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法

2020-04-25张静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5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实施小学

张静

【摘  要】在小学劳动教育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活与劳动相融合、劳动教育与各学科整合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高劳动教育意识;搭建劳动课程体系,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开展丰富的劳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加强学校管理,完善劳动教育评价等方式,让劳动教育在小学落地生根,端正了学生的劳动观,增强了劳动意识,提升了劳动能力。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实施

一、在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一)学生全面成长的需要

现阶段的大部分孩子劳动教育缺失,劳动意识淡薄,自理能力差,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洗碗、系鞋带等基础的劳动都不会。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重提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实现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和总趋势。为了顺应这一总趋势,全日制小学开设了劳动课,但很多学校落实不到位,有的仅满足于开了课、完成课时,劳动教育表面化现象突出;有的以学生安全為由,以课代劳、以教代劳、以说代劳普遍存在。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原则

在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是加强学生徳育教育,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集体主义思想和团结协作意识的重要渠道,必须采取家庭、社会和学校三结合的方式,常抓不懈,让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劳动教育以劳动实践为主,同时也要传授有关生产劳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尽可能与其他一些学科的教学联系起来。该放手让学生实践的,一定要让他们动起来,切忌以课代劳、以教代劳、以说代劳等形式化的做法。

(二)生活与劳动相融合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生活处处需要劳动,把劳动教育融入生活,抓住生活中每一次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和实践,如饭前摆碗筷,餐后洗餐具,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外出旅行鼓励孩子做旅游攻略、自己收拾行李等,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独立能力。

(三)劳动教育与各学科整合

劳动教育是一门综合实践课程,与各学科联系紧密,做到学科整合,能极大提升劳动教育的效能。我校在劳动教育研究中设置了劳动融合课程,把劳动教育融入到学科教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社团活动、艺术教育等活动中,而且家、校、社协调统一,形成合力,聚力实施,统一行动,最终以达成育人目标。

三、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高劳动教育意识。

1、学校方面

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树立劳动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才;要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之中,开设劳动课;要设置相应的机构来组织、督促、管理劳动教育的开展。学校还要带领老师进行劳动教育备课、上课、反思、交流、评价等活动,让劳动教育正常有序进行,真实发挥作用。

2、家庭方面

随着城市竞争越发激烈,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有考上重点大学才有出路,学习以外的事情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这些不正确的“劳动观”都需要及时纠正:家长既要重视智育教育,也要重视劳动教育。因此,家长需要有意识的在生活中传授孩子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让孩子掌握劳动技能,使其明白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能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3、学生方面

让学生明白劳动是光荣的,劳动能带来幸福感,劳动可以为生命增光添彩。从劳动中可以收获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自己动手做一道菜、叠被子、洗衣服、倒垃圾,劳动的成就感和获得感,胜过父母的千言万语。

(二)开展丰富的劳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

1、在校训练学生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自我服务是最简单的日常劳动,也是每个人在社会独立生活的最基本的能力。通过自我服务的劳动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品质,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中,每天午间都有固定的劳动20分钟,人人都有小岗位,班级清洁工作大家齐动手,每天的教室和公区卫生全部由学生完成,很好的培养了学生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2、组织学生参加家务劳动

学生在课余时间帮助家长做家务,让学生从劳动中体会父母的辛苦,体会幸福生活靠劳动来创造。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感恩父母、服务社会,必须提高自身能力以及全面素质。为了让家长更好的监督和指导孩子的家务劳动,我们给每个孩子《劳动任务完成情况统计表》,并及时进行反馈和评价,经过训练,很多同学在父母不在家的时候都能很好的照顾自己。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孩子的父母上班,他们在家能很好的自我管理,既能完成线上学习任务,也帮着家长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3、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

和社区联系,让学生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增加劳动的愉悦体验,提高劳动的积极性,体会人生奉献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在小长假和寒暑假,我校德育处都会布置参加公益劳动的作业,活动结束后完成相应的汇报展示和分享,同学们的劳动幸福感满满。

四、取得的成效

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养成劳动的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学生能明确学习是自己的主要劳动,能勤奋学习,发展实践创新能力。教师从思想上对劳动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理解劳动教育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张姬娟.浅谈小学生劳动教育素质的培养[J].新智慧,2019,(20):141,143.

[2]邓兆华.小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刍议[J].文渊(高中版),2018,(12):452.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树仁学校)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实施小学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