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离的春节(外二篇)

2020-04-26杜阳林

散文诗世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疫情

杜阳林

这个庚子新年,注定要成为全中国几代人深刻的集体记忆。我们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团圆欢聚的传统春节,今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一个叫“隔离”的词,挤到一边。这个春节虽然远离了走亲访友和朋友的聚会,但没有阻隔掉人性的温暖和希望。

春节前,我和亲友预订了1月23日的机票,准备到上海过一个特殊的年,顺便会见那里的朋友。从21日早上开始,我陆续接到一些朋友的电话和微信,他们知晓我们要飞上海,善意地劝说最好延期。20日,国家卫健委的专家已经出来说话了:“现在能不到武汉去就不去,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疫情最早是发自武汉,临近春节,正是全国人口大迁徙时期,极有可能接触到病毒携带者,此时出行,不是安全的选择。

思量再三,我们决定不给社会添乱。退掉预订的机票和酒店的第三天,武汉“封城”,关闭所有离汉通道。这让人十分吃惊,十七年前,全国上下一心抗击非典时,也未发展到“封城”的现象。随着武汉被隔离,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最重要的是自我隔离。除了抗击疫情的医务工作者、维持社会正常运转必须在岗的人员,每家每户,每个个体,都要尽量选择“自宅”。

这是一场敌暗我明的疫情战争,谁也不知道病毒潜伏何处,它又将蔓延到哪里。年过八十的钟南山院士苦口婆心地告诫大家,这个春节要呆在家里,一切以生命为重。

计划忽然调整,将行李箱的衣物又归置原处。大年三十已经到来,才想起一件重要的事:之前并未打算在成都过年,家里没有准备新鲜蔬菜和其它生活必须品,就连一根葱、一头蒜都没有储存。现在又要居家“闭关”,我们怎么生活?家人急匆匆赶往附近菜市和菜点,不知是受疫情影响,还是人家春节休息,皆是“铁将军守门”。原计划外出的亲友,遇到相同的境况,纷纷向我告急。我的一个铁杆好友,得知我和亲友“生活困难”,赶紧从乡下摘了一些新鲜蔬菜,化解了我们的饭桌之急。

大年初一,开车驶过成都街道,忽然发现,自己在这座城市生活二十多年,从未见过她如此清寂空旷。我明白不仅仅成都如此,在武汉肺炎疫情的阴影笼罩下,全国的城市与乡村,大街和小巷,都陷入了突如其来的冷清寂静之中。

人是一种矛盾的个体,平常工作繁忙、应酬太多,大家爱在心中叹口长气,盼望有机会了清清静静宅在家里,什么人都不见,什么事都不管,宅个天昏地暗。可真的“居家自宅”了,又觉得时日漫长,既心慌,又无聊。

从无所事事,到焦虑不安,这也许是面对灾难,人们甚为正常的反应,会有惶恐,会有畏惧,会有许多猜测。成都虽然离疫情高发区很远,可身边活生生的现实告诉我们,疫情的大浪袭来时,哪只鱼虾能够幸免?门可罗雀的商场、人迹罕至的街道、打烊的菜店,哪一个地方和哪一个人能完全置身事外?大家的生活与精神,难免都受其影响。

我身邊的朋友,在这个特殊的春节,纷纷采取了“云拜年”的方式,大家在网上交流和沟通,彼此叮嘱保重身体。现在才知道健康是最大的财富,没有前面那个“1”,后面再多的“0”也没用。大家能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本是件好事,可这认识,来源于对疫情的密切关注,对身边清寂环境的体悟。因为“自宅”无法与亲友见面的遗憾,这让很多人过犹不及,有了过度反应,越是告诫自己要保重身体,越是感到心理负担沉重,寝食难安。

