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科学教学评价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2020-04-25陈佳苗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5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初中科学

陈佳苗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的教育教学活动愈发关注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在教学评价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的教学评价开展过程中强调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我。本文对初中科学教学评价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针对科学教学评价的现状,结合初中科学教学评价的原则,分析了初中科学教学评价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评价;现状;策略

前言:

初中教育阶段中,科学教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初中科学的教学评价中,要结合目前的评价现状,转变和创新原有的教学评价观念。建立起完善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和学生二者的共进与发展,实现对课程教育的改革,提高学生对科学问题和科学知识探索的主动性,强化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念,落实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为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夯实基础。

一、初中科学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全面素质,更好的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教学评价的改革是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能够给予新课程强有力的支持,在教学评价活动中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教学的优化,同时有助于教师不断地提高教學水平。科学教学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目的是倡导学生的科学精神,形成科学素养,通过教学评价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指明学习方向,提高学生对物体及物质变化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科学问题,形成对科学过程的感知,引导学生积极地加入到科学探究中来在。教学评价中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形成积极、热情的科学学习观念和情感,养成健全的品格,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念。教学评价中,学生可以更清晰的认识自我,有针对性地提升自我,是学习成功的基石,也是教师教学成功、课程教育成功的重要路径,监督和激励教师融入创新意识,实践教学评价的创新,推进科学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以达到提高教育效果的目标[1]。

二、科学教学评价的现状

分析科学教学的评价现状可以发现,在科学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学调节方法和手段,在整个科学教育中发挥着关键的引导和指导作用,但是落实到具体的科学教学课堂评价实践中,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的认知方面不全面,受到了高考制度、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效性不足。

(一)评价内容

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过度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在科学教学评价中,评价内容也随着主要的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偏重于对科学理论知识的评价,特别是教材课本中的知识,是重点评价内容,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态度、情绪和习惯等综合素养的评价与考察[2]。

(二)评价标准

教师对于个体差异性和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重视不足,在设置评价标准方面仍旧过度强调一般趋势和共性,导致学生个体被忽视,教学评价针对性不足。

(三)评价方法

评价的方式方法以量化结果为主,在传统的纸笔考试模式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科学教学评价中缺少新的评价观念和创新型的评价方法与手段。

(四)评价主体

被评价者处于被动地位作为评价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在消极的“被评价”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缺少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评价中的交互作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3]。

(五)评价重心

评价主体偏差的基础上,评价的重心也存在着不足,评价过度关注评价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学习态度、努力程度、是否有进步等,形成性评价这一关键的环节缺失,难以将评价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促进学生更好的个体发展[4]。

目前的科学评价中以标准化的科学考试测验为主,师生均对标准化的科学评价形成了一种过度的心理依赖,使学生在其他的学习活动中即使能够具备良好的表现,但是学生本身的表现和能力被教师忽视,甚至被学生自己所忽视,导致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例如有些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主动踊跃地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并且具备较强的创新观念,时常能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问题进行探究,具备属于自己的独特观念和思考能力。但是在标准化的科学考试纸笔测验中成绩较差,这样的情况下,按照目前的科学教学评价现状,学生家长、学生自身以及教师,都会将学生划分为成绩一般的学生,依据纸笔考试的评价成绩用于分班、评优秀学生、获取奖励等。初中科学教学评价过于单一,难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挥出多元化评价的有利作用,限制了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5]。

三、初中科学教学评价的原则

初中的科学教学中针对教学评价的研究,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时俱进,对科学教学的评价进行优化,以主体性和探究性这两大原则为基础出发点,改变原有的科学教学评价模式。主体性原则是指学生个体的需求,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评价中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系统、规范的教学计划,融入教学评价多元内容,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结合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教学等,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因材施教为原则,立足于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分析,优化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构建起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落实教学任务,始终坚持主体性原则对学生进行评价。探究性原则要强调科学教学评价不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是要在学习科学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未来更好的深入学习和实践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的科学教学评价中,教师务必要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评价原则,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之上,由教师进行引导和指导,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和自主探究积极作用,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能力,用更全面的教学评价,督促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运用知识,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树立起不畏艰难、科学探究的精神,提高科学素养[6]。

