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曲肽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恶性肠梗阻血清学指标和胃肠功能指标变化的研究
2020-04-27郑洪伟
郑洪伟
(大连市民政事务服务中心(大连市光荣院)医务科,辽宁 大连 116400)
治疗恶性肠梗阻的诊断方式和手术治疗有一定难度,因此该病患者多采取内科非手术治疗。奥曲肽是属于一种人工合成的八肽物质,也是一种生长抑素活性片段。它的作用是减少胃肠道的蠕动及消化液的分泌,同时还能够减少脏器的血流量,达到控制肠道症状的发生及恶化的目的[1]。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恶性肠梗阻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研究基础治疗联合奥曲肽持续静脉泵入与基础治疗恶性肠梗阻的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恶性肠梗阻患者,回顾性的分析了其中的87例患者资料。纳入标准[2]:①患者都已被确诊为恶性肿瘤;②患者已通过腹部X线片确诊为肠梗阻完全或不完全型;③患者并无手术指征;④患者大于等于45岁。排除标准[3]:①患者伴随严重的实质器官病变;②患者出现肠道出血、腹腔积液、较窄型肠梗阻等症状;③患者对奥曲肽药物过敏;④患者小于45岁。恶性肠梗阻患者被归类为采用基础治疗联合奥曲肽持续静脉泵入治疗组(实验组):44例患者采用基础治疗联合奥曲肽持续静脉泵入方案治疗,年龄45~86岁,平均(63.17±4.23)岁,其中患者胃癌16例,结直肠癌12例,卵巢癌7例,胰腺癌9例;完全梗阻21例,不完全梗阻23例;基础治疗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取基础治疗方案治疗,年龄46~85岁,平均(63.58±6.03)岁,其中患者胃癌15例,结直肠癌10例,卵巢癌6例,胰腺癌12例;完全梗阻22例,不完全梗阻2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基础治疗联合奥曲肽持续静脉泵入治疗组(实验组):使患者在治疗前保持禁食、胃肠减压/适当止痛及静脉补液,给予患者300 mL脂肪乳并伴随葡萄糖来提供非蛋白热量 125卡及复方氨基酸提供供氮0.2 g来补充营养,根据患者症状并给予患者适当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将50 mL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0.3 mg的奥曲肽,持续给药12 h,2次/天,给药速率为1 mL/h。基础治疗组(对照组):使患者在治疗前保持禁食、胃肠减压/适当止痛及静脉补液,给予患者300 mL脂肪乳并伴随葡萄糖来提供非蛋白热量125卡及复方氨基酸提供用氮0.2 g来补充营养,根据患者症状并给予患者适当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持续治疗2周。记录患者治疗后的胃液引流量、拔管率与生存期以及非手术治疗失败急需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性造口、肠瘘等指标。
1.3 评价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3个等级:显效、有效及无效[4]。显效: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肛门排气和排便恢复正常,肠腔扩张、气液平面症状消失;有效: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肛门排气和排便现象,肠腔扩张、气液平面症状减轻;无效: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加重,无肛门排气和排便现象,肠腔扩张、气液平面症状并无好转或已加重。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胃液引流量、拔管率与生存期以及非手术治疗失败急需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性造口、肠瘘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我院采用最新版SPSS19.0软件临床研究基础治疗联合奥曲肽持续静脉泵入与基础治疗恶性肠梗阻对临床疗效以及血清学指标和胃肠功能指标的对比研究。用于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s),用于组间比较的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对比: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统计,总结并分析。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该研究的数据有差异(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对比: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后比较,实验组梗阻是由肿瘤引发的,其他病因引发的肠壁病理变化和全身变化的梗阻与机械性肠梗阻非常相似。出现肠道梗阻后使肠道会出现积气积液,与梗阻较接近的肠道。从而导致肠道膨胀,使肠道病变部位非手术治疗失败急需手术6例(13%),切口感染2例(4%),预防性造口9例(21%),肠瘘5例(11%)明显优于对照组非手术治疗失败急需手术16例(38%),切口感染11例(26%),预防性造口17例(39%),肠瘘8例(19%),P<0.05。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 论
恶性肠梗阻是一种治病因素较多且比较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中最为普遍的是机械性肠越来越薄,肠腔内部压力增高,肠壁通透性增加[5]。肠道中细菌内毒素出现易位则是由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减弱引起的,造成患者体内电解质和水的酸碱失调及代谢紊乱,严重时可造成感染中毒等情况,影响全身多器官的功能,使梗阻部位肠道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导致肠道坏死的现象。因此,治疗恶性肠梗阻的关键是减少肠道内积聚的体液、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及胃肠道的蠕动。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鼻胃管负压吸引的方法只能做到对胃液及十二指肠液进行吸取,无法吸出较远端的结肠段及回场的肠液,梗阻肠断内液体的积蓄无法进行有效的降低。
人工合成的八肽化合物奥曲肽与十四肽人生长抑素在功能及结构方面相似,它的作用机制却与天然的激素类似。奥曲肽的作用是能够强效地抑制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及生长激素,与天然的生长激素相比,半衰期较长。对内脏器官血液流量、激素分泌的减少有显著的效果,并且能够对患者体内激素反应进行抑制。奥曲肽属于肽类物质,因此不能口服,患者完全吸收需要采取皮下及静脉注射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药高峰达到速度快,保证不了适当的药物浓度,因此采用持续静脉泵入的方法。皮下及静脉注射是间断性的皮下注射奥曲肽,对胃肠道消化液分泌不能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影响治疗效果,但对患者采用静脉持续泵入的方法可以保证较为优异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基础治疗联合奥曲肽持续静脉泵入与基础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胃液引流量、拔管率与生存期及其他各项指标进行了仔细观察与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基础治疗联合奥曲肽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对比采用基础治疗后患者有较为显著的提升。实验组的非手术治疗失败急需手术患者少、切口感染患者少、预防性造口患者少、肠瘘患者少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的优势。综上所述,基础治疗联合奥曲肽持续静脉泵入对患者治疗恶性肠梗阻着较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