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情境互动式教学策略探析
2020-04-25范美玲
范美玲
【摘 要】初中音乐教学启动后,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情境展开教学调度,符合学生学习基本诉求。在具体设计时,需要从不同角度展开探索,问题式情境、媒体式情境、演绎式情境、生活式情境,都具有较为鲜明的互动特征,教师要合理配置,以成功调动音乐课堂积极因素,形成崭新教学激发动力。
【关键词】初中音乐;情境互动;教学策略
音乐课堂教学引入情境教学,给学生多种感官带来更直接冲击,其助学效果会更为突出,教师对此需要有正确认知,科学运用情境教学手段,从教学实际出发,依据教学条件展开多元创设,以互动式为创设基础,以成功引发学生音乐思考,并在良性互动之中形成崭新音乐感知。学生直观学习思维比较敏感,对灵动教学情境有特殊敏感性,只要教师设计合理,学生学习思维会自然启动,形成崭新学习成长点。
一、精心设计互动问题式情境
互动式教学情境凸显学习主体意识,符合新课程改革基本精神,具有极强生命力,作为音乐教师,需要有自觉互动意识,并利用教学情境展开互动设计和操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问题式情境带有互动属性,教师要精心设计思考问题,以成功调动学生学习音乐思维,形成丰富互动契机。为赢得问题调动主动权,教师在问题设计、问题投放、问题解答等环节要做好前瞻性思考,对学生音乐思维进行到位的学情调查,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到问题互动环节之中。
如教学湘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我们是春天》,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并给出一些聆听要求:认真倾听歌曲,体会歌词有什么特殊演唱顺序?歌曲旋律有什么突出特点?你还有什么其他发现呢?教师问题布设之后播放歌曲,学生快速进入聆听阶段,并仔细分辨。在课堂问题解答时,学生感知都比较到位。有学生认为,这首歌曲歌词设计呈现两段式,第一段比较欢快活泼,第二段显得有些舒缓。也有学生说,这首歌曲抒情意味比较浓重,歌词反复设置,呈现循环式,起到强化的作用。歌曲从几个方面展开,带有更多展望和期待。教师也给出自己的见解:我们是春天,春天是我们。这首歌曲唱出了希望和憧憬,唱出了热情和力量。
教师利用问题设计展开教学互动,为课堂教学注入丰富内驱动力。学生在聆听中有自己的感知见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和展示,并积极参与互动讨论,也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其调度作用凸显出来。学生都有主动探索的心理,教师利用问题展开互动调动,契合学生学习心理,其操作效果也会自然呈现出来。
二、合理布设互动媒体式情境
學生对媒体有特殊敏感性,教师合理调动媒体手段展开教学情境布设,也能够获得不错的调度效果。信息技术的不断介入,给学生带来更多感官冲击,也为教师施教创造更多条件,在媒体互动式教学情境设计时,教师要对学生信息占有情况有一定了解,以便正确选择媒体展开教学发动。网络、智能手机、多媒体、白板等,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媒体选择,在互动性教学情境布设时,教师要做出科学搭配,以提升课堂教学互动性。
学生对乐器都特别喜欢,特别是这些西洋乐器,演奏起来有更强大的气势,能够给学生带来更深刻的心理冲击。如学习《西洋管弦乐器的分类》,教师挑选了一些西洋乐器带到现场,学生对这些乐器充满探索情趣,有些学生忍不住要亲自操控一下。课堂学习气氛可谓是其乐融融,学生学习热情暴涨,为教师施教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两首西洋乐曲,让学生仔细聆听,猜猜其中运用了哪些西洋乐曲。学生快速给出回应,都能够进行详细对比。教师检查时,学生纷纷给出自己的见解,不管是猜对还是猜错,都给学生带来更多认知体验。为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拿出一些西洋乐器,为学生进行现场演奏,并要求学生实际操控,体验西洋乐器的不同之处。教师与学生展开面对面交流,对西洋乐器的操控技巧和方法进行研究,学生逐渐进入学习情境,课堂互动成效显著。
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些乐器,将学生学习兴趣激活了。西洋乐器讲究声势,操控起来有更大吸引力,特别是打击乐器,更有震撼力。教师利用乐器作为媒体,调动学生自觉进入学习情境,给学生学习心理带来重要冲击,教学启动效果显著。
三、巧妙植入互动演绎式情境
