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作品在流媒体音乐平台的发展与推广
2020-04-26◎余瑶
◎余 瑶
流媒体音乐(Streaming Media)又被称为流式媒体,可以看作是一种多媒体。 它指的是一边加载传递一边播放的音乐形式,其中的“流”并非是指媒体介质,而是指音乐传输的方向性。自2015 年开始,流媒体音乐借助平台优势,以及自身“短平快”的传输特点,迅速挽回了CD、磁带为主的传统唱片行业之颓势。 在2015 年至2017 年全球音乐产业收入中, 流媒体音乐实现了4.3%、8.8%、8.1%的年增幅;在2017 年,其收入份额更占全球音乐产业总额的38%,将音乐带入了数字时代的快车道。
而对古典音乐作品、 乃至其细分领域的声乐艺术作品而言,如何因势利导、更好的利用流媒体音乐平台实现“弯道超车”,也成为在新时期应该着重分析、研究的新课题。
一、声乐艺术作品在流媒体音乐平台的发展现状
在论及声乐艺术作品在流媒体音乐平台的发展现状时,需要注重两个层面:其一是,有针对性的分析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流媒体音乐平台, 它们将决定音乐作品能否实现更好的“落地”效果;其二是,声乐作品在平台发展的现实情况。 以下笔者将结合这两个层面展开具体论述。
第一,在综合考量了影响力与整体营收情况后,笔者选择了国外的Spotify, 以及国内的QQ 音乐与网易云音乐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多媒体音乐服务平台, 作为本次声乐艺术作品的分析对象。 其中,Spotify 于2018 年4 月在美国完成上市,并于同年实现了300 亿美元的估值,是全球知名的流媒体音乐平台。QQ 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则是国内综合实力较强的两个流媒体音乐平台。其中,QQ 音乐在2016 年实现盈利,也是全球最早实现盈利的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网易云音乐则凭借精准的大数据分析、 与30 岁下用户的高黏合性,成为国内颇具代表性的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
第二, 声乐艺术作品在具有代表性的流媒体音乐平台中的专辑存量,基本决定了其在互联网平台、乃至普通听众群体中的渗透力、影响力。 为此,笔者以多明戈、芭芭拉·哈尼根、廖昌永、戴玉强四位演唱家在流媒体音乐平台的数据做了汇总。之所以选择该四位演唱家作为研究对象,原因在于,他们一方面都是活跃于当下舞台上的知名歌唱家,此外也可以从不同侧面考验平台的曲目包容度。 其中多明戈作为老牌歌唱大师,可以考察平台深耕曲目的能力;廖昌永、戴玉强作为中国顶尖歌唱家, 可以考察中外平台的不同策略与关注度;芭芭拉·哈尼根作为近年来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的中生代女高音歌唱家, 可以考察平台对新曲目的收集能力,下表为具体数据:
四位中外演唱家在流媒体音乐平台中的数据平台/歌唱家Spotify QQ 音乐网易云音乐多明戈180 张专辑83.5 万关注271 张专辑5397 首歌曲6248 人关注124 张专辑3008 首歌曲廖昌永5 张专辑321 人关注30 张专辑269 首歌曲4.8 万关注23 张专辑230 首歌曲戴玉强8 张专辑78 人18 张专辑247 首歌曲2.2 万关注17 张专辑131 首歌曲哈尼根10 张专辑8137 人关注6 张专辑262 首歌曲50 人关注5 张专辑94 首歌曲备注其中Spotify 并不统计曲目总数;网易云音乐不统计关注人数
结合上表可知, 目前国内外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在曲目侧重上,体现出一定的共性,这主要表现在总体的曲目储量方面。 无论是Spotify, 还是国内的QQ 音乐与网易云音乐,都基本涵盖了歌唱家职业生涯的各阶段代表性曲目,同时其曲目量也说明了三个平台对声乐作品的推广力度。
同时, 国内两家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在曲目保有量上也比较一致, 这点集中体现在廖昌永与戴玉强两位中国著名歌唱家上。其中主要原因在于,腾讯与网易为减少版权竞争带来的、 过大的差异化问题, 已经基本实现了版权的互授。 而其中存在的、少量的曲目差异,实际上是独家版权造成的结果。 由此可知:借助于版权互授,国内流媒体音乐平台在声乐艺术作品总量上基本保持在了一个量级之上,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各自的独家版权实现差异化订制。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较国外而言,国内的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在声乐作品的曲目纵深上已有赶超的趋势, 这点突出地表现在多明戈的专辑数量上。
国内外流媒体音乐平台在对待中西演唱家、 更新幅度上则表现出不同的侧重。例如,两位中国歌唱家戴玉强与廖昌永,其声乐作品在QQ 音乐、网易云音乐的专辑数、曲目数量的变化并不大, 但Spotify 上的数量却是严重不足的——这主要体现出中西方受众在演唱家认知上的差异。此外需要注意的是, 国内基于世界级著名歌唱家的声乐作品, 虽具有的一定曲目优势, 但听众的转化率是明显不足的。 例如歌唱家多明戈,其在Spotify 上的月度订阅人数达到了83 万,但在国内的QQ 音乐中只有6000 余人关注,如果将QQ 音乐平台上的5000 余首歌曲也纳入其中,会发现国内的关注度更是远远不足。 同时,因为大众媒体传播、音乐认知度带来的平台的更新滞后性的问题也存在。例如,活跃于国际舞台的女高音歌唱家芭芭拉·哈尼根,其在国内的与在Spotify 上的专辑数量相差在40%至50%左右。