与十七年前的非典相比,这场疫情在信息的公开透明上有了更大的进步,人们能抱着手机一刻不停地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最新消息、相关评论。网上消息良莠不齐,耸人听闻的谣言也一并“吞吃”,“服下”才觉心乱气短,惊悸难安。病毒被隔离在外,心病却让人思绪难安。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死亡人数,官方媒体以最冷静客观的态度,实时呈现疫情进展,绝对不是为了放大民众的恐惧,而是让大家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地得知权威消息。若我们真正冷静而理智地思考,会接受当前发生的一切事实,灾祸就是灾祸,困厄就是困厄,战胜恐慌的最好办法,不是无节制的盲目自信,而是带着苦痛和畏惧,也要先接纳它。

人类常常会骄傲自得不可一世,以为自己已是这颗蓝色星球的智慧主宰,只有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才明白人类自身的弱小,面对世界,我们还有太多空白的未知。这样的醒悟,也许会让人心底打一个寒战,带来惶恐的回声,但直面恐惧并非坏事,倘若永远活在盲目与虚幻之中,才是愚蠢可悲的自欺欺人。正视灾难的存在,接受恐惧,并慢慢消化,与之平和相处,设法循机击破疫病,在前线奋战的广大医务人员,他们正分分秒秒身体力行地诠释着这一点。

这世上也许没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却不乏临危受命的赤胆儿女。他们明知此刻的救治,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自己有可能被感染甚至送命,生死系一线,他们内心会怕吗?拥有害怕的情绪并不奇怪,甚至,正因为“怕”,才是对生命拥有着真正的敬畏之情。他们在这个原本属于团聚的春节,携带这份“怕”也要坚持奔赴前线,如同走钢丝般,行走在此刻最危险的悬崖峭壁,以自己的医术和爱心,帮助人们战胜病毒,更帮助所有人一起战胜恐惧。

原来能与灾难作战的,是骨中迸发的力,更是心中滋长的爱。冷清居家的春节,心怀不安的隔离,倘若没有内心的温暖正信,我们又如何真真切切地触摸到爱的无私与温暖?朋友快马加鞭送来的新鲜蔬菜、亲友间络绎不绝的问候微信、不肯留下名字的好心人请快递小哥送去急诊室的团圆饺子、无偿送出六万个口罩的小超市老板、靠捡破烂为生的老人捐款一万的举动,都在春节期间,给了这份温暖最好的注解。

在冰冷的数字背后,在恐惧与害怕背后,原来我们这个隔离的春节,从不孤单。没有一座城、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就算一场疫情,一次全国规模展开的“自宅”,也并未割裂人心与人心的联系。前方的医务人员在治病救人,科研人员在争分夺秒地研究疫苗,坚守工作岗位的交警,照样指挥交通检查来往车辆,社区和环卫工人一丝不苟地做好清洁消毒工作……谁能说我们所在的是一座“空城”呢?这么多的爱凝在一起,汇成一条河,聚成了一首无字的春节赞歌。

也许,一个富甲四海的人,难以明白穷人喝下一口热粥,是多么幸福的享受,一个健康强壮的人,也难以想象被病毒摧垮躯体是何种苦痛感受。我们曾经拥有的繁华与锦绣,因为熟视无睹,竟渐渐不被珍惜,以为这是理所当然之事。当灾难袭来,无数可爱可敬的人,以自己的血肉身躯,为更多的人筑起一道安全的屏障,我们才能醒悟,世上没有什么是唾手可得的,一个人、一个家、一座城、一个国家的健康和平安背后,是有无数普通人,默默无闻、日复一日在为我们奉献。拥有如此丰足“财富”的我们,难道不应该深味幸福、心怀感恩吗?

小到自己身体一个部位,大到整个国家社会,也许我们都应该具有这样“换位思考”的角度,去真正感受和体悟,察觉与认知。微弱而渺小的个体,不足为道的“我”,到底能为这场疫情做什么呢?安定自己的心,好好珍惜身体、爱护家人,在这个春节减免人情交际、往来应酬,不给社会添乱,不再为辛苦操劳的白衣天使增加负担,也是为社会做贡献。

