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策并举保供应
2020-04-24曾诗淇
曾诗淇
春节将至,年夜饭桌上的“猪肉”比例,逐渐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在多轮政策扶持、市场行情带动下,近期全国生猪生产形势全面向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双双探底回升,猪肉价格高位回落后趋于下行。
全国生猪稳产保供形势已然“回暖”。
2019年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牵动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为确保百姓碗里不缺肉、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一场围绕猪肉稳产保供的保卫战全面打响。
山东作为畜牧业大省,也是生猪养殖加工外调大省,全省常年生猪存栏2800万头以上,出栏5000余万头,猪肉产量400多万吨,占全国猪肉产量的7%,居全国第4位,折合生猪净调出1200多万头。受非洲猪瘟疫情叠加猪周期等因素影响,2018年以来,山东省生猪产业遭受较大冲击。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落实,2019年8月以来出现了向好的变化,总体情况好于全国。
近日,记者在济南、聊城、烟台等地走访发现,当地在恢复生猪生产、促进禽肉等替代品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面“防非” 稳定生猪生产
“猪粮安天下”。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山东省成立了非洲猪瘟应急指挥部,压实政府、部门、主体三方责任,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严格调运监管,新增23处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率先放开县级、企业、第三方实验室检测权限,累计检测样品34万份;落实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自检和官方兽医派驻“两项制度”,关停不符合条件生猪屠宰企业217家,联合14个部门建立病死畜禽监管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技术指导,印发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和标准规范,组织猪场恢复生产服务专项行动,大力推广“堡垒式”养殖等防控技术模式,提升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记者走访发现,当地多个大型养殖集团对扩大生猪生产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对于非洲猪瘟,他们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防控体系。
在生猪生产总体下滑的2019年,新希望六和却在德州夏津县新增养猪产能超过50万头。据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新好科技公共事务负责人纪宝全介绍,新项目2020年达产后可实现年出栏生猪百万头的产能规模。
纪宝全告诉记者,在当前疫情威胁下,公司实行全产业链协作防控,全渠道多级阻断传播。其中饲料厂实行生物安全等级分区管理,调制温度85℃三分钟杀灭病毒,实行专厂专供,专车点对点运输。人员入场要经过两次隔离三次洗消,车辆实行点对点GPS监控,建立中转站区隔场内场外车辆,入场物资批批检测,集中消毒。推广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确保检测准确、实时。场内还加装了摄像头,对关键环节进行监控督导。
新希望六和在大型规模化猪场均配套了先进的粪污处理设施,将猪场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物转化为有机肥和灌溉用水,通过配套大型的粪污还田设施,将养猪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把環保问题彻底解决,生猪养殖才没有后顾之忧。”纪宝全说。
“一方面由于政府的有效管理和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得益于多年来企业在养殖方面建立了很好的、技术超前的防疫体系,目前企业生猪生产比较稳定。” 位于烟台市的山东龙大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养殖事业部副总经理董恩球介绍,目前公司拥有7个自有养殖场,种猪存栏量2万余头,生猪养殖规模在60万头,预计到2022年养殖规模达到200万头,2025年达到500万头。
“春节前我们会加大屠宰量,为保障供给贡献一分力量。”董恩球说。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局长唐建俊表示,下一步要狠抓疫病防控和无害化,严格动物疫病全产业链管控,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深入推进“粮改饲”,加快优质牧草生产基地建设;继续支持整县推进畜禽粪污治理,走绿色发展之路。
综合施策 增强养殖信心
“促生产保供应”必须从解决养殖端面临的最现实问题入手,如资金、用地、环保、审批……据了解,山东省率先出台了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先后制定了稳产保供、无疫省建设等5个政策性文件,落实稳产保供12条硬政策措施。
稳定猪肉价格,关键在于稳定生猪产能。记者了解到,山东综合运用种猪直补、保险提标、贷款贴息、标准化改扩建等系列扶持政策,争取省以上财政资金近5亿元扶持产业发展。其中,落实6500多万元对全省45家一级种猪场给予临时性生产补助;列支2180万元,对种猪场、规模养猪场新增贷款进行贴息;争取资金1.1亿元,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场151个;落实财政资金近3亿元,用于保险提标扩面,共计承保育肥猪1964万头、能繁母猪96.5万头;推广“鲁担惠农贷——畜牧贷”产品,对种猪场、规模养猪场贷款利率和担保给予综合补贴。