学生都有合作互动的心理诉求,教师对此需要有到位的预判,在互动形式创新方面做出更多实践尝试,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成长音乐认知,这也是音乐情境互动教学的重要追索。音乐情境互动形式有很多,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需求作出判断和布设,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契机。小范围合唱、小组分角色演绎、诵读歌词、展开音乐游戏操作、发动音乐竞赛等,都可以为学生学习感知音乐做好铺垫。如果有必要,教师也可以广泛吸收学生参与意见,对教学布设方案展开创新修改,以赢得课堂教学的主动性。
互动合作程序启动后,教师需要根据组织和引导,以便发挥其教学作用。教师对合作互动形式进行评估,以提升教学适配性。《兰花花》是一首西部民歌,其旋律高亢悠扬,教师先找会唱的学生进行示范,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音频材料,学生自然跟进视唱。因为旋律比较熟悉,学生在很短时间内便掌握了旋律。为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师组织学生自行设计伴奏律动方案,并跟随旋律进行展示操作,课堂随即进入良性互动之中。学生在创作之中展示和演绎,在互动交流之中完成认知构建,可谓是一举多得。
教师利用舞蹈律动设计进行课堂调动,让学生在模仿学习中参与到课堂互动之中。因为没有特别专业的要求,学生都能够顺利参与互动之中。特别是课堂展示环节的设置,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主动性。学生都有表现的欲望,教师带领学生自我展示,极大满足学生学习心理需求,课堂互动效果逐渐显现出来。
四、科学启动互动生活式情境
学生生活中有多种渠道接触音乐,这无疑是重要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情境设计时,需要做全面的教情和学情调查,对学生生活认知基础有统筹考虑,以便为学生创设适合的学习情境,自然启动学生互动思维。音乐作品大多来源生活,如果教师在教学布设时能够接轨学生生活,也可以形成更多互动契机。为学生创设生活化学习场景,学生接受更为自然。如果能够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进行实地观察,无疑能够获得更多教学动力。
教师在具体施教时,要对学生学习悟性和学习兴趣有更多了解,以便为互动学习设计提供第一手参数。《月儿弯弯照九州》,这是一首民歌,流传很广,深受学生的青睐。为提升学生学习情趣,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演绎比赛活动,让学生以接力赛形式展开这首歌曲。小组之间进行擂台赛,每一个小组只能唱一句,轮到哪个小组要及时接上,如果接不上,或者接错了,这个小组就要被淘汰。活动开始后,学生都能够集中精神参与到互动展示之中。教师作为裁判,对比赛进行调度和组织,发挥主持人的作用。学生对这样的互动形式是比较认同的,参与主动性更高。经过一番比拼,很多小组都被淘汰出局,学生在这个活动中获得的学习认知是鲜活的。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进行个性点评,给学生音乐学习提供更多助力支持。
教师根据学生生活认知基础情况,为学生设计小组擂台赛活动,给学生提供互动展示机会。学生回馈积极,课堂发动效果显著。学生大多对这样的流行歌曲兴趣更浓,自然成为学生关注目标。教师与学生展开良性互动,为课堂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音乐教学有自身规律诉求,教师在具体布设和执行时,需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的共同存在。初中学生大多对音乐课程有主动学习热情,对互动性学习形式有更多认可,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追求,利用多种辅助教学手段,为学生布设适合度更高教学情境,势必能够成功激活学生音乐细胞,形成崭新教学促进动力。
参考文献:
[1]吕碧霞.初中音乐情境教学的优化探讨[J].江西教育,2017(09):56-58.
[2]方钦梅.音乐情境互动式教学策略探析[J].名师在线,2018(06):79-81.
[3]庄丽红.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刍探[J].华夏教师,2019(01):35-37.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所城镇所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