即使“蜗居”不出,我的心,也变得越来越平顺坦然。我是一个平凡的老百姓,并不具备医学专业知识,无法像那些抛开生死之念的仁医一样,告别家中的父母爱人,至爱儿女,以逆行者的姿态,毅然走向疫情的战场。但至少可以从这些铿锵的脚步、无悔的誓言中汲取到令人心安的力量,不是藐视困难看轻灾难,而是在高度重视的基础上,沉下一颗心,安抚自己颤栗的灵魂。宅在家中,正好利用这段“假期”读读书、写写字,好好陪伴家人,分担一下家务。这是我力所能及可以做到的事,在自己的国度里,一砖一瓦构建安定祥和,并由衷相信,我们伟大的祖国终会战胜这场疫情,回归平安顺遂的生活。

没有谁是孤立的,在病毒面前一视同仁,在爱面前同样如是。守护好我们的生命安全,守护好对自己、家人和社会的责任,既是我们对待人生应有的庄重态度,也为战胜病毒奉献了绵薄之力。

单元楼道口一棵桃树,竟在今日绽开了蓓蕾,羞羞答答又无拘无束地开出了院中第一枝桃花。这是令人感动并振奋的花,带来春天的消息,带来和暖的喜讯,只要人间还有春风和真爱,再大的困难,再猛的浪涛,再陡的悬崖,我们都能万众一心,去战胜、去攻克、去征服、去跨越。我真的相信,爱能战胜恐惧,团结能带来力量,我们不是被隔绝开来的一个人,是无数双手臂相连的一双手,是无数颗蓬勃跳动心房的一颗心。一枝春桃,无言盛放,唤起心中更为坚强而柔韧的希望,让焦虑变得平静,积郁变得舒缓。因为我也相信,没有冬天不可逾越,没有春天不会到来。

岁月的惊蛰之约

这个春天,因为肺炎疫情的侵扰,比往年来得沉郁一些。窗外,春光已经洒满大地,堤岸柳色如烟,黄鹂枝头啼啾;窗内,居家久闭,时日延宕,烦意渐生,生活与外面的天空一样,变得几分灰蒙阴暗,不甚清明。人间万物,期盼惊蛰咋响,河谷山川,不再耽搁于滞重情绪,流连于朦胧倦意。

二十四节气中,“惊蛰”堪称最为响亮的名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而出走矣。”农历二月,春雷始发,蛰伏于地下的昆虫,如蒙昧儿童,颟顸稚弱,在雷声轰鸣中揉着眼睛渐次苏醒,告别漫长冬天的枯寂和慵怠,伸个懒腰,钻出地面,迎接无边春意的蓬勃洗礼。冬眠的花草和植物,曾在北风中瑟缩,被冬雨浇灭了热情,可它们从未放弃过生命的希望,此刻的生命根系,在泥土之下紧紧抓握,攒足了生长的力气。候鸟从南方归来,在高高的枝桠上,交颈接项,似乎是在梳理美好回忆,或是谈论新的向往。

先民对“雷”的最初想象,带着几分浪漫和拟人色彩。《山海经》中,有只怪物就叫“雷神”,长着龙一样的身体,人一样的脑袋,只要敲击自己肚皮,就会发出雷声。雷神生活在吴地西边的雷泽中,既然是“泽”,便与恣意汪洋的“大水”密不可分,他敲响肚皮告诫人间万民,雷过降雨,不要忘记施予人间甘霖的恩惠与美意。先民敢于将雷神想象得这样“人性化”,对他的敬畏崇拜之情,超越了惊骇惧怕。尽管雷神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人们依旧将他视为生息相关的朋友。

雷神不负众望,年年如约来到人间,赶赴一场又一场岁月轮转的“惊蛰之约”。

万物都因春雷而醒,人們也纷纷走向田野阡陌。“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间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唐代诗人韦应物勾勒的惊蛰春光图,流传了千年,仍历久弥新。儿时在乡间生活,农活应于四时而作,因此我对惊蛰这样的气节更迭,格外敏感。

