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子学的“中芯”治道

2020-04-24东润

董事会 2020年2期
关键词:半导体芯片

东润

在中国半导体行业中,有一位专家型企业家,他叫周子学,现任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国际)董事长。一向低调的周子学,很难在媒体寻觅到专门报道他个人事迹的文章,不过,我们从他的工作历程和行业论见中,还是“窥探”到他内心深处那炽热的“中国芯”情结。

板凳坐得十年冷

半导体产业是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核心和基础,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

今年64岁的周子学有着半导体行业丰富的工作履历。公开资料显示,周子学拥有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及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他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有逾30年的经济运行调节、管理工作经验。出任中芯国际董事长前,他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作,曾任总经济师、财务司司长等职,在此之前,曾于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的不同部门和国营东光电工厂工作。周子学现任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作为行业内享有盛名的大咖,周子学行事低调,对工作热情饱满,多次受邀作为嘉宾出席各类论坛,并发表了精彩演讲。基于长期的行业工作经历积淀,周子学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特别是半导体行业有着敏锐的行业嗅觉、深邃的行业眼光。

2019年9月3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全球IC企业家大会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IC China2019)”在上海拉开帷幕。周子学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全球半导体市场仍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行业的发展虽然受到全球外部复杂环境的影响,但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韧劲很足,2019年上半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048亿元,同比仍保持增长势头。全年看,尽管整体增长仍不乐观,但在5G、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等新兴应用的带动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发展潜力仍然可期。

不过他也坦言,中国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力还很弱,并没有很强的企业能与世界优秀企业竞争。首先,中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全球前20名的半导体企业,在具体细分领域,CPU我们基本上没有;逻辑电路量很少;存储器正在打造企业,产品还没出来;设备、材料的企业更弱小。从各个细分领域来说,我们的竞争力都不足。其次是资源分散,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不够集中,尤其是主体不集中,资源是分散的。其三,是过度宣传,提振自己信心的同时也提高别国的戒心,引起了部分国家对中国的警觉。“还是需要扎扎实实做事,埋头苦干,过度宣传只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障碍。”周子学表示,应该低调,踏实去做,半导体产业要经过艰苦奋斗才能成功。

对于中国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进程,周子学给出了大致预期。按照产业链细分,中国可以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把设计业和封装业做成相对有技术含量的板块,只要长期艰苦奋斗,坚持下去可能实现;用十到十五年的时间,把制造业和部分材料业推到相对高的水平,也是有可能的。总之,是以时间换技术。

周子学特别强调,中国半导体产业还很弱,要板凳坐得十年冷,切勿浮躁。

艰苦奋斗补短板

芯片,也就是集成电路的载体,是集成电路经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后的结果,其广泛应用于消费、信息通讯、军事等领域,甚至被称为“电子工业的粮食”。对中国而言,如果没有一家芯片企业能进入世界前列,那只能说明中国的芯片业没有成功。这是周子学最为纠结的心事,是他时刻在心头拨拉的“芯”算盘。

我国芯片的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想要实现弯道超车,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也正因如此,2015年3月6日出任中芯国际董事长的周子学,彼时感言“我很荣幸出任中芯国际董事长,深感任重而道远。”

周子学领导中芯国际艰苦奋斗,在过去的两年时间,实现了28nm HKC+平台的量产,完成了14nm FinFET技术的开发、客户导入和量产。12nm技术正在客户导入。下一代FinFET技术的开发和客户导入正在稳步进展。与此同时,中芯国际的团队在多个先进工艺节点得到锻炼,项目经验和整体实战能力大幅增强。

在成熟工艺领域,中芯国际成立了专门的产品技术开发组织,集中力量布局CIS、PMIC、特种存储器、指纹识别、蓝牙等多种产品技术平台,通过持续创新,不断提升不同产品技术平台的丰富度和竞争力,积极拓展客户,导入来自海内外客户的新产品来推动公司的业绩成长。

“经过两年的积累,我们不仅进一步缩短先进技术的差距,也全面拓展新的成熟工艺技术平台,有信心随着5G终端应用发展的浪潮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和梁孟松如是评论。

值得欣慰的是,近日随着中芯国际旗下中芯南方14nm芯片生产线的投产,今年我国要实现40%的芯片自给率,应该是较为稳当的。一旦中芯国际14nm量产,意味着绝大多数的芯片,中国都能够自己生产。而目前国内的设计水平,除了华为、中兴等大厂外,虽然大部分厂商都没有达到7nm、5nm水平,但14nm、28nm的水平还是达到的。

中芯国际的业绩也很亮丽。2019年第三季的销售额为81650万美元,环比第二季增加3.2%。

用芯创造未来

半导体行业虽然存在摩尔定律,但技术工艺已经进入一个发展相对缓慢的周期,10纳米以下制程的竞争速度放缓,这给中国企业提供了赶超的时间筹码。随着国家支持力度的加大,进口替代趋势越发明显,国内企业将替代进口产品企业成为国内市场芯片供应的主流。

周子学对中芯国际抱有十足信心,他认为有三大趋势对中芯国际非常有利。

市场趋势: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的市场,而且近几年,中国的整机系统企业快速崛起。市场在中国,整机企业在中国而起是高速成长,有了这些基础会大大促进中国芯片制造商。这对中芯国际来说是一种机会。

国家趋势:由于芯片制造在发达国家已经被认为夕阳产业,发达国家的钱都喜欢投在以网络科技为基础带来的产业,集成电路已经不被西方投资人看好。而中国市场很大,正处于增长趋势之中,有很多支持,也为发展芯片制造这样的高端制造带来了机会。

行业趋势:大家都认为物联网将成为最大的一个市场。未来人跟物、物跟物、物跟人的互动都需要网络,需要更先进的技术,这些都离不开芯片制造。这再一次给我们了一个巨大的机会。

芯片主要包括设计、制造、封测三大环节,目前制造环节正是中国“卡脖子”最明显的领域,尽快实现芯片独立,是国家迫切要完成的任务。这个重任,历史地落在中芯国际身上。

一个耐人寻味的事件是,2019年5月24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宣布,本公司已于2019年5月24日(美国东部时间)通知纽约证券交易所,申请自愿将其美国预托证券股份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并撤銷该等美国预托证券股份和相关普通股的注册。

这一决策,彰显周子学“用芯创造未来”的战略谋划,驾驭中芯国际欲为中国独立制造芯片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半导体芯片
只要技术深,沙子可变芯
沙粒变身芯片的漫漫长路
全球半导体行业1月份 销售额同比略有下滑
安森美半导体收购Quantenna COmmunications
安森美半导体收购Quantenna COmmunications
装错芯片的机器人
中国半导体产量将占世界2成
植入芯片变身“超人”,挥手开门不再是传说
什么是AMD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