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下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其实践考评
2020-04-26陆耿
陆 耿
(淮南师范学院 法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对国家“五位一体”布局的重要意义已充分展现,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却喜忧参半。一方面不断有学校申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另一方面一些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停招。 这固然有办学经验不足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学科建设的“进退维谷”所致。 在摸索阶段中,没有可以依据的专业标准,各高校立足于自身办学定位和学科依托, 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并不统一。2018 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要“突出产出导向”,在统一的工商管理教学质量标准指导下,产出导向下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课程建设如何确定,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产出导向”的提出
(一)“产出导向”理论及其研究
产出导向OBE (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是由美国学者最先提出的,它关注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 这一理念很快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并贯穿于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真标准的始终。产出导向的理论价值体现在具体人才培养中。我国关于此类的具体研究不足。 邱剑锋等人研究了OBE教育模式下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1]。 周春月等人针对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基于产出导向OBE 的基本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三个阶梯层次的实验教学优化设计和多元化考核模式[2]。 陈原、王晓敏基于产出导向教育(OBE)理念,对《会展营销学》课程教改提出了设想[3]。 王永泉等人结合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实例, 对OBE 框架下课程要素的关联关系及内在逻辑、面向产出的课程教学评价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从OBE 教育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看,其研究逻辑、视角和主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拓展,通过早期的原理探究和后来在工程、医学等教育领域的应用探索,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4]。 这些研究对“产出导向”理念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中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其实, 教学中还有一种理论叫“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主要包括“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这种理论是文秋芳教授针对大学外语学习者提出的一套外语教学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提出后,在英语教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引发了大量研究,2015~2018 年所收录的相关文章达164 篇, 且每年发表文章的数量呈上升趋势[5]。 本文所讲的“产出导向”是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
(二)“产出导向” 指导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背景
2018 年1 月30 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 《国标》),《国标》对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有“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学生中心,强化实践,推动本科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二是突出产出导向,要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课程设置;三是突出持续改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属于《国标》中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其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及管理方法,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工商管理类的文化产业管理,其经济管理的属性非常明显。
在《国标》未出台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主要是参照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要求和规定,培养目标更强调“文化管理”,与《国标》中强调的“经济管理”对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核心课程的开设中,这种差异就比较明显。《国标》出台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更应该突出产出导向,在产出导向指导下进行毕业要求设计与课程设置。
(三)产出导向下的课程设计模型
“产出导向” 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强调三个产出,即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 培养目标是学生毕业五年左右应该达到的要求;毕业要求是学生大学毕业时应该达到的要求,是“近期”的成果,其实现的基础是课程目标的设计及其达到。 基于此,我们的课程设计建立以下模型:
图1 产出导向下的课程设计
二、产出导向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计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 “国家标准”和“本科专业目录”的指导下更加明确,毕业生应该具备文化经济管理能力。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石。 《国标》指出,各高校需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与特色,参照核心课程设置专业必修课,根据必修课体系自主设置专业选修课,根据需要设置课程模块(课程组)供学生选择修读。
从目前各高校人才培养的情况来看,课程设置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注重培养文化产业的“管理人才”,强调的是管理;二是培养文化产业链中的某个环节的能力,如“创意策划人才”“生产制作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三是强调培养文化产业“行业人才”,即为某一种或两种文化产业培养专门的人才。刘术先生做了相关研究,他认为,文化产业均按照“项目” 的方式进行运作,“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这种专业能力指的是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6], 具体体现为调研、策划、具体运作、文化产品的开发及生产、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等。 其实,这种项目化的运作也是基于文化产业链的思路,但似乎也忽略了“工商管理的学科属性”。
