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如何找针
2020-04-26孙建勇
做人与处世 2020年7期
孙建勇
感性无知则盲,知性无感则空
1984年,在柏林,一群博士毕业生的告别会上,导师兴致勃勃地讲起故事来。有人在一个足球场边,向场内扔了一根针,要求不同的人来寻找这根针。最先上场的是个英国人,他弯着腰,老老实实地找,结果一无所获,很绅士地表示无法完成任务。第二个上场的是法国人,他环顾了一下足球场,象征性地转了两圈儿,摇摇头:“这个任务根本不可能完成。”第三个上场的是德国人,他先咨询游戏的组织者:“我可以使用工具吗?”得到肯定答复后,他拿来一根手杖,在足球场上开始画格子,每个格子1米见方。直到把整个球场画满格子后,他逐個格子搜索,终于找到了针。教授说:“英国人做事保守,法国人散漫,而德国人严谨,所以总能取得成功。”
座中有个中国博士,觉得故事很有启发性。回国后,他任教于清华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业设计系。他开始反思导师的故事,觉得德国人所使用的方法就是试错法,虽然最终获得成功,但太笨拙了。3年后,中国博士宴请导师,谈到当年的找针游戏:“第四个上场的如果是中国人,也会像德国人一样先提出问题,但是,我们提的问题会不一样。中国人会问:谁扔的针?是大个子还是小个子?站在哪个点扔的针?向哪个方向扔的针?用多大力度扔的针?当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再去找针,就容易了。”教授点头说:“中国学生很会思辨。”
这个中国博士叫柳冠中,是我国著名的工业设计学术带头人和理论家。
(编辑/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