,因此临床对于患者的生殖护理愈加重视[6-7]。结合临床研究表明,生殖护理的工作内容一般较为复杂,对于护理人员也具有非常高的要求,需要护理人员掌握专业知识以及相应的操作要求,同时还要具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及职业道德,运用娴熟的专业技术以及亲切温和的态度,参与到对患者的积极治疗以及优质生殖护理当中[8-10]。

对于接受治疗的患者要依据患者的病变部位、粘连程度、累计范围、不孕年限以及不孕原因等进行分析观察,制定适合患者治疗的方案。另外随着临床研究,不孕不育患者由于受到自身状况以及自身、家庭、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同时在接受治疗时,由于手术治疗的难度相对较大以及手术治疗费用的高昂,患者往往具有非常复杂的心理状况,当受到一些治疗周期过长或是治疗过程中的挫折时,患者往往会情绪崩溃,产生严重的抑郁以及焦虑症状表现,另外由于患者在长期的治疗检查时,由于需要经常往返医院这一特殊环境,因此患者也容易受到影响,对于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的配合度也会相应下降。

临床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时,往往不能够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有效监护,尤其是在对患者进行生殖护理时,患者由于临床症状的影响,往往诊期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但临床对于患者关于不孕不育症的治疗,往往需要患者具备相应的心理素质,以保证患者在治疗中的配合以及对于预后的效果。

因此在临床对于患者进行生殖护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维护,即采用心理咨询的方式,对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以及情绪特点进行仔细观察,并基于患者的情绪以及病情进展等进行心理指导,与患者沟通时注意交流方式以及语言神态,亲切温和,避免对患者形成压迫,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另外结合患者心理症结予以相应支持鼓励,使患者重新建立治疗信心。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咨询时,一定要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护患者的隐私安全。此外还需对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并对患者予以优质的护理,以达到患者满意的治疗以及护理效果[11-13]。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在对进行生殖护理的患者予以相应的心理咨询,并结合患者的病情进展以及复杂的心理变化予以相应的心理支持,能够有效减缓患者长期以来由于患病以及治疗严重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降低心理负担,对于临床治疗配合度更高,也能够明显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治疗、护理的满意度,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进行生殖护理的患者中应用心理咨询,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因素以及情绪的影响,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同时患者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也比较好,对于改善护患关系也具有积极意义,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丽珍.团体心理咨询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0):4199-4200.

[2]孙娇,任岩峰,王瑞.医学心理学在生殖健康心理咨询中的验案举隅[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183-184.

[3]张槊,付雁,邓玉霞.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的生命伦理反思[J].大庆社会科学,2018,28(3):93-95.

[4]杨莹,吴凡,毛靖,等.心理弹性理论在孕期抑郁情绪护理中的应用与展望[J].医学与社会,2017,30(1):58-60.

[5]周大平.心理与健康护理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OL].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34):167.

[6]陈文娜,黄菊,伍慧丽.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在辅助生殖护理人员岗位培训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0):34-36,87.

[7]孟茜.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在辅助生殖技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0):65-67.

[8]郭海燕.探讨人文关怀在辅助生殖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5):763-764.

[9]洪秀丽.心理护理在辅助生殖中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8):1233-1234.

[10]张雅君.心理护理干预在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7):276.

[11]黃秋梅.心理干预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校医,2017,31(6):426.

[12]孙维丽.心理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9):258-259.

[13]马媛.互动达标理论在腰肌劳损心理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8):320.

(收稿日期:2019-11-05) (本文编辑:张亮亮)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应用效果分析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理咨询不简单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