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有效方法
2020-04-25李鹄
李鹄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重视知识点的教授,而对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并没有过多的涉及,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不利的。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让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中喜欢上数学课。本文围绕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有效方法展开论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课堂;有效方法
前言:
趣味课堂能够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感受,让学生能够享受数学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一定的激发,这对于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有较大的帮助。
一、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而我们能够较为容易地在生活的过程中有大量的素材可供开展教学任务。但由于并不是所有的素材都是适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素材进行一定的筛选,选择出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素材,在上课的过程中结合着这些生活素材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一定的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较好地结合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一定的理解,这也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够更为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帮助,
例如,在讲解计算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应用学生有关“商店”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将计算题中涉及的数据与商店中的商品的数据进行一一地对应,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信息。同时,这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计算练习,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效率有一定的帮助
二、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对教育事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它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通过开发信息技术的多功能性,让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激发自己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效率有一定的帮助,对于构建趣味课堂也有一定的帮助。
例如在教授《时、分、秒》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播放有关钟的发展历史,让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对其进行一定的观察,从而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这对于学生开展后续的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帮助。当学生能够结合着视频材料对于“钟”产生兴趣的时候,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张关于“钟”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钟”的特点,并且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理解。之后,教师可以邀请一到两位学生讲述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表达出不同的想法,可能与课时的主题契合,也可能不契合。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回复,教师都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鼓励,让学生能够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心,从而能够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当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一定表达之后,他们会好奇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钟”,这便能够为后续的教学任务埋下伏笔。教师可以趁着学生对于“钟”的好奇心正强烈,讲解有关“时针”、“分针”、“秒针”的相关概念,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的驱动下更好地了解相关内容。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何通过钟表上的内容读出现在的时刻,从而让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本课时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较为自然地进入学习的状态,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下对相关内容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对于构建数学趣味课堂也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三、以小组竞赛开展数学课堂
教师在讲述完课时内容之后,可以给学生预留一些时间供他们进行小组竞赛,让他们能够在激烈的竞赛氛围中巩固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并且能够在应用的过程中加深自己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一定的分组,确保每一个组内都有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之后,教师可以为每个组提供等同于小组人数的题目,并且让所有的题目在一张白纸上,让他们在同一时间开始答题。同时,教师也需要告诉他们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人作答,以确保比赛能够较为顺利地进行。
在小组比赛的過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维持比赛的秩序,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比赛的过程中。与此同时,由于每一个组在任何时刻都有未在作答的学生,他们能够通过对比别的小组的进度来激发自己的好胜心理,这将帮助他们在自己作答的时候能够集中注意力,从而更快更准确地得出答案;每一组中在作答的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正在为本组的荣誉而“战斗”,因而他也会以更高的要求要求自己,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速度和准确率有一定的帮助。在每一个小组都完成作答之后,教师需要记录下先完成的小组和后完成的小组名单,然后再对他们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如果答案正确,则小组加一分,如果回答错误,则小组不得分。最后,按照积分的高低进行排序,若积分一致,则查看小组完成的速度进行排序。
在统计完结果之后,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为获得第一名的小组鼓掌,让这一个小组的学生能够在大家的掌声中坚定自己学习的信心,从而能够让自己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同时,没有获得第一名的小组也能够受到一定的刺激,他们会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加努力,争取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作答,这对于提高班级整体的数学成绩有一定的帮助。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状态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展数学学习,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让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激发下更好地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从而能够更为高效地开展数学学习;可以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开展数学课堂,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展数学学习,这对于构建趣味课堂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多海.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J].学周刊,2020,(13):67-68.
[2]孙发元.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研究[J].学周刊,2021,3(3):151-152.
[3]刘站美.探究趣味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1):146,148.
(作者单位:湛江市坡头区官渡镇东岸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