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漪:热恋教育这片 多情的土地

2020-04-26薛业忠

做人与处世 2020年7期
关键词:于漪港湾母语

薛业忠

“当今世界,强势文化的入侵太厉害了。思想浅薄、金钱至上、个人主义、垃圾文化等,对没有生活经验的未成年人是极大的威胁。而作为教师,就要坚守思想的阵地,坚守育人的阵地。不论大环境怎样,学校一定要有好的小气候。因为它代表了社会主流的、健康的、向上的、先进的文化。”说这话的就是获得“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的于漪。她倾心献教育,总是运用睿智的话语,将自己的教育思想春风化雨般地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教育力量只能从教师活的人格当中来

有人问于漪:“今天,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呢?”于漪说:“鲁迅先生在北平师范大学授课的时候,不仅他的课堂上坐满了人,走廊上也站满了人。走廊站不下,就到操场上去上课,把饭厅的方桌搬到操场上,周围学生人山人海,先生就站在方桌上讲课。那时候没有扬声喇叭,没有扩音器,先生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师生的心灵交融,编织成世界上最美的乐曲。教师做到这个份上,真是名副其实的人师了。优秀的教师不是教书匠,对孩子不仅是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教育力量只能从教师活的人格当中来,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我的心中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优秀的教师一定要追求人格的完美。”

于漪先绘声绘色地讲述鲁迅当年盛况空前上大课的情景,这里既有于漪对鲁迅先生发自肺腑的敬佩之情,也有自己心向往之的学习欲望。生动形象的比喻,更是于漪发自内心对优秀教师的基本判断和赞美之情。接着直言自己心中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易于被听者接受。

能通向大海的港湾必然航运兴旺

有人问于漪:“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呢?”于漪说:“能通向大海的港湾必然航运兴旺。物如流,人如潮,充满勃勃生气;如果是闭锁的,航道阻塞的,港湾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语文教学的内容犹如港湾,执教者应该熟悉它、研究它、把握它的基本特点与功能,认真地有创造性地引导学生,使港湾通向广阔的大海。语文学科是最开放的学科,它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之中,母语的学习与运用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事不在。如果眼睛只盯着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思路打不开,必然教起来捉襟见肘,学生学起来也索然无味。”

如何上好语文课,怎样让学生喜欢语文课,这确实不能空洞地说教,强迫人去接受你的观点。于漪运用形象的比喻,得出语文课教学的真谛:教学内容要形成港湾,并且要打通通向大海的通道。然后循循善诱,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直击要害。

教师是太阳底下永恒的事业

有人问于漪:“您提出‘师风可学和‘学风可师这样两个概念,请问哪个方面更为重要?”于漪说:“我的从教格言是,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因此,‘学风可师更为重要。完善人格,提升境界,锤炼感情,教师的学风也是学生的榜样。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的体会是,教师不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且是太阳底下最永恒的事业。没有教育,社会一片黑暗;没有教育,就出不了人才。我无怨无悔,因为我选择了教师,我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我就一辈子和年轻人在一起。我一辈子的使命,是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而行。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教育这多情的土地,选择可爱的学生。”

针对提问,于漪先从自己的从教格言谈起,一锤定音,主旨显豁。接着,于漪运用语势强烈的排比短句,以及夸美纽斯的名言,对提问进行了很好的解读和引申。然后,于漪仿佛站在历史使命的大旗面前进行宣誓,这里,既有对自我职业选择的无怨无悔,也有对年轻教师职业选择的殷切期待。一番话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再不珍惜母语,那么我们离“自毁长城”的日子不远了

针对社会上“轻语文,重外文”的现象,于漪忧心忡忡地说:“和英语等学科相比,语文有时甚至处于从属地位,真是荒唐!我们教育领域,学校社会普遍对语文的地位不重视,态度淡得可怕,甚至有一所重点中學校长在大会上公然说:‘学语文有什么用?又不能加分!我并不反对学习外语,但要看什么时候学,为什么学。如果我们再不珍惜母语,那么我们离‘自毁长城的日子就不远了。也许不多久中文就完全被其他语言所代替。我们一定要站在弘扬爱国主义,培养民族精神‘树魂立根的高度来审视我们的母语教育。有魂,有根,有脊梁,才能立于世间!怎么办?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改变语文教学方法,改变现行的语文课程设置,突出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只有把根本问题解决,我们的学生才不会轻视母语,才能实现‘还民族语言之光彩的伟大目标。”

于漪先摆事实,列现象,“轻语文,重外文”之现象触目惊心;接着,她慷慨激昂,直接呼唤,呼吁我们要珍惜母语,否则就离“自毁长城”的日子不远了,振聋发聩;然后立观点,只有“树魂立根”才能立于世间,警策有力;最后开药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番话充满忧患,言辞恳切,让听者感触良多。

于漪说:“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合格,就是不负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已经90高龄的她,依然耕耘在三尺讲台上,用她的真情播撒知识的种子,为祖国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着。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于漪港湾母语
母语
“人民教育家”于漪:坚守三尺讲台,胸怀江河世界
母语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教出说明文的“立体感”——从于漪老师《晋祠》一课的经典性与现实意义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