四、初中科学教学评价的有效策略

(一)以正向评价为核心

初中生的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正处于较为敏感、自尊心强的成长阶段,初中科学教学评价探索和研究中,教师要以正向评价为核心,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避免打击学生的自尊和学习积极性。在初中的科学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指引学生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通过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补充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问题,以平等、正向的评价为核心,始终站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位置上,评价学生在科学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是否有所提升。教师应关注每一名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和情况,以正向评价为主,准确把握正向评价的尺度,帮助学生调动起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树立起学习科学学科知识的信心。但是教师应注意避免一味地过度利用正向性评价对学生实施教学评价,以免学生会在正向评价下迷失自我,忽视了对自身学习情况的正确认知,模糊了学习方向。例如,教师应该改变课堂上“真棒”、“想法不错”等单一的口头评价,避免过度密集的口头正面性评价,而是要保持合理的“度”,在学生犯错或是存在错误观念的时候,教师要站在科学批评的视角下,鼓励学生改正错误认知,提升自我,加入到科学知识的深入探究中[7]。

(二)多元化教学评价

多元化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深入背景、下初中科学教学评价探索中必然的转型趋势和方向,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初中生正处于快速提高自我和进步的阶段,教师要在科学教学评价中以多样化、全面化的评价调动起学生发展各项能力的动机。每名学生之间均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展示自我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教师应积极、主动的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增加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长处与短处,对教学评价的指标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形成刺激作用,在必要的训练中,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放大学生的优势。改变传统课堂口头评价或单一的书面评价方式,这样的评价方式在初中科学教学评价中的应用频率最高,但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教师应在原有的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基础之上,融入具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例如教师在口头评价学生对于科学实验提出的想法时,赞扬和鼓励的语言不应局限于“你真棒!”、“表现真好”等单一的评价中,而是要将学生具体“好”在哪里体现出来,教师应该丰富口头评价内容,指出学生具体优异的表现,包括对实验提出的想法值得赞扬,或是学生所具有的新奇建议,教师要重点提出表扬,鼓励学生发展创新思维意识。结合其他多元化的辅助评价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有些后进生在科学的教学评价中,需要教师尤其关注其学习状态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完善课堂评价的内容,通过访谈、书面评价、学生之间互评等方式,获取不一样的评价信息,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鼓励学生调动起科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不再以科学知识学习和探究的结论结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而是要以提升学生在科学活动中的某种能力、某种观念或精神与知识评价的相结合,建立起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更好的提升自我、发展自我[8]。

(三)强调评价反馈

教学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是提升自我、明确学习目标的重要路径,评价反馈则是建立起良性循环评价体系的关键环节。教师在科学教学评价中,要强调评价反馈,帮助学生改进自我,让学生能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中都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对学习策略进行调整,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让学生在形成性的评价中感受到自我的进步,树立起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的成就感。在互助互勉的原则下,学生们彼此评价,接受教师的评价,同时将评价反馈延伸出来反馈给教师,用于科学教学评价的总结和改进。以初中科学教材中“常见的植物”这一课程的教学为例,这是观察生物章节中的一个小节,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活动,应通過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评价,最终要将教学评价反馈收集起来进行整合和分析。结合学生对于教学评价的反映以及学习态度、学习观念的调整,教师要随着学生的步伐,对教学计划也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教师可以设立起成长箱,让学生在自评活动中把教学评价结果以及自己对教学评价内容所产生的想法、感悟等写到纸条上,投进成长箱中,每周总结一次成长箱中的内容,结合学生的想法以及具体的评价反馈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如果对某一名学生的评价中,体现了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态度不积极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评价结果以及学生在后续的改进中所表现出来的情况,为后续的教学方案改进做好准备。改变教学评价的方法,针对学生个体落实更进一步的教学和评价调整,教学评价的内容和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方法,保证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和学习需求都能够得到关注。在教学评价的反馈总结中,改进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水平[9]。

结论: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背景下,初中教育教学活动要结合现阶段的评价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在科学学科的教学评价探索中,应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使课堂更具活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立足于多元化的评价,以尊重学生主体为原则,在鼓励性评价的基础上,创建起良好的评价氛围、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克服学习困难,积极地加入到科学知识的探究和实践中来,提高科学素养,树立起正确的科学精神,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养成健全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申屠兰芳.基于生活化的初中科学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1(03):1.

[2]方春华.基于智慧课堂的初中科学核心素养的养成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17):1-3.

[3]何静.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的科学思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17):8-9.

[4]胡燕平.基于项目式的初中科学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7):10-11.

[5]刘珍.让多种教学评价成为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助力剂[J].数码世界,2021(02):193-194.

[6]邓敬东.STEM理念下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实践[J].新课程研究,2020(32):7-8.

[7]汪姝.探析初中科学教学中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J].新课程,2020(45):228.

[8]谢建芳.探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现状及优化对策[J].考试周刊,2020(91):1-3.

[9]郑华东.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20(91):6-7.

(作者单位:杭州钱塘新区景苑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初中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