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韩宏宇:传承正宗文脉
2020-04-26黄真
黄真
韩宏宇,字子远,1980年生于济南,学习于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系,后拜著名画家陈玉圃、张宝珠先生为师,为入室弟子。現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大舜美术馆执行馆长。
韩宏宇擅画山水。他的作品,高古苍劲,纵横捭阖、大气快意,所绘山水皆高远森然、交代清晰无零碎杂乱之小家之态,俨然北派赫赫山岳大气象。水墨为主、偶有设色、淡淡暖色调赭石轻染、又有些许南派之温润。
“不仅研习传统文化,还狠下笔墨功夫,其作品在求古韵中不乏立意和灵性,在笔法上或细密见朗,或疏而不散,墨色取于变化而统一。”
受家庭的耳濡目染,自幼学画的韩宏宇最早接触的是水墨花卉,孩童时期便得到王企华、刘鲁生等大师的点拨教导,为他以后的绘画之路奠定了基石。进入中国美术学院,许是性格使然,有着典型山东人大气、豪爽的韩宏宇选择传统山水画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从此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韩宏宇拜著名画家陈玉圃、张宝珠先生为师,为入室弟子。陈玉圃先生与张宝珠先生是中国传统绘画脉络奠基人、传承人,引导他在传统山水画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无数峰峦远近间”,韩宏宇的画,群山巍峨,水波荡漾,群鸟翱翔于峰峦叠嶂间。有专业人士这样来评价韩宏宇的作品,“以雄健的阔笔皴法描绘山川,画面的主峰山头粗头乱服,显示雄伟山岳石质的纹理结构和质感,用笔爽利,多头重尾轻,山石浓淡交搭处,用笔方硬,表现出菱角分明的凹凸变化,坡面以淡墨兼水,笔法劲健,造型手法高度概括,植被树木像是限制性地被一再节制,凸显了石质坚凝、峭拔的‘风骨”。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哪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自然对象和笔墨技巧,是画家抒情达意的载体。从韩宏宇的山水画中可以一窥画家的本心,体味他的秉性,感受他的情怀。
说起选择传统绘画这条路,韩宏宇说他比较喜欢传统绘画的延续性,喜欢继承与发展的这条路。“中国画从古到今都是有脉络的,如中国武术一样,主线脉络清晰,有鲜明主干,在继承与发展中发扬光大。”韩宏宇师承传统山水画正宗文脉,从山东诸多名家那里获得了很大的补益。
“老师教的是绘画技法方面,内心是自己揣摩的。老师教的是道,是法度。”韩宏宇说,由技到心。技法是值得一辈子研究的,把技法锤炼得炉火纯青,才能用绘画表达内心,抒发情怀,挥洒性情。韩宏宇的绘画风格严谨地继承了
传统绘画中的笔墨章法,在回归中实现性格气质与传统文化、现实感悟的整合与内化。“古代的艺术家在艺术史里被称为传统,我们年轻的画家将他们作为标杆,能被观察出来的经验,我也只能吸取一小部分,很有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明白他们那种高度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
“中国绘画是慢慢生发的,就像一粒种子,慢慢发芽,慢慢成才,长成大树,结出硕果,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韩宏宇认为,在绘画创作上,自己能做到的只是按照现在觉得对的方向和方法一步一个脚印,还需要时间去锤炼技法,需要人生沉淀去增加厚重,自己在继承传统山水画正宗文脉的路还很长......(本文图片由被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