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拉手追寻红色足迹心连心弘扬长征精神

2020-04-26

ViVi美眉 2020年1期
关键词:荔湾荔湾区长征路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红军胜利8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为加强爱国主义红色教育,进一步落实荔湾区教育局对口扶贫工作,帮助毕节的留守儿童开阔视野,接受红色教育,2019年8月17日至20日,荔湾区教育局举办了第十四届“重走长征路”活动。“重走长征路”红色之旅暑期实践活动是荔湾的一项传统红色文化教育品牌活动。2019年,荔湾区教育局联合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教育局,组织两地共72名师生共赴福建龙岩,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在经过“重走长征路”的洗礼之后,希望两地学生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走好新一代的长征路。

2019年8月15日下午,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在三楼会议室举行了“荔湾毕节两地优秀学生‘重走长征路’夏令营预备会议”。荔湾区教育局团委书记罗君瑜以及参加此次活动的带队老师、学生以及家长约7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罗君瑜书记在会上介绍了此次活动的行程安排、组织安排和规章制度,并布置了一系列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他强调,这次活动是荔湾区教育局精心策划的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具有意义深、形式多、效果显、收获大等特点,要求所有被选拔推荐参加本次活动的优秀学生要做好三个“懂”:懂看、懂悟、懂写。“懂看”一一在参观各历史革命遗址、历史革命博物馆中要懂得看中国历史、红军历史,增长见识;“懂悟”——要懂得思考,结合我们现在的生活,思考如何把“长征精神”融入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懂写”——懂得把活动中所看所想记录下来。会议还组织了带队老师分组进行学习,并向学生和家长进行了安全教育、纪律教育等。此次会议统一了学生、老师和家长的思想,给为期四天的夏令营活动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是“重走长征路”的重要“战略方针”。“长征”再出发的集结号再次吹响。

2019年8月17日上午,由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教育局、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举办的“2019年荔湾毕节两地优秀学生‘重走长征路’夏令营”活动正式启动。荔湾30名学子在老师的带领下,从荔湾区教育局集合出发,迈出了“长征”的第一步。经过约10个小时的辛苦的车程,全部人员顺利抵达目的地。8月17日晚,福建省龙岩市大雨滂沱,但丝毫不影响从广州出发的荔湾小红军们与从贵州毕节出发的毕节小红军们胜利“会师”。

8月18日上午,荔灣和毕节全体参加活动的人员到达松毛岭,在红军无名烈士碑和松毛岭战役纪念碑前举行了隆重的开营仪式。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党组成员、荔湾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督学罗锦虹、毕节市七星关区教育局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聂淑丽分别代表两地出席了活动并发表了讲话。罗锦虹主任督学首先代表荔湾区教育局向参加这次活动的师生尤其是毕节七星关区的老师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她提出“重走长征路”红色之旅活动是荔湾区的一项传统活动,更是一项深受师生喜爱的品牌活动。自2006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13届,瑞金、井冈山、遵义和延安都留下了荔湾学子的足迹。今年,为进一步落实荔湾区教育局对口帮扶工作,荔湾特别邀请了毕节七星关区的优秀学生一起参与“重走长征路”夏令营,共同走进福建古田,希望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实践体验等方式,帮助两地孩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共同追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理解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同时为两地青少年搭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她向同学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希望同学们好好领悟长征精神的内涵,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向红军学习,向革命先辈学习,更希望两地孩子们都能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勇当新时代的小红军,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自立自强,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接着,庄严的授旗仪式开始了。“小红军”们接过革命的红旗,在红军无名烈士墓前敬礼。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小红军”们也不怕辛苦,在开营仪式结束后,追寻革命先烈们的足迹,感受那段峥嵘岁月。中午,荔湾与毕节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引下,用柴火自制红军餐,体验军旅生活。接着“小红军”们顶着烈日,到达了松毛岭战役郭公寨前线指挥部,小战士们挑军粮、运弹药、救伤员、转移队伍……之后,大家来到中复村,进入观寿公祠(松毛岭战役指挥部旧地),在革命先辈的后代生动讲解下,大家都深有感悟。在观寿公祠前,大家喝过壮行茶,点燃火把,接过80多年前红军留下的革命火炬,带着红军的精神踏上了新的征程。

小档案青山处处埋忠骨——松毛岭战役

1934年7月蒋介石调集150万军队和200架飞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松毛岭战役是第五次“反围剿”红军在闽西的最后一战,也是异常惨烈的一战。1937年9月23日,国民党军队发起疯狂进攻,红二十四师、工人师、地方武装在松毛岭为主峰的各高地全线阻击敌人。9月29日我军唐古垴高地陷落后,形势危急,红七、八军团又复参战,夺回了唐古垴高地。9月30日凌晨,红七、八军团踏上了长征路,也是中国最远地方最后踏上长征路的部队。松毛岭成为长征的起点。为掩护主力撤退,上万红军战士在此激战七天七夜,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很多牺牲的红军战士连名字都没能留下,现建有松毛岭无名烈士碑纪念他们。

8月19日上午,大家抵达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和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群,了解中央苏区模范乡才溪乡是如何从落后的农村建成先进的革命根据地,体会著名的《才溪乡调查》是如何诞生的,领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真理。下午,大家参观址古田会议旧址、古田纪念馆、政治部旧址、司令部旧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才溪在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武装斗争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中央苏区的模范区、模范乡。1933年春,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为了表彰才溪的光荣业绩拨款兴建了光荣亭。1956年,毛澤东为复原后的光荣亭亲自题写了亭名。“相见时难别亦难。”晚上,文艺汇演后,荔湾的学生和毕节学生依依不舍,互赠礼物后,相互道别,相约再会。相信这些红色革命的体验是他们共同的美好回忆,互赠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礼物见证了荔湾和毕节两地的友好交流。荔湾区蒋光鼐纪念小学的赖向睿同学表示:在郭公寨挑军粮、运伤兵,我感受到了红军生活的艰苦一面,体会到了红军的艰辛;在松毛岭无名烈士碑前,我更加懂得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荔湾区芳村实验小学的张祖铭同学表示:这次和毕节的同学在一起参加活动,我不仅收获了开心快乐和友谊,还收获了很多关于红军的历史知识,以及很多感动……

夏令营的最后一天,小红军们早早起床,来到本次夏令营的最后一个教学点——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并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重走长征路”夏令营活动的师生们收获满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荔湾毕节两地师生在短短的四天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之间已不仅是“朋友之谊”,更是“战友之情”。在离别之时,大家虽然有感动、不舍,但更多是祝福、鼓励。荔湾毕节两地优秀学子“重走长征路”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相信在两地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两地孩子将有更多的机会可以互相交流、学习,“长征路”将继续走下去,“长征精神”也将继续在我们的青少年中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荔湾荔湾区长征路
长征路
传承好红岩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童画荔湾
长征路上学党史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作品集
荔湾我的欢乐世界
童绘荔湾
看电视剧《伟大的转折》
插图书法《赠英雄》
荔湾区家庭教育学院分院挂牌仪式暨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盛大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