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八载忠诚“守陵人”的红色情怀

2020-04-25丁娇艳

源流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关区烈士陵园陵园

丁娇艳

他是一名军人,1989年参军入伍,曾在成都军区守备第二师独立营服役。

他是一名“守陵人”,从1992年3月至今,28年忠诚守护着烈士陵园里143位烈士英灵,守望着心中的一份红色情怀,守望着心中对英雄的敬仰。

二十八年来,修剪杂草、擦拭墓碑、例行巡查,他风雨如磐……

二十八年来,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他坚守着心中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他就是七星关区烈士陵园管理所护陵员成绍显。

今年6月,成绍显荣登“贵州好人榜”,成为“诚实守信好人”。

二十八年与苍松翠柏、烈士英灵相伴,二十八载忠诚“守陵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心中的红色情怀。

父亲是位老红军

成绍显今年49岁,家住毕节市七星关区城区,他的父亲成永奎是一位老红军。

“二万征程到延安,织造锦绣家乡还。忠骨染就松柏翠,红军精神代代传。”父亲成永奎的墓冢在烈士陵园的一角,28年来,每当例行巡查经过父亲墓前,他总会在父亲墓前坐一坐—父亲,在他的内心是一种骄傲与自豪。

父亲成永奎戎马一生,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是一名历经艰难险阻、饱受风霜雪雨的红军战士,是值得崇敬的“老一辈”,更是他忠诚守护烈士陵园二十八载的缘起。

1911年,成绍显的父亲成永奎出生在七星关区何官屯镇龙官村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为求解放,1935年在毕节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班长、排长、陕甘宁边区工作队队长等职。长征过程中,爬雪山、过草地,出生入死,经受无数次枪林弹雨……

行程二万余里到达革命圣地—延安,成永奎成为一名久经考验的红军战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1952年,成永奎毅然放弃在上海的优越条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复员回到家乡参加地方建设,担任过乡主任、大队支书、毕节县第三届贫下中农代表、毕节县人大代表。

爱党、爱国、恪守诚信、忠诚于祖国是父亲之于忠孝传家的良好家风,成绍显铭记于心,更是身体力行。“我是从小听着父亲的红色故事长大的,父亲生前对我的教导从未忘记,传承父亲的红色基因是我一生的荣耀。”成绍显说。

陵园工作守初心

青松伴忠骨,史册载功勋。坐落于毕节城西北凤凰山的毕节烈士陵园被苍松翠柏环绕,庄严、肃穆、幽静。这离不开“守陵人”成绍显对护陵工作的坚守付出。

毕节烈士陵园始建于1956年,1958年建成,是国务院批准的全省两个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之一。陵园内安葬着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夏曦及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抗日先遣队司令员阮俊臣等143位烈士遗骸。

二十八年忠诚守护,成绍显把青春奉献在这里,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感情深厚。

1989年至1991年,成紹显服役于成都军区守备第二师独立营,虽只在军营待了短短两年,但却加深了他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1992年,成绍显被安排到烈士陵园工作,“当时我被安排到烈士陵园工作,我的好友、亲戚都感到诧异。”面对疑惑,成绍显内心则从容淡定,他很清楚这一份工作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有多重。

辖区安全、陵园防火是成绍显开展陵园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清扫陵园卫生、清理枯枝落叶、巡视陵园、保障水电路畅通,春起秋落,周而复始,成绍显把全部身心融入到陵园工作中。由于陵园工作人员少,日常这些活,就是靠成绍显一人承担。

“这个时节,雨水充足,草长得快,拔完了又长出来,拔得慢就高过墓碑了。墓碑也要经常擦拭,因为小昆虫和鸟类粪便会落在上面。”49岁的成绍显,身体单薄,一双手没有闲下来过,说话时一脸认真。陵园内的143座烈士墓冢,他擦拭得一尘不染。

“烈士陵园占地87亩,每一处都是我的责任所在,不能让烈士安息之地有一丝脏乱。”在成绍显看来,把陵园打扫得干干净净,守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给长眠于此的烈士一个干净整洁的安息环境,才能表达他内心的敬仰。“别说守了28年,就算再守28年,只要我还能动、还有力气,我都会一直守下去。”成绍显说,这不仅是他对父亲以及英雄烈士的特殊情怀,还是他那颗闪闪发亮的爱国爱党的赤诚之心。

三次负伤不退却

“老成是烈士陵园的‘元老,28年来,他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七星关区烈士陵园管理所副所长杨国辉说。今年5月,成绍显因守陵工作过度劳累,休息不好,加上患有脑积水,身体渐渐力不从心,在回家途中,突遇车祸,腿部骨折,伤势严重,在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老成的脚不是第一次受伤了,几年前,同样是在下班途中出的车祸,致使腿部骨折,但他从不耽误自己的工作。”杨国辉感叹道,“这次受伤请了两个月的病假,但时间还没到,老成又跛着脚来陵园忙碌了。”

梅长先是成绍显的同事,在每一次的“清林”工作中,梅长先都能感受到成绍显对于护陵的一丝不苟,消防池边认真查看水管,林中佝偻着背捡拾枯枝败叶,蹲下身子认真擦拭一座座墓碑,陵园里处处都是他的身影。“工作中不明白的地方就咨询老成,他从不嘴上指导,而是亲自带着做,从不拈轻怕重、畏难退缩。”这是梅长先对成绍显最深刻的印象。

2019年1月,成绍显负责带队做仰止亭斜坡的“清林”工作,由于仰止亭斜坡落叶厚积、林中潮湿、青苔遍布且垂直高度近百米,出于对同事安全的考虑,他阻止同事涉险,自己下到陡坡清理,双手抱着枯叶无处着力,脚底一滑,不慎从斜坡滚落数十米远,腿部严重受伤。这次受伤,领导和同事想为他申请认定为工伤,但都被他拒绝,“既然我没有生命危险,就不要给国家添麻烦,自己在家休养一段时间就好了。”成绍显说。

一座烈士陵园,一个无声承诺,一段感人岁月,一种平凡坚守。“我守护的不是冰冷的墓冢,而是对革命精神的热忱。”这是成绍显一直以来的心声。17岁参军入伍,20岁成为七星关区烈士陵园管理所的一名护陵员,从此,他就把自己“钉”在这里,不争名利,诚实守信,干一行爱一行,守着红色初心在陵园默默躬身前行28年,正是这种默默的坚守,让我们感受到在试验区的土地上,总有一种力量生生不息,总有一种红色情怀薪火相传,总有一种感动萦绕于心。

猜你喜欢

关区烈士陵园陵园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普兰店区唐房革命烈士陵园
沙岭战役烈士陵园
大石桥市烈士陵园
铁岭市烈士陵园
走进陵园(外一首)
构建“区域关区”推进一体化进程中的海关定位与改革
建设陵园 缅怀先烈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陵园艺术雕塑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