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中情感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2020-04-26聂元矿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40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教师

聂元矿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依赖于智力因素,而其余80%则依赖于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当代情感教育理论指出,情感是个体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的适应机制,认识发生的动力机制,行为选择的评价机制,生命的享用机制”。情感教育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承担着教书育人任务的学校及其教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那么如何有效地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呢?

一、确立适合的情感目标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情感目标也不同,那种“一刀切”的做法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人为地拔高也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比如小学阶段主要是围绕“自我接纳,培养学生的义务感、责任感、羞耻感和集体观念”,让他们在班集体中愉快地学习和生活,逐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等。同是小学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其情感目标也有所不同,要求也不尽相同,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提出相应的要求,再逐步提高,这样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二、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

学校的课程设置,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担负起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比如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学生情感、态度、能力的发展,重视道德观、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主要課程。又如语文课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帮手。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只要教师适当引导,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比如利用声情并茂的诵读,用语言文字的魅力对学生施加影响。

例如,小学四年级下册有一篇文章《触摸春天》,讲述了一个失明的小姑娘,在春天的花园里用手感受春天的美好。全文洋溢着小姑娘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失明并没有让小姑娘失去对美的追求。教师在教授课文时,让学生进行了一次盲人的体验活动,使他们感受眼睛对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更深地体会了盲童对生活的那份热爱。同时,教师展示了海伦·凯勒、张海迪的资料,观看了《千手观音》等,让学生认识到身体的残疾虽然不幸,但那种敢于面对不幸、追求幸福的态度让人感动,从而使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意识。还有《生命、生命》等文章,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上佳教材。教师应好好把握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

三、日常教育的情感陶冶

1. 教师的人格魅力

情感是可以相互感染的,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只有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如何做学生的知心人呢?笔者认为,在教学工作中,要做到如下几点:(1)用心聆听。只有把姿态放低,与学生平等相对,学生才会接纳与认同教师的教育,才会把内心的想法告诉老师,这样,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2)真心关怀学生。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传递教师的内心情感,与学生引起共鸣。比如,当学生生病时,教师关切地询问、叮咛,像一股甘泉流入学生的心田;只要学生接受了这种关怀,他日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他也会将这种关怀向他人传递。当学生失意时,教师应及时送上鼓励,让学生重新点燃希望。同样的,学生所在的外在环境与氛围的营造也很重要,一个团结向上、互助互爱的班集体,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认同感也会增强,积极向上等正面情绪就会占优势。

2. 富于情感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富有情感的评价语言,无形中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向上的动力,比如对学生作业中的点滴进步的赞赏、对学生良好行为的肯定、对学生不良行为善意的提醒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对于那种性格内向、自尊心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所产生的力量更大。有一位学生平日怕写作文,但有一次他的习作《找春天》有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思考,于是教师对此做出如下的评价:“孩子,在你的笔下,老师看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春天。你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希望你继续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习作!”看到老师由衷的赞美,这位学生表达的欲望被激发出来,对作文的畏惧心理被慢慢克服。

3. 用心接纳与包容

笔者曾经教过一位学生(二年级),她的父母工作忙,对她疏于管教,平日这女孩子也是脏兮兮的,因为调皮捣蛋,以前的老师将她的座位单独放在一个角落。开学第一天,笔者看到这位女孩子单独坐在一角,故作惊讶地问道:“为什么坐在这里?”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她会影响别人的!”笔者后来找这位同学谈话:“老师第一眼看到你,就觉得你是一个很可爱的孩子。老师觉得你跟其他同学一样,都那么可爱,你愿意跟同学一起坐吗?”从来没有听老师夸她可爱的女孩眼睛里闪出一丝的感动和羞涩,她用力地点点头。接着,笔者对女孩说:“如果你平时把小手洗干净,注意一下个人卫生就更可爱了!”女孩答应了。接着笔者把女孩的桌子搬到“集体”中去,并对其他同学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关爱班上的每一个同学,并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自己被别人抛弃,没有小朋友跟自己玩,心里会是什么感受?同学们接受了老师的建议,也慢慢地接纳了这位女同学……在以后的日子里,女孩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干干净净,上课也不再影响其他同学。真心的接纳与包容,让学生从思想的根源中获取了改变的力量。

四、切实加强“情”与“行”的统一

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情感发展的动力。因此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加强实践,以行动孕育情感。越是实践,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越深刻;情感体验越深刻,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小学阶段,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喜欢活动,因此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和契机开展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很有效的方法。

1. 善于利用节日契机

比如,以“教师节”“三八妇女节”“重阳节”等节日为契机,开展感恩教育,学生们则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师长表达自己的感恩。如有的学生在三八妇女节当天包揽了家里的全部家务,体验了妈妈平时劳作的艰辛;有的学生在重阳节那天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向老人献上自己亲手做的小礼物,体会爱老、敬老的重要性,等等。

2. 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我们经常会组织学生开展献爱心活动,如“好书大家读”,学生们将自己的书籍献出来组成班级图书角,让大家共读,学会分享;为得重病的小朋友或受灾地区捐款、向学校的受援学校捐赠图书文具等,让同学们明白他人有困难,应该伸出援手。这样的活动,无形中会让学生学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现代教育提倡大课堂教育,提倡利用课本等一切有效资源为学生服务,比如,开展经典诵读、“三歌”(国歌、队歌、校歌)比赛等,让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点点滴滴地渗透在学生的心田中,这也是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措施。

3. 组织到德育基地参观

利用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个很好的德育途径。比如,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让学生了解祖国科技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到东江纵队纪念馆参观,一件件文物、一张纸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当年的血雨腥风如在眼前,学生们内心起伏不平,不少学生在观后感中写道:“东江纵队的战士为祖国为人民英勇献身,他们用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学习。”这比我们平日苦口婆心地说教要有效得多。

开展一些集体的竞赛活动,也是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一年一度的校运会,运动健儿为了班集体荣誉顽强拼搏、永不言败,没有参加比赛的学生热情地做好后勤工作,为健儿们打气加油、提供服务,全班学生紧密团结在一起。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善用情感教育促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特征,真正使品德、智力、体质、美感、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教师
情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台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