在用地方面,山东因地制宜出台土地、环保、审批等针对性政策措施。调整优化禁养区,并明确养殖用地不再收取土地复垦费;对纳入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库的生猪养殖项目,优先安排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在环保管理方面,山东对禁养区内确需关停搬迁的规模化养殖场,给予合理过渡期,并将环评审批时限由35个工作日压缩到25个工作日;下放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权限,简化养殖备案流程等。
“多措并举,让不敢养、无力养、无处养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畜牧处处长李流航表示。
据悉,随着各项政策逐渐加力,养殖场户补栏增养积极性逐步恢复,特别是新希望六和、汉世伟等大型养殖集团加速布局扩产,带动养殖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9年年底,全省预计新增生猪生产能力1000万头。
此外,为应对市场风险,山东加强监测预警,及时调度生产、屠宰、交易、外调等信息,实行价格周报、生产月报制度,引导养殖场户及时调整产能,努力避免价格波动伤农伤民。组织开展产销对接,召开大型生猪外调屠宰企业座谈会,增加生猪屠宰供应。
保障供给 发展禽肉等替代产业
除了从养殖端入手打出系列“组合拳”,山东还注重适时投放猪肉储备以稳定价格。目前,全省冻肉储备近3万吨,屠宰企业库存15万吨,元旦、春节猪肉供应比较充足。
从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的市场监测看,对于猪肉的消费需求,既包括刚性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弹性的。随着猪肉价格上涨,肉类消费有一部分转移到了其他畜禽产品、水产品上。预计2019年全省禽肉产量同比可增加20%,牛羊肉产量也稳中有升。
“我们将加大养殖结构调整力度,在稳定生猪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壮大家禽产业,增强禽肉、禽蛋供给替代能力,加快牛羊等草食畜的发展,引导推动特色养殖,为产品多元供给奠定基础。延伸畜产品加工链条,支持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提升市场流通能力,支持屠宰加工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冷冻储存、冷链物流配送等设施设备,推动由‘运活畜禽向‘运肉转变。”唐建俊介绍。
据悉,山东现有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2.65万个、专业户16.34万个;驴、兔、蜂、毛皮动物等特色养殖加快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75%,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猪肉占肉类比重不到50%,较全国低14个百分点;禽肉占上海市场的70%,出口占全国的50%以上,牛羊肉占京津市场的30%;规模奶牛场全部实现机械化挤奶、TMR全混日粮饲喂,全省奶牛平均单产超过7.8吨,部分牛场超过10吨;形成了胶东半岛肉禽、沿高速路奶牛、沿黄肉牛肉羊、鲁中南生猪等优势产区。
山东春雪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饲料生产、肉鸡养殖、屠宰加工和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型企业。目前企业年宰杀肉雏鸡7000万只,产品有冻分割鸡、冰鲜鸡肉、鸡肉熟制品、调味品等。公司董事长郑维新认为,随着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以及生猪产能下降、猪肉价格上涨形成的倒逼等因素,今后鸡肉消费量将会不断增加。他表示,下一步,春雪将进一步完善深加工产业链,实施倍增方案,完成“615”规划,即:新建一座年宰杀6000万只肉鸡的加工厂,配套建设1000万只规模的肉鸡养殖场,新建一座5万吨产能的调理品工厂。届时,年宰杀加工能力将达到1.2亿只。
在抓好本省稳产保供基础上,山东主动与主销省市开展对接,做好点对点跨省调运,成为京津沪宁杭等高端市场猪肉产品的主要供应基地。根据检疫出证系统数据,2019年以来,全省折合生猪净调出313万头,提前完成年内外调280万头的承诺目标;外调禽肉产品588万吨,同比增长21.7%。预计2019年全省外调禽蛋可达200万吨。
科技创新 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对于2019年发生的生猪生产下滑、猪肉供应紧张,进而带来价格上涨、影响群众消费的现象,山东省畜牧部门进行了深入分析。唐建俊表示,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山东省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滞后、基础生产方式水平落后等短板。因此,山东省将全面加快现代产业发展,其中,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养殖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是下一步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建设全省智慧畜牧大数据平台,实现畜牧业养殖、屠宰、加工、流通全产业链的信息化管理,打造智慧型畜牧业。
饲养单头猪的土地占用面积节约80%、节约用水20%、节能降耗25%、降低劳动力成本25%以上,生猪出栏成活率平均达到96.5%以上……能取得这样可喜的数据,归功于烟台福祖公司自主研发的三层、四层立体养殖模式的投入使用,该模式应用国际先进的全自动液体饲料饲喂、环境控制、粪便处理、电子饲喂测定系统,降本增效作用显著。
