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首次在街道层面召开预算审查听证会
2020-04-26王若旻
王若旻
3月11日,闵行区人大常委会召开第58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江川路街道工委关于电机适老宜居片区建设项目的听证结果的报告。这是区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在街道层面召开的预算审查听证会,标志着闵行区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进一步拓展。
聚焦社区养老
“社区食堂排污、排烟会不会影响河道水质?建成后如何运行?” “长者照护之家的环保如何达标?又将如何做到差异化服务?”2019年12月9日,电机适老宜居片区建设听证会在江川路街道举行。基于区域老年人的需求,江川路街道首次提出了开展社区适老化改造工作的初步设想,即在2020年底之前,完成电机适老宜居片区建设,包括社区食堂、长者照护之家、无障碍街区、养老服务实训基地。
去年,闵行区被纳入第四批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改革试点,电机片区适老宜居改造也是该项工作的重点。共有8位公众陈述人通过公开报名和邀请方式参加此次听证会,其中区人大代表4人,社会公众代表4人。另有28名区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代表作为旁听人参加了会议。听证会现场,大家认为,该项目考虑到老年人身体机能特征和社區养老需求,是老百姓的福音,关键是建成后如何运营管理,如何真正让百姓受益,还有一些听证人从项目预算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区民政局和街道社区保障办一一作了回应。
注重回应民声
听证会结束后,听证人围绕电机适老宜居片区建设项目的预算,从后续运营、预算明细、项目绩效等五方面进行评议,提出听证结果处理意见。一是要从绩效出发,统筹建设运营,发挥示范作用。建议项目建设与运营要同步,策划后续运营标准、加强与运营单位的沟通,将“造”和“用”联合起来,从运营出发建设项目,避免返工,从而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二是要从整体着手,配齐软件硬件,全面规划布局。建议要在项目运营后完善志愿者服务,通过实训基地培养出持证义工与志愿者,辐射周边片区。三是要丰富报告材料,细化建设明细。比如:加固装修明细,涉及项目内容等,要把适老改造的内容尽量详细地体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四是要结合后续运营和群众关注重点,开展项目听证。建议可以加入项目后续运营的内容,给群众一些回应,提高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五是要整合项目建设,综合资金使用,同步改造设施。建议可以借用残疾人保障基金,对涉及无障碍设施改造的道路进行同步改造。在无障碍设施建设当中,要统筹考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放、绿化等问题。
重视结果运用
在今年3月11日举行的区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与会人员围绕“电机适老宜居片区建设”项目畅所欲言,共同为闵行南部地区首创的适老宜居片区建设建言献策。
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大家普遍认为江川路街道作为试点街道,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积极落实,项目听证的组织工作规范、完整、有序,取得的效果符合预期;这是一个群众期盼的项目,对江川老旧小区有着非常重大的实践意义,项目建设是有必要的。同时,会议提出,要重视听证结果运用。进一步做好听证结果的运用,将听证的意见建议汇总后,及时送区政府研究处理,切实把适老宜居片区项目一揽子规划好,分步骤推进好,更好满足区域老年人需求。街道人大工委以及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相关专工委要加强跟踪监督,确保听证质效。扩大公众有序参与。要贯彻落实好“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基层人大工作与群众工作的联系,充分运用好听证会、评估会等方式,依托人代会、常委会等平台,扩大代表和公众有序参与,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进一步畅通民主渠道。总结经验适时推广。要加强对试点经验的梳理、总结和推广,推动项目听证工作在全区街道层面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