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
2020-04-25孙祎彤
孙祎彤
【摘 要】经过十多年高速持续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影市场,跻身于世界电影大国行列。可以说,现在中国电影正处于 “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刻。在现今的背景下,要制定其战略并找到其实现路径。本文就对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认识入手,就对电影新力量成为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主动力方面进行深入论述。
【关键词】电影大国;电影强国:电影新力量:影视教育
前言: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和票房高歌猛进,一路飘红,国内电影票房从 2012 年的 170. 7 亿元增长到2018 年的 609. 76 亿元,以平均增长速度超过 25%的增速成为国内为数不多飞速增长的行业,2018 年全国电影银幕总数超 6 万块,稳居世界第一。无论是票房容量、电影产量、银幕数,中国都跻身于世界电影大国行列,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影市场。
正文:
一.迈向电影强国的中国电影
电影大国与电影强国的区别可以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形似一个人体,电影大国是一个身体肥胖者,电影强国是一个身体健硕者。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关键是强身健体。
2010 年 1 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颇具划时代意义的文件 《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确认 “电影产业属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文化产业”,高度肯定电影产业的经济能量和朝阳产业性质,提出要建立 “健全市场公平竞争、企业自主经营的电影产业运营体系”。同时,提出了 “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的总体要求,吹响迈向 “电影强国”的号角。“中国电影乘着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进入了 ‘黄金机遇期。中国跃居世界 ‘电影强国不是梦。”2014 年 5 月,七部委出台的 《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中再次发出 “推动中国电影在关键时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跨越”的号召,并且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如加大电影精品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借力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扶持电影产业,并对电影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等良性举措,进一步规范电影市场,重点支持电影创作和推进电影全行业发展。可以说,现在中国电影正处于 “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刻。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性任务。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社会主义电影强国建设是电影界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在现今的背景下,要把握如何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规律,要制定其战略并找到其实现路径。
二.让电影新力量成为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主动力
(一)新锐电影专业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一批青年电影人才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中国电影的骨干力量。其中,郭帆、文牧野、闫非、彭大魔、苏伦、饶晓志、韩延等新锐导演携《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超时空同居》《无名之辈》《动物世界》等高质量电影作品抢滩大银幕,爆发出强大的票房号召力,也显示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和观众感染力。从贾樟柯、宁浩、毕赣,到文牧野、韩家女越来越多新锐电影人才观照社会,2018年票房排名前二十位的国产电影中,新生代导演贡献了其中41%的票房。这意味着,中國电影新力量已经崛起,用其富有爆发性的力量推动电影产业高速发展。
这些青年导演的作品无论从市场层面还是从艺术探索层面来说,都可圈可点,对产业发展、艺术探索的巨大贡献注定载入电影史册。但我们在为他们崭露头角而欢欣鼓舞时,也应对当前电影人才队伍建设还相对滞后、高素质人才稀缺、优秀领先人物相对缺乏的事实保持清醒认识。要建设电影强国,必须培养一支稳定庞大、对电影产业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青年专业队伍,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为年轻电影人的成长搭建舞台、提供支持,真正形成人才辈出、名家辈出的生动局面。
如今在这个创作条件优化、市场包容度高的时代,给更多的电影专业人才提供了很多出人头地的机会,当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中国电影新力量仍处于在实践中摸索历练的阶段,一定要保持好心态。一方面这些新锐电影人才向西方学习工业化流程、电影视听美学、先进技术经验,一方面从前辈身上传承中国电影东方美学的精髓,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二)强化中小学生的影视教育
培养中国电影新力量,需要从中小学生做起,中小学生的影像文化素养培育至关重要。影视艺术作为影像时代主要的艺术形式,在发展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近年来,越来越多优秀影视作品问世,这些作品具有人文意义的内涵,集合了创作者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内涵丰富,让人们有理由通过这些影视作品引导青少年体认世界的复杂和多样,进行更为深入的审美和考量,提升人文艺术素养,这对青少年心智成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青少年教育是对精神的养育和升华,而不是一种呵护和限制。实际上,青少年的影视作品固然不能过早呈现超越身心的成人接受的画面,但要持续不断地给予一种端正的美好价值观,那么一个成人积极的价值观,一种勇于奋斗追求所要实现的价值观就要以孩子所能接受的方式加以引导,这就是影视艺术对青少年教育特别重要的东西。视艺术的时代性已经成为共识,强调学习影视艺术是适应整个时代发展的需要绝不为过。
影视是视觉艺术的一种现代形式,也是现代文明的一种体现。青少年通过视听的锻炼,能够更快地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并且借助影视扩大视野,培养贴近网络的视觉认知。我国的影视教育长期以来停留在影视作品的教化作用上,而忽略了对青少年认识影视媒介的教育。要教会青少年不仅是学习影视作品的内容,还需要学习影像素材组织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明白影视作品如何通过其独有的表达方式传递意义。而明确青少年影视选择和引导,应以重在鉴赏为主方向,在鉴赏中加以引导才是一种根本方法。将影视作品的选择、分析和评判置于艺术鉴赏的层面是非常重要的,而理论教化同样必不可少,因为培养更好的影像素养才是根本性的任务。
影视的延伸无疑是网络时代的需要,从微电影到“抖音”等网络视频的兴旺,让人不得不感慨网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之强。网络时代其实是传播交流纷纭复杂的时代,而网络视频的多元化、复杂性和直观呈现性也直逼我们面前网络带来的影视视频的复杂化趋向,所以影视和网络素养教育迫在眉睫。在新媒体时代,影像作用越来越重要,以影视作品为代表,影像成为不同话语汇聚的场所。尤其在疫情中,新闻视频、感人的短片展现出社会各界对疫情的行动和态度,这种影像媒介显示出的巨大影响力很快就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将好的影像素养培育作为引导网络视频正确把向的一种支撑,给孩子们更多的影像素养培育引导,更多的正确思想的启迪,更好的人格锤炼,更积极向上的情感渲染,以及能够为了人类的命运而搏击的一份担当。
结论:
昂首于新时代,充满活力的中国电影正在积蓄新力量,迈向新征程。当下中国电影从中国大国走向电影强国,应加强对中国电影新力量的培养,为电影行业的未来发展储备人才,让中国电影新力量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尽快实现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有效转变。
参考文献:
[1]饶曙光.电影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与中国道路.[J]《民族艺术研究》,2017,(1)
[2]肖怀德.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中国电影走出去战略问题初探[J]《未来传播》,2019(02)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