由以上分析可知: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知名演唱家,其在国内的流媒体音乐平台中均已具有了一定的曲目储量优势, 但如何将这种优势更好地服务于从传统唱片行业转至数字音乐时代的听众,仍是一个需要深度探讨、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二、流媒体音乐平台中的本土化推广问题及其对策
针对声乐艺术作品在国内流媒体音乐平台上的推广,笔者认为尤其需要注意本土化问题。 综观国内以网易云、QQ 音乐及其他大型流媒体音乐平台,均在本土优化方面着力不足——这点在声乐艺术作品中表现得较为明显。 其突出表现在检索作品、本土化作品两个方面。笔者可以上文提及的多明戈与哈尼根为例。 如果不以两人的英文名,即“Placido Domingo”与“Barbara Hannigan”,而是以“普拉西多·多明戈”、“多明戈”、“芭芭拉·哈尼根”、“哈尼根”等词进行检索,两个平台的结果如下:网易云音乐会出现芭芭拉·哈尼根、多明戈均无法定位到具体歌唱家的情况,从而导致搜索失败;QQ 音乐可以通过“专辑”菜单定位多明戈的作品信息,但哈尼根仍搜索失败。
网易云与QQ 音乐出现的搜索定位问题, 并非仅局限于演唱家,在声乐作品层面同样问题突出。笔者可以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著名唱段《饮酒歌》为例。 如果以其意大利文”Libiamo ne' lieti calici“进行搜索,在QQ 音乐与网易云中将分别检索到412 首、270 首, 同时专辑与版本信息清晰,基本不会出现搜索中的干扰项;但如果在两个平台中以“饮酒歌”进行搜索,均会出现无法准确锁定威尔第《饮酒歌》、带来干扰项增多的情况,其中QQ 音乐启用了“模糊搜索”,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弱干扰项,但效果并不明显;同时曲目数量也会变少, 在QQ 音乐与网易云中骤减到33 首、69首,给查找歌曲带来一定的困难。
通过笔者对同类声乐演唱家、 声乐艺术作品在平台中的检索可以发现,上文提到的本土化问题并非孤例,而是普遍存在于国内流媒体音乐平台之中。由此笔者认为,流媒体音乐平台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听众锁定音乐家及音乐作品,如果因本土化原因,没有做到关联人、关联作品的标准词追踪,就会给搜索、乃至聆听带来极大的困难。
而除了搜索端的问题外, 流媒体音乐的本土化问题还体现在对专辑与单曲的中文化问题上。经笔者对多明戈、哈尼根等歌唱家的数百张专辑进行核对后发现,QQ 音乐与网易云在获得版权后,基本采用了“拿来主义”的做法,即不对专辑与作品作进一步翻译与内容质量的优化, 甚至出现大部分声乐作品均无简介的情况,从而为从业者、音乐爱好者们了解歌唱家与作品情况带来一定的困难。
笔者认为, 这种本土化问题是流媒体音乐在迅猛发展中出现的必然结果。QQ 音乐与网易云音乐等头部通过迅速敲定版权事宜而获得了巨量的音乐资源, 并针对各自的独家版权打造付费内容、特色内容,从而会在一定周期内缺失对固有版权作品的精耕细作。 这种情况,在以黑胶、 磁带与CD 为主的传统唱片行业中是难以想象的,但在以打造免费为主的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中,却是可以理解的。
面对浩如烟海的声乐艺术作品,将其在搜索层面进行中文优化,在内容层面“去粗取精”,既需要时间,更需行之有效的方法。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彻底优化中文搜索逻辑,从而为迅速了解西方艺术家与相关歌曲提供直接帮助。 搜索是流媒体音乐平台的重中之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而结合上文可知,QQ 音乐已在搜索层面作出了一定的改善,但距离英文、意大利文等外文关键词的搜索结果,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以网易云音乐为代表的流媒体音乐平台,则在中文搜索层面落后较大,亟需在这一方面作出改善。
第二,通过与其他古典音乐类平台进行合作,提高国内流媒体音乐平台在专辑与曲目介绍等方面的内容质量。 针对声乐艺术作品的专辑与曲目介绍,涉及创作与演唱背景、艺术家信息等多个方面,这要求平台具有较高的资源整合、编辑内容能力,而大型流媒体音乐平台作为数字音乐的“集合体”,在这一方面是具有劣势的。鉴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与古典音乐相关的平台进行合作,来加以解决。 笔者认为,这样的平台有三类:第一类是以库克音乐为主的、以古典音乐与中文化为核心导向的数字音乐平台; 第二类是以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为主的、以古典音乐视频与音频及其中文化解读为核心的综合类多媒体平台; 第三类是以三联中读等以内容产品为核心的、 具有一定普及性的知识付费平台。
第三, 通过将现有的流媒体音乐平台优势转接到声乐艺术作品,帮助后者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 例如,无论是移动端还是电脑端,QQ 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在主菜单上均有每日推荐的精选歌单。 可以通过在这一内容中适量加入中西方声乐艺术作品的推荐歌单, 来帮助实现与这一用户群体的精准对接,从而帮助歌唱艺术作品的内容进行升级。
结语
国内流媒体音乐平台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使更多的音乐爱好者与专业人士迅速获得了海量的音乐资源, 其中也包括高质量的声乐艺术作品。 但数字音乐的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不断进化、迭代的。 在流媒体音乐平台解决了曲目问题的当下,本文所提出的、如何更好实现内容的本土化优化,将会为其实现良性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