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

2020-04-24张潇潇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改革初中

张潇潇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如何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背景,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不断创新自身教学方式的同时,通过课程改革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起到举一反三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改革;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也发生了变化,不仅对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开展,也给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在进行课堂创新和内容创新,最终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效果与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次以这些问题为着手点,浅析了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一、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缺乏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普遍以演示教学为主,学生只能模仿教师进行练习。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却极易使学生形成厌学的学习情绪,进而降低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2.教学手段存在局限性。当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其手段和方法缺乏针对性,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进一步提高,同时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的学习体验,进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阻碍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

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動性与积极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更谈不上自主学习,因此作为教师,一方面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信息技术学习时间,同时还应该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指导与帮助,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信息技术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效果和质量的提升。不难看出,当学生具有足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相应的学习中去,而对于信息技术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因此离不开学生持续有效的学习。例如,在向学生讲述“下载图片”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本区域内景点的图片资料进行相应的下载,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展示,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本区域内著名景点的认识,同时摆脱了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在学生自主下载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确保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最终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2.注重加强学生的互动与交流。良好的互动与交流,实现了学生间的相互提高,并在相互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不足,进而为自己后续的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布置,并通过小组内部的讨论得到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信息技术学习中去,而能力强的学学生带动了能力弱的学生,实现了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例如,在向学生讲述“互联网技术发展史”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并在小组内部确定小组长,整理小组成员收集到的关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让小组代表在课堂上进行演讲与展示。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相应章节内容的理解。不难看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会循序渐进的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同时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实现了课程改革的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3.注重兴趣的激发与教学内容的扩展。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具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显著提高。因此,我们应该坚持课程改革的目标,通过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保证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信息技术学习中去,进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其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教学内容的适当扩展与延伸,可以加入一些如IP地址,HTTP协议等相关的内容与知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扩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能力需求,以实现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例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增加一些难度较大,探究性较强的教学任务,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能力差异开展有意义的竞赛活动,进而通过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其次,教师还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处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设计,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并提高能力,实现以基础为主、拓展为辅的良性教学内容架构。

三、结语

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不断创新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还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并开展教学活动,最终让学生爱上信息技术,实现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吴新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M].香港:香港教育出版社,2003.

[2]李艺.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改革初中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