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对分”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
——以《基础工业工程》为例
2020-04-26周三玲ZHAOManWEIXingZHOUSanlingDINGLei
赵 曼,魏 星,周三玲,丁 磊 ZHAO Man,WEI Xing,ZHOU Sanling,DING Lei
(南京理工大学 紫金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
(Zijin College,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Nanjing 210023,China)
自2012年开始,国家明确提出地方本科高校要转型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要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1]。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基础工业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讲述经典的工业工程思维和工作方法。该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是工业工程师笔试和面试以及工作当中必须掌握的。在该课程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经常出现如下一些问题: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不知道自己学的东西在未来有什么用以及怎样用,课堂上不能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等。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1 理论基础
1.1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学生以教师设置的学习任务为引导和激励,利用各种资源和环境,以独立学习或协作学习的方式,自主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2]。通过任务的完成将理论和实践相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对分课堂
“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3]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学习。对分课堂把教学刻画为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内化和吸收(A)、讨论(D),简称PAD课堂。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隔堂对分或当堂对分,在考核方面,强化过程性评估,弱化终结性考试。
无论是任务驱动还是对分课堂教学法都强调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特点,在对分的过程中引入任务导向会使教与学的效率性更加明显。
2 “任务驱动+对分”模式的教学设计过程
2.1 经典岗位任务调研分析
通过文献查阅、网站分析、专家访谈、企业工作人员写实记录等方式分析与基础工业工程相关职业岗位经典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表1 基础工业工程经典岗位任务分析
2.2 课程教学目标设定
对接人才培养方案与经典任务调研结果,完善课程培养目标如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工业工程的形成和发展,建立工业工程学科的总体概念,树立工业工程意识;掌握方法研究,作业测定,现场管理优化的知识和技能,学会综合运用这些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程序,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训练他们的合作、沟通和创新能力。
2.3 关键知识领域任务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梳理出基础工业工程6个关键知识领域,分别为工业工程概况、方法研究、作业测定、学习曲线、现场管理、综合应用。6个知识领域对应6大任务模块,各任务模块的设计如表2所示:
表2 基础工业工程任务模块设计
2.4 课堂教学组织设计
课堂教学组织围绕对分课堂的P-A-D各个环节展开。
讲授(P)阶段:此阶段需要对原有的讲授内容进行整合,围绕完成任务需要的关键知识内容精讲,包括完成任务的流程和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内化和吸收(A)阶段:以任务为驱动,以课本、课堂笔记、其他教学资源(课程大纲、PPT、企业案例等)、互联网等为辅助,独立或结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内化和吸收知识,并且要求每个学生完成自己的“亮考帮”(即亮闪闪,考考你,帮帮我)。此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讨论(D)阶段:按照成绩分布的A-B-B-C原则划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重点围绕“亮考帮”开展讨论。每次讨论环节选一名主持人,小组成员可以在不同次讨论中轮流做主持人,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组讨论后进行全班交流,围绕各小组的讨论总结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完善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认识,巩固内化和吸收的结果,培养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下面以作业测定中的秒表时间研究为例介绍课堂教学组织设计:
根据任务内容将任务模块进行分解如表3所示,并将相关内容通过对分,在开课前1到2天发送给学生,请学习委员按照A-B-B-C分组原则提前分好小组,上课时按照小组就坐。
表3 任务模块分解
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如表4所示:
表4 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过程
2.5 课程考核方式设计
采用多元化课程考核形式,将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和教师考核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考核内容和各考核主体考核分值所占比例如表5所示:
通过这种考核使学生也成为考核的主体,增加他们的主动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照同学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差距。
表5 课程考核体系 单位:%
3 “任务驱动+对分”模式教学效果
将“任务驱动+对分”在《基础工业工程》课程中加以应用,教学效果非常显著。结课后,积极申报校级、省级科研训练项目的学生比例较以前提升百分之百;以本课程为基础拟定的毕业设计先后获得两次省优毕业设计团队;在参加江苏省致善大赛和全国IE亮剑比赛中分别获得多项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多名学生参与企业改善优化项目,帮助企业优化人员配置、提高生产率,受到合作企业的充分肯定。
4 结束语
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将任务驱动和对分课堂相结合,让教师和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认同感”激励的基础上可以改善上课到课率低、抬头率低、人到心不到等问题;通过自身参与课堂,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协作沟通能力都能得到提高。教师在讲授主要知识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完成任务,解答学生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推动了自身的不断学习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