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石:面对死亡

2020-04-24

华声 2020年3期
关键词:登顶遭遇登山

我人生第一次对死亡有意识,是9岁的时候。那时,东北老家有位长辈半身不遂。我放假回去玩,在她家院子的一侧,看到了一口棺材。家人说,那是为她准备的。我才意识到,这是人死之后会用到的东西,就觉得不吉利,也有些恐惧。

后来工作后,虽然不时地会去参加同事或亲友的追悼会,但思想上是回避的,觉得是未来的事情,不愿意细想。

1999年第一次登雪山,在青海玉珠峰的营地里遭遇强烈的高原反应之后,我第一次认真地考虑要立遗嘱。那段时间,常常听到其他队传来有人去世的消息,每次听到情绪就会低落好一阵。在山上,晚上常常睡不着觉,能睡着时也不敢睡,怕睡着之后再也醒不过来了。

那时候登山,每天都在经受这种折磨。我慢慢认识到,只要自己选择继续登山,客观上就存在死亡的威胁,高原反应、雪崩、岩崩、滑坠等,随时都可能发生。这种状态下,不得不考虑万一遭遇意外怎么办,家人、同事、朋友,是否应该向他们有个交代。

之后的登山经历中,我也确实遇到过很多次危险。

1999年,在新疆博格达峰,我一人独自进山,因为安全绳被砸断,差点无法安全返回。

2002年,我和三个队友一起去登北美洲的最高峰,海拔6194米的麦金利山南峰,也遭遇了惊魂一刻。

在登顶之前,我们要越过一道只有30厘米宽的刃脊山梁。在研究登顶路线沿途的照片时,已经有了足够的思想准备,我一前一后有两位可信赖的登山家结粗绳保护,心里很踏实。

我手拄冰镐,跟着队伍行进,到最狭窄的地方时,有点恐高的我决定用攀冰的动作平行前进。双腿跨骑上刃脊,待深吸几口气之后,再挥冰镐插进硬雪里,身子侧到一边,双脚交替踢进雪壁。这样走得辛苦些,但比较有安全感。过了这一段,刃脊渐显平滑,最危险的路线终于走过去了,我们登上了顶峰。

5分钟后,我们开始撤。要再次通过这最危险的一段,一样是结组、交替保护,仍然做着攀冰动作,平行移动。但一下不慎,我的左脚突然打滑,右脚的冰爪也吃不住力,整个身体斜晃、后仰,失去了平衡!还来不及恐惧,也来不及思想。右手握着的冰镐本能地一挥,砸进硬雪壁。只听“嘣”的一声,连接手腕和冰镐上的短绳因承受不住整个身体下滑的冲力,崩断了。我左手紧紧攥着冰镐,生命就系在上面。此时,结组的同伴也本能地做了滑坠保护。我悬空的双脚交替蹬出,“嗒、嗒!”两支冰爪卡在了雪壁上,止住了滑坠。

之后,我再蹬了两下就上来了。我们继续往前走,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之后撤回大本营,准备离开前我们去一个墓园祭奠登山遇难者。在墓园里,我看到那些墓碑,脊梁骨开始冒汗。我发现那里没有单独一个人遇难的,全是集体遇难。两个人、三个人、四个......可以想象,这都是滑坠时结绳保护没有成功,把队友带下去了。高山探险,生死就在一念之差。

2003年5月,珠峰顶上因氧气用完而遭遇的濒死体验,那20多分钟的挣扎,是我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2006年12月,在印尼的查亚峰,登顶下撤时,我又遇到了在无保护绳的情况下需要独自下撤的险境,全身贴着一段几乎垂直的岩壁,在凸凹不平的尖锐表面上寻找支撑点,用了一个多小时下降了70米,才脱离了危险。

上面说到的这些,都是突发状况,挑战着人内心承受力的极限。实际上,平时的登山过程中,也会有惊心动魄的时刻。

2007年登瑞士最高峰杜富尔峰,快登顶的时候,要走过一段刃脊,路非常窄,必须将一根绳索扣在两个人身上,结组前进。扣好绳子之后,向导对我说:“你不要担心滑坠,你真要滑坠我有感觉的,你坠到左边我就跳到右边。”山脊上一边一个人,人就掉不下去。他又接着说:“如果我滑坠下去,你别跳错了方向。”

他这样交代之后,我脑袋里嗡地一下,因为我并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如果决定继续往前走,就意味着你必须相信你的同伴,从某种意义上,这种信任一交出去,就意味着生死与共。同时,你又必须相信你自己,因为你一秒钟的反应会关系着两条性命。

这种情况下,是走还是不走?犹豫了一下之后,我决定继续登顶,但真的是硬着头皮往前走的。

可以说:是登山生涯慢慢教会了我如何坦然地面对死亡。在日常生活中,人会觉得死亡是很遥远的事情,但在山中,你常常会觉得死亡离自己很近。正是这种长时间、近距离的折磨和一次又一次的突发性挑战,磨炼了人的意志。

2010年5月,第二次登珠峰,我又在峰顶遭遇了危险。那次的登顶过程比第一次顺利得多,但是登顶之后互相拍照时,我一闭眼睛,才发现左眼什么都看不到,一只眼失明了。好在右眼正常。但下撤到8100米的突击营地时,右眼也什么都看不到,双目失明。不禁大喊了一声:“我失明啦!”恐惧,极度的恐惧袭上心头,此生就了断在珠峰上,告别亲人、家庭、事业,一切一切一切?死亡就是我眼前看不到、感觉不到的无底深渊!不甘心就这样待在这里啊......突然,我感觉身后的队友拍我的肩膀:“老王,你怎么了?”就是这一拍一问,恐惧的感觉顿时消失。我平静地回答:“登顶时一个眼睛失明了,现在什么都看不到了。”现在回想这种从恐惧到平静的心情转变,是源于突然失明之后的无助感,无助的孤独比死亡更不能承受。

猜你喜欢

登顶遭遇登山
尼泊尔向导26次登顶珠峰
登山有几人
登顶
预防遭遇拐骗
登顶乞力马扎罗
“迟到城”里的遭遇
吴燕 福建女子登顶珠峰第一人
多用登山杖
“祝遭遇各种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