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钻井人才培养,夯实行业人才基础

2020-04-26朱彦斌

企业文化 2020年2期
关键词:钻井石油人才

朱彦斌

摘要:石油是重要的能源,日常经济生活,工业生产,航天军工都需要石油作为能源和原料。虽然现在世界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不断探索新清洁可再生资源来代替传统的煤炭石油能源,但石油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深藏于几百米到几千米深的地层里,它的勘探开发并不轻松,作为开采石油的龙头-钻井行业,在石油勘探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国际形势风云聚变,石油价格跌宕起伏,导致石油行业发展不平坦,使得现阶段钻井行业人才储备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现阶段钻井行业人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未来钻井行业人才的培养方向。

关键词:人才培养;钻井行业

石油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国防以及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钻井行业是石油开采的龙头行业,他的发展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战略安全和人们的生活质量。钻井人员作为钻井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钻井工程的质量,影响着石油的开采量,进而影响到了钻井行业的发展。因此,钻井人员的培养是钻井行业取得长远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现阶段在钻井行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石油行业决策层的高度关注。针对这些问题讨论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一、目前钻井行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钻井是一个特别枯燥而又辛苦的职业,钻井工人常年工作在野外,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是钻井行业的工作特点。同时钻井还是一项高危职业,面临的风险极高,虽然钻井企业重点强调安全性,人身伤害事故仍然无法完全避免。近几年来,因为美国页岩油技术的突破,美国由全球最大的石油输入国变为石油输出国,导致国际石油价格低迷。造成钻井行业不景气,钻井工人收入下降,劳动强度又高,随着国家扶持的新兴行业的崛起,钻井人才大量流失,转投其他行业中工作。又因为国际形势突变,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耗国,倍感石油这条生命线时时都有被切断的危险,于是将石油能源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安全的高度。要求三桶油企业“爆炸式”的扩大生产,提升产量,钻井行业作为石油开采的龙头,率先吹响冲锋号,然而钻井行业的人才储备和培养方向却面临一些问题。

(一)人才严重短缺

由于近几年来,国际油价的低迷,国内石油消耗有80%依靠进口国外低价石油,导致国内石油勘探开采企业,承担巨大的成本压力,采用大规模、多形式的降本增效措施,而控制人才入口,放宽人才出口,分流减员,降本增效就是主要措施之一,导致石油勘探开采行业技术经验丰富的岗位人才大量离岗转行。也因为石油勘探行业不景气,就业需求大幅降低,很多石油高校、中等职业院校,选择停止开设石油工程、钻井工程的学科,停止培养石油勘探方面的人才。通过几年的时间,造成钻井行业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关键操作岗位人才都出现严重短缺。

(二)安全意识薄弱

钻井施工过程存在大型机械设备的高速运转,井下底层压力不稳定,油气流含有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等各种安全风险。虽然石油企业为降低安全风险,防止发生安全事故,设立HSE安全培训课程,工作现场安排HSE安全监理,采取现场安全许可等作业流程。但是因为石油行业的不景气,大量关键岗位人员流失,意味着安全经验分享和传带人员的流失。钻井行业生产规模的急速扩大,新招录的员工占现场工人的50%,大批新员工入厂以后,虽然经过安全培训,但在缺乏实际工作安全风险经验,传帮带的师傅由比较紧缺,导致很多新员工缺乏必备的安全风险意识。

(三)专业素养不高

因为近几年行业的不景气,很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纷纷停止开设石油钻井行业的学科或者大幅度缩减招收石油行业学生的规模,导致系统性学习钻井工程的新生力量极少,极少数还主要集中在勘探技术研究方面。现阶段钻井工作人员,大部分是文化程度不高,没有经过专业院校学习,从社会招录的务工人员。这些务工人员通过简单的入职培训,了解简单操作流程,就进入施工现场工作,对钻井工作认知停留在视听表象上,缺乏基本的理论知识,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限。凭借简单的认知从事钻井工作,遇到未知的突发事故,缺乏正确的应对措施。总体来说,现阶段新招录的钻井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

二、未来钻井行业人才的培养方向

(一)培养钻井人员的价值意识

钻井行业一般都在野外作业,风吹日晒,油污废浆,枯燥乏味,艰苦辛劳就是钻井行业的写照。选择职业时略过石油钻井行业的原因之一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高,石油工人经常满身都是油污,在脏苦累中工作,因而被称为“油鬼子”,不能像教师、医生、公务员等职业,感觉光鲜亮丽,轻轻松松工作,没法轻松获得认同感和自我价值的体现。现阶段钻井行业人才培养方向之一,就是要改善钻井工人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人的工作认同感和自豪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机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钻井行业中的脏活、累活、苦活都应当逐步由自动化机械设备来承担。钻井行业的工作人员在舒适的操作室通过计算机操控机械设备来完成户外的施工作业,彻底摆脱脏累苦的工作环境,摆脱“油鬼子”的称号。钻井工作人员技能操作由传统劳力操作转换为新型电脑操控,通过知识学习钻井人员体力劳动转换为脑力劳动,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同、认可,吸引优秀的人才投身到钻井行业,推动钻井行业的发展。

(二)培养钻井人员的安全意识

钻井行业因为施工需要,现场存在高速远转设备、高压容器、高压流体、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物品等多种安全风险因素,属于安全高危行业,培提高钻井人员的安全意识应该作为现阶段钻井行业人才培养方向之一。企业应当着力于培养员工的安全工作意识、营造安全工作环境。企业应安排员工系统性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现场安全风险识别方法等安全工作理论知识,提高员工科学的安全识别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应通过集中教育、宣传教育、情感教育、案例分析等教育方式,全面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体会风险造成的事故后果,树立牢固的安全底线意识。应通过培养员工在工作实践,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规范操作,不折不扣的按照安全指令执行,保护好自身安全,也保护好他人的人身安全。

(三)培养钻井人员的专业素养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钻井人才是钻井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整个钻井工程中,钻井人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钻井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素养,将他们培养成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硬的高素质人才,是提高钻井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促进钻井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一)通过提高薪资,拓宽引进渠道、订单培养等方式,从高等院校引进石油工程专业的人才,强化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钻井事业高质量发展。(二)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外派高校學习等方式,提升企业钻井技术人员技术造诣,探索钻井工程技术的应用,全面提高钻井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三)制定激励措施和考核制度,定期考核员工的业务水平,按照业务水平高低,实行物质及荣誉的激励奖惩,有效促进员工积极工作,积极研究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四)搭建人才成长通道,形成“赛马”机制,促使人才脱颖而出,使员工成长有通道,发展有空间,促使他们自发学习专业技术,自觉提升专业素养。

三、小结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影响着百姓的日常生活,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为尽快实现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石油勘探开发是国家能源战略储备的重要步骤,使得现阶段钻井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更为突出。通过钻井行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尽快解决现阶段钻井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融合“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石油行业文化精神投身于钻井事业,为石油勘探事业奉献力量,贡献青春,促进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建云,宋红霞,樊宏伟,刘见通,林强.边疆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钻井技术专业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8,27 (01):30-34.

[2]孙晓娟,吴英桥,杨丽.紧贴石油钻井技术发展的“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 (22):215-216.

[3]唐洪发.中等职业教育天然气钻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 (16):115+118.

猜你喜欢

钻井石油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海上钻井平台
毛遂自荐
石油PK太阳能
浮式钻井平台将迎来史上最大拆解潮
未来2年将有超过100座钻井平台报废
振华重工研制国内首个钻井VFD控制系统
为国家选人才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