新希望六和则把智慧养殖、AI养殖运用到养猪项目上,引入智能化、科学化内容,增加养殖产业的科技投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人工效率,进一步增强养猪产业核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与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育的优秀肉鸭新品系——中新白羽肉鸭配套系(简称“中新鸭”),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对白羽肉鸭育种的垄断。
“中新鸭是根据中国人消费习惯定制研发,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效率与瘦肉率高、繁殖性能强、遗传性稳定等特点,其祖代、父母代种鸭和商品肉鸭的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纪保全说。
链接
山东的生猪稳产保供是全国生猪保卫战的一个缩影。
2018年4月份以来,受“猪周期”下行、非洲猪瘟疫情冲击和一些地方不当行政干预的影响,我国生猪产能持续下滑,2019年猪肉供应偏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的保障。2019年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了17项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
从2019年10月份开始,农业农村部每月定期召开生猪生产形势新闻发布会;11月份,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南方九省(区、市)生猪生产调度会,推介“龙头企业加农户”“产业体系帮农户”等技术模式,调动小散户增养补栏积极性,促进南方地区生猪生产加快恢复;11月底,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全国畜牧业工作会议和全国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保供座谈会,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坚决完成恢复生产的目标任务,確保元旦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猪肉市场供应稳定;12月份,农业农村部发布《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据悉,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份都出台了文件,细化了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形成了恢复生猪生产的强大推动力。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介绍,中央和地方恢复生猪生产的政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加上市场行情带动,养猪场户补栏信心进一步增强,全国生猪生产探底回升。
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400个县定点监测,2019年11月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2%,自2018年11月份以来首次回升;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4%,已连续2个月回升。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这两个重要生产指标双双止降回升,表明全国生猪生产整体趋稳向好。
而规模猪场生产恢复势头更加强劲。2019年11月份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的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幅分别为1.9%和6.1%,均比10月份扩大1.4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
产能复苏也带动猪饲料产销量持续增长。据对全国饲料生产企业全覆盖监测,2019年11月份猪饲料产量环比增长6.9%。猪饲料产量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也反映出全国生猪生产恢复的好势头。
据对重点种猪企业跟踪监测,2019年11月份二元后备母猪销量环比增长25.9%,同比增长135%,后备母猪销量回升,表明养殖场户补栏增养信心进一步增强。
随着生猪生产加快恢复,出栏生猪会逐步增加,涨价预期回调,2019年11月份活猪和猪肉价格明显回落。据监测,11月第4周,全国集贸市场活猪价格32.26元/公斤,猪肉价格51.22元/公斤,连续4周回落,比价格高峰分别回落16.7%和12.6%;12月27日,全国猪肉批发市场均价42.89元/公斤,比11月1日价格高峰52.40元/公斤下降18.15%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国新办2019年12月30日举行的首次开展“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情况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着力抓好推动生猪生产加快恢复、力促各项扶持政策落实落地、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坚决清理不合理的禁养限养、坚持不懈抓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加强屠宰企业监管等六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巩固当前生猪生产恢复的好势头,确保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猪肉市场供应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