春雷不仅叩醒了春天,也叩开了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春耕步伐。“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记忆中的惊蛰天,草芽漫山遍野,绿意呼之欲出,闲散了一季的农人,开始着手准备忙碌的春耕。歇了冬的锄头、骅犁翻身即醒,田间地头,泥土腾卷成细浪,直抵土地深处的芬芳,将沉睡一冬的田野,从梦中唤醒。惊蛰是一年繁忙的起始,俗语曰:“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锅没了气”,农人若不及时春耕,会影响一年的收成。惯于侍奉土地的老农,绝不会错过节气时令的召唤。

春耕的忙碌,应和着桃红李白,杏树竞芳,碧草如丝。明媚的春光中,人们笑看蜂蝶翩飞,莺鸟啼枝,紫燕归来,他们因春色而陶醉,因生机而喜悦,自己如同一只久蛰的小虫,在天地之间,尽情呼吸春之气息。

春耕的农人,虽劳累,亦充实;虽疲惫,亦欢悦。田土需要深耕细作,不负大地情深,惊蛰同样也提醒我们,韶华易逝,莫负春光!

人间万物需要惊蛰响雷,身处这个特殊的春天,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了全局抗疫,万众一心,普通百姓将自己“蛰”进家里,但今天的隐忍蛰伏,是为了明天抗疫胜利的惊雷炸响,感知疫情过后的召唤,满怀希望地走向无垠春光。

有“蛰”有“惊”的生活,才是完整的修行。《管子》说:“时则动,不时则静。”君子有静气,能等待,是古往今来成大事者的重要修为。学会蛰伏,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在忍耐中修炼心性,在低调中磨砺沉稳,只为时势一到,展翅奋起,或许一鸣惊人。蛰伏苦等的人,在黑暗中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是消磨斗志,不是灭减激情,内心渴望时机的等待,能早早走出斗室,迎接春风拂面,嗅花香十里,看漫天缤纷,听鸳鸯低语。顺天时者而昌,甘于蛰伏是选择了厚积薄发的生存智慧,而在惊蛰时节,随万物而萌动,努力奋斗,开启新的征程,亦是勇于“惊跃”。

“蛰”与“惊”,是生命的两种状态,但它们并非彻底对立,而是辩证与统一的存在。有“蛰”有“惊”,方是圆满人生。“沉睡”较久,可能耽于木讷守静,忘记冲锋陷阵,我们更需要天边雷声轰隆,驱散无边雾霾。生而为人,谁不是食五谷杂粮,渡七情六欲,欢乐有时,痛苦有时,振奋有时,消沉有时。人生最怕的也许不是跌堕谷底,而是心如枯木,久久蛰伏不出,以深眠为盾,丧失了积极向上的愿望。

倘若意志消磨,被如水时光推着前行,这番踉踉跄跄,仓皇狼狈,反省自我当深感痛悔,却又苦于找不到光明出路。内心软弱无依,愁绪成茧,密密封存日月光辉,一颗被放逐的灵魂,只能在黑暗中伏地悲泣。这时,谁都需要一声惊雷,来撕破深黑的帷障,掀开厚沉的云翳,让生命能打开桎梏,坦荡于朗朗乾坤,屹立于春的原野,感受脉搏之动,心跳之力。一念惊蛰,如一念天堂,叫醒惶惑的人,舒展新的气象,告别惊悚难安的心,走进和风细雨。

龙吟虎啸,穿云裂石,叫醒春天的惊蛰,也一次又一次地叫醒了暗夜的灵魂。让生机和喜悦携着春意,随着雷声一起来临,以眷眷情深、万钧之力,叩开疫情尘封的大门。

渴望走进春天

等待这个春天的到来,意义非比寻常。刚刚过去的冬天,似乎格外漫长,一场疫情改变了很多家庭的命运,也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轨迹。没有谁能在这场疫情中置身事外,都有惶恐和忐忑,心中回荡着未知的猜测,盼望春天早日到来,带给人间新的希望。

居家隔离的日子太久,我明明对春天的到来充满真诚的渴念,却依然免不了忧心忡忡。单元楼下的桃树和梨树,守着季节的约定,不早不晚,应和时光的节拍,挂满了花蕾。我无法在树下静坐发呆,或迎接花蕾的绽放,即将呈现的桃红李白,也许只有今年,她才这么孤芳自赏,格外寂寞。窗外枝头泛绿,“人在室中,春在屋外”的孤独,让我身处春的季节,却如天涯之隔。

