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控机械加工中心进刀工艺的改进思考
2020-04-25张伟伟马康康李江鑫成伟伟许慧东
张伟伟 马康康 李江鑫 成伟伟 许慧东
【摘 要】在当前数控机械加工中心的发展实际情况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数控加工经验,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进行相应构架加工中如何结合实际来进行进刀工艺的优化,希望对于今后全面提升数控加工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数控机械加工,加工中心,进刀工艺,工艺优化
1 引言
在当前我国工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数控机械加工技术呈现出飞速发展的状态,数控加工进刀工艺技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模式,并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特别是当前很多的高精、大型数控龙门装备的快速发展,对于推动整个工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里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重点探讨了如何有效进行数控加工中心的工艺加工进行优化,旨在全面保障零件的精密加工水平全面提升。
2 数控机械加工中心进刀工艺的改进措施
结合数控机床的应用实践情况来看,只有充分保障进行进刀工艺优化,方可以实现预期的产品质量要求。这里通过某大型机加工产品为例进行分析,重点结合构架加工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保障进刀工具符合实际工况的要求,明确进刀时间的精确化。从项目角度出发,则应全方位保障设计工装方案的合理性,重点结合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其中,在满足吊座 Φ28 孔的精度的要求下,涉及到架构质量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牵引座楔口、弹簧座筒的底面加工、轴箱定位座楔口等部分。
考虑到此产品架构的材料硬度往往比较高,相应的吊座伸出长度较大,这样则会造成在进行制动器吊座加工中,特别是尺寸精度公差较小的情况下,实践中存在着比较大的刀具振动情况,难以保障预期的精度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实际需求,为了保障吊座的稳定性而设置了螺旋杆辅助夹,并结合实际来进行加工工艺的细化,从精度的角度出发而选择应用铰刀的方式,这样就可以满足吊座的高精度加工要求。
在进行加工弹簧座筒底面的过程中,考虑到空间尺寸有效,存在着筒深加工难度较大,同时,相应的表面粗糙度也具有比较高的要求,这里借助于加长减振刀杆,并选择加工中的螺旋插補方法,能满足平稳化的加工面的实际需求。
在进行加工牵引座和轴箱定位座的楔口的过程中,在保证一定的精度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要求具有一定的数控操作的经验,结合实际的需求,主要涉及到相应的如下四个方面的加工步骤。首先结合玉米铣刀分层的方式,能有效保障构建成为接近楔口形状,然后,改用R3 圆弧铣刀能进行相应的过渡圆弧的交工,然后,进行楔口的半精加工处理,在此过程中,则应明确具有一定的加工余量,并能满足均匀化的要求,能落实好相应的精度及粗糙度的要求。在进行精铣楔口的环节,避免出现一刀铣到位的情况,这样容易出现过切超差的问题,结合实际需求而选择优化刀半径参数,能有效实现抗刀量的消除,确保测量参数符合要求方可以进行加工。
在具体的分析环节,则是选择高速切削加工工艺,结合精加工的要求,为满足平稳切削的要求则是选择顺铣方式,并结合进刀来进一步优化。从加工项目的整体需求出发,切削环节则对于到整体走向及起始点,能有效实现预期的高精度的切割要求,全面提升进刀工艺水平。借助于分层进刀的方式,能有效在一定的范围内合理化控制好精细程度,从这个角度来看,还可以通过选择左后两边偏移进刀等措施,并能合理化选择切削环节中的运动实际情况,合理化保障刀具的操作。在此基础上,则应结合相关的起始以及终点位置来明确相应的工作作业,从而明确相应的进刀方式,以及相关的进刀次数。结合具体的操作时间来看,则应明确合理化的加工流程,并能结合零件的特点,合理化改进进刀工艺,并能借助于基于信息技术的数控加工方式全面实现,这样也体现出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优势所在。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为了全面提升进刀工艺,保障满足其精细化、数字化的发展要求,则应重视在硬件设备的基础上,配套相应的软件升级工作。这样能便于有效进行进刀工艺选择的精细化管控,可以有效借助于软件模拟的方式来优化进刀位置及时间,并能有效进行相关数据的调整,实现进刀次数的合理化设置。在具体的变成环节,则应全面整体考虑,如存在进刀工艺错误,则需要及时有效调整,避免整体进刀效率受到影响。
同时,结合实际需求,借助于先进信息技术的优势,保障进刀工艺生产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保障计算机模拟技术得到充分发挥,提升工艺技术水平,特别是能满足精细化生产的要求,实现零部件的大批量生产的实际需求。在具体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进刀工艺的前期,一定要结合实际需求来构建管理体系,并能重视如何有效保障零件中的间隔时间优化,满足细化流水线的作业要求,从而实现数控加工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合理,保障总体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当前的数控机床加工的实际情况,一定要结合机械加工的实际需求来全面优化相应的进刀工艺,特别是能从实际的产品应用性能入手,通过进刀工艺的改进,从而保障落实好具体的数控加工要求,以便满足未来的精细化制造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志怀,黄军科. 数控机械加工中心进刀工艺的改进措施分析[J]. 中国金属通报,2020年第8期:191-192.
[2]彭帆. 新型数控机械加工进刀工艺的改进措施[J]. 内燃机与配件,2019年第18期:126-127.
[3]梁秋生. 变速箱轴孔的数控加工工艺研究[J]. 装备制造技术,2009年第11期:109-110.
[4]陈书法,姚传维,周建来. 高性能等级螺纹的数控车削工艺[J]. 工具技术,2005年第7期:59-61.
[5]季明浩. 小电机端盖数控车床加工工艺探讨[J]. 中小型电机,2002年第3期:43-45.
(作者单位:山西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