《国标》出台后,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体现本科教学质量标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既要体现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共性,也要体现文化产业管理的特性, 突出产出导向。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985 工程’高校有自己的质量标准,而应用型大学、高职院校也应有各自的质量标准”[7]。 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 人才培养必须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科依托。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该专业基于文化产业所包含的广泛外延,立足于地方人才需求分析,致力于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开设了两个专业方向,一是会展服务,二是新媒体运营,基于产出导向,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六个模块。
第一个模块是“突出管理能力”的课程,重点是经济管理。根据《国标》的课程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开设管理学、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课程;第二个模块是“突出文化创意策划能力”的课程。 这些课程主要是基于文化产业共性问题,也是从文化产业链的角度重点突出文化产业创意策划能力,课程包括:中国文化史、文化资源概论、文化创意学、市场调查、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实务等;第三个模块是“突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的课程。主要包括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等;第四个模块是“突出文化市场营销能力”的课程。 主要有消费者行为学、文化市场营销、商务礼仪、推销与谈判等;第五个模块是“突出会展服务和新媒体运营能力”的方向课程;第六个模块是“突出学生兴趣”的专业选修课。设置文化旅游模块、图书出版发行模块,此模块的设计也立足于地方需求。
以上六个模块的课程设置强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产出导向,体现了“知识体系完整可控、课程指向明确可寻、方向课程细化可行、能力要素科学可达、课程设置动态可调”[8]的原则。
《国标》规定,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不低于15%,包括实训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作为地方高校,将“应用型”作为办学定位之一,符合我国的教育改革要求。“通过实践课程将创新、创意变为现实,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和效果”[9]。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六个课程模块设置,突出应用能力培养,最终需要通过教学环节与过程来落实。除了专业见习、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外,主要开设的实践课程如表1 所示:
表1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设计
上表中的实践课程多以前期的理论课程教学为基础,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围绕专业应用能力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和实施过程。实践课程的开设打破过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过于宏观的“综合管理能力”界定,而使每一个进入职场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都具有“一技之长”。
三、 产出导向下文化产业管理课程考评体系构建
课程考评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证明。课程考核对教学具有引导性作用,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考核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形式单一、闭卷多、开卷少、考核内容和题型死板、重理论、轻能力、重传统、轻特色”[10]。专业课程无外乎两类:一是理论课程,二是实践课程。 理论课程的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能够检验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命题教师要考虑覆盖重要知识点、题型灵活多样等特点。但实践类课程如果仅仅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往往很难检查学生实践能力。考什么决定学生学什么,如何考决定学生如何学。实践课程的考核应该注重过程的考核、实际能力的考核,要不同于理论课程的考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设计。
一要注重过程考核。实践课程是对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训练, 教学的形式灵活多样,教学实施的场所不局限于教室。学生的实践过程既锻炼了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也展现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情况。实践成为知识掌握和能力检验的环节,随着实践环节的结束,其能力展示也就结束。所以,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考核就成为实践课程考核中的必然内容,这也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和每一次实践训练的重视,改变“一考定优劣”的问题,学生不能凭一张试卷得到课程的最终成绩。在过程考核中,要及时将考核情况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能力与要求之间的差距,促进其在未来的学习中进一步改进。 “这种做法有助于发挥考试的诊断与反馈功能。而我们的现行考试却比较注重过程的组织和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对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很少及时反馈给学生”[11]。
二要考评主体多元。传统试卷考试的评阅者仅仅是教师,即使是教考分离,还是其他教师评阅。实践课程的考评应该增加考评主体的类型,特别是学生主体,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也能够让学生从评判者的角度审视其他同学的实践锻炼,从而促进自己的改进。 除此之外,还应该增加社会组织的参与。地方高校往往比较重视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及行业组织的合作, 请合作单位的业务骨干参与评估,能让学生了解社会、市场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及时补缺。
三要考评内容切合实际。 考试具有导向作用,专业实践课程内容设计要基于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和核心能力培养要求,教师设计的实践训练项目可以是虚拟的, 虚拟的项目我们只能从理论上、经验上去评判其效果。 如果将学生的实践考核与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多维度考核,考核结果更容易评判。 因为来自市场的训练项目是从应用性、可操作性上去评判的,可以真正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实际的差距。比如,在淮南文博会的策划中,学生积参与、策划展会中的相关活动,做了很多新颖的策划。 但当把方案拿到文博会筹备组讨论时,学生会发现, 有些活动方案是本届文博会无法实现的,而有的活动方案却成为文博会中的亮点。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中的客观性、可操作性等问题。
根据以上实践课程的设计,以“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实务”实践课程为例,基于这一课程目标,应针对文化项目的策划、计划、实施与评估四个阶段设计实践课程内容、考评内容和方式。 任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策划文化项目并组织实施, 项目完成后,对项目进行评估,形成结项报告,既突出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也注重过程考核。
图2 文化产业项目实务课程考评体系
《国标》出台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办学有了统一的标准,但具体的课程开设,还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 作为地方高校,应突出应用型能力培养,在“产出导向”下,设置毕业要求和专业课程;围绕课程目标的实现, 设计教学环节和过程;通过考核环节评价课程目标是否实现, 实现所有课程目标即达到毕业要求,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在产出导向理念指导下进行人才培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才能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