这场疫情让我不能走进春天,却让我明白,过往的很多时光,自己都没有好好珍惜,错过了太多生命中的景象。

过去的春天,我不必“禁足”家里,可以随意外出,见枝条迸出的绿芽,见水鸟飞过解冻的河床。可我并未把握稍纵即逝的春光,总觉得生命是这般充裕和漫长,经得起等待和浪费,日子里拥塞着大大小小的遗憾,认为还有很多次弥补的机会。年年岁岁,枝头繁花摇曳,蜂蝶翩翩飞舞,习以为常,低头而过,熟视无睹。

如今,一场严酷的寒冬和疫情的风雨,让我懂得了春的来之不易。哪一树花开,不是經历了冬雪寒霜,哪一只候鸟,不是穿过了冰雨冷风?当我们自由自在,能够走进春天的时候,却将春色置于脑后。一叶障目,原来我并没有真正明白春天的宝贵意义。

春是天地生机的开启,是释放自由的行走,绘出万千美梦,描摹草木初萌。春曾经给了人类无私馈赠,但我真的走进春天的心里、走进鹅黄柳绿的葱郁、走进山涧和幽谷,懂得生命亘古的追索吗?

倘若这个春天给我机会,释放所有关于暗夜的恐慌,一定会记得走向春天,走向无垠的原野和峰峦。因为我已经明白,春天的大地其实是一架钢琴,只有双脚真正在大地上行走,才会感应细微的震动,一个又一个跳跃的黑白琴键,才能弹出美妙的乐音。

我想,我能走进春天,走进花蕊的深处,走进白云的故乡,走进佛塔的倒影,走进流水的光阴,走进曾被我忽视的草长莺飞的季节。冰冻了一个冬季的土地,此刻已经回暖,丝丝缕缕地散发着生气。大地之上的鸟鸣虫吟,就是一场音乐盛宴,静听自然音符就好,无需喧嚣的声音饰染。

但谁不想走进春天的世界呢,我们都想见柳叶青青,春花红艳,山间茅屋炊烟;我们都想闻花木芬芳争春色,五谷酿酒亦回甘;我们想尝珍馐佳肴不足贵,山间野菜是清欢;我们也想风过竹林雨打萍,驿道连天听杜鹃。上天在这个季节,给了我们如此丰厚的馈赠,可以让撑起全身的双脚,即便走到天涯海角,留下的足迹,也是暖暖回忆,采撷收藏,压制成岁月中的书签。

在蜂蝶叩窗的春天,我想终究会走出隔离的空间,走进真正的自然,被春阳抚慰,被春雨沐浴,或者成为树上的叶脉,或是泥中的根须,聆听山川河谷悠长的呼吸,阡陌小溪轻盈的浅笑。如能随同生灵们欢快的声音,化作一个小小的音符,能汇入天地合唱的洪流,发出自己小小的声响,那也是一支春天的协奏曲啊。

期盼春和景明、山河无恙。在萌芽的杨树嫩枝上,在湖畔光滑的鹅卵石里,在燕子衔来春泥的燕窝旁,在小鸭划开一池春水的游荡中,就在这天地之间,人们也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冬眠,在酣睡深沉中醒来。倘若可以就此打开门窗,让阳光涌进屋堂,让双脚走向大地,吸一口清甜的空气,看一看周围微笑的脸庞,这便是让人憧憬而渴慕的美好。生命值得我们珍惜,哪一段时光都不该虚掷,哪一种人生都让我们感恩,哪一种爱都是真心付出,哪一种幸福都不是唾手可得。

这个春天,不管期盼有多难熬多漫长,它已经来到人间。走进春天的那一刻,春风吹面不会寒,疫情带给我们的伤痛,终究也会释怀。

猜你喜欢

疫情
疫情中的“梦境”
中小学学生该如何做好疫情防护
疫情中的我
抗击疫情
万众瞩目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被疫情改变的成语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