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走,向右走, 都好
2020-04-24娟子
娟子
2020年1月,全国各高校外语专业保送考试陆续开始。每一位考生的身后都站着家长这个看似强大的后盾,他们为考生准备好餐食,准备好服饰,甚至帮考生调整好心态……
但是,你不知道,其实他们也很脆弱。
这是一位家长陪孩子到上海参加保送考试的经历,读来令人心生感慨。
2020年1月9日
薅头发,薅长头发,薅长白头发
娃今天参加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英语笔试和面试,跟来自全国的优秀孩子们竞争,我的确感到压力很大,是巨大。
照了一下镜子,竟然多了很多白发。它们毫无次序,支楞八翘地散布在头部的各个方位,没一丁点儿隐藏起来的意思,公然挑战我的忍受力。
我薅不到,够不着,纠结,闹心。
突然有一根明晃晃地映入我的眼帘,如此的突兀和扎眼。我无法淡定,迅速伸出手,捏住,把它拔掉。
嘿嘿,我轻蔑地瞧了它一眼,说:看你还嘚瑟不?!突然发现,捏在手指间的竟然是一根黑发。
那一根白色的,岿然不动,依然屹立在头顶……
2020年1月10日
妈妈是超人
很晚了,娃在复习,在准备考试中可能出现的考题。
我在她身后,倚靠在床边看《奇葩说》,最新一期的辩题是“该不该夸妈妈是超人”,在激烈的争辩间隙,我偷瞄了一下台灯下的娃略显强大的背影。
我想说:妈妈不是超人。爱娃是妈妈的本能,是自然流露,不需要赞美。
娃和参加考试的孩子们一起抽签后夹在长长的队伍中走进考场,我跟无数的妈妈一样跟随着,遥望着。娃在冰冷的教室中等待着考官的面试,妈妈们就站在滴雨的考场外耐心地等待着。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原本以为羽绒服足以抗衡南方的温度,错了,潮湿和寒冷很快侵入骨髓,渐渐地冷到颤抖。
妈妈本可以回到酒店打开空调安静地等待,但是宁愿在潮湿寒冷中望眼欲穿。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的娃面试,希望娃走出考场的时候,在雨中给她的头上撑起一把伞。
妈妈没有超能力,妈妈只是扮演着超人角色的普通人,妈妈是自愿的,没有奢望,没有怨言。
娃攥着准考证走出来,妈妈迎上去,那一刻,才温暖。
2020年1月11日
我们被包围了
要考上海财经大学,换了酒店,现在对面是复旦,旁边是同济,后面是奢望已久的大财经,我们被包围了。
这里的楼群规整、刚毅、有个性。路上的车并不多,出租车有固定的停靠地点,自律有序。路面干净利落,很远的距离,不曾见到一片落叶和纸屑。
我掸了掸鞋子上的灰尘,抬起头,调整好呼吸,让自己的形象尽量和这个高大上的环境相匹配,和娃一起步伐坚定地看考场去……
然后,娃自己跑出去蹬了几公里的自行车,找到了超级喜欢的便利店,回来兴奋地说:“妈,这里的人很和善,我喜欢这里的氛围,喜欢这里,可是……”
可是什么?没信心,没勇气?!关键看你是不是使出了“洪荒之力”!
房间里只有一把椅子,娃翻看了学姐们的回忆录后,把自己挤到椅子里,用APP记着单词,嘟囔着句子。我,无处可去,躲在她身后看她的背影,顺便看一会儿电视剧。
我们被包围了,多么希望被长久地包围下去。4年,7年,一辈子,都愿意。
2020年1月12日
挑战不可能
笔试结束,娃说题太难,没戏,就蹬着自行车出发了,说是去感受周边大学的氛围。
我躲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好几次,心里七上八下的,打算翻看一下热闹的综艺,来缓解一下紧张。发现“读心专家”松明和李昌钰博士之间的一段《挑战不可能》,非常有意思。
还没看完,娃就回来了,屁颠屁颠地递给我一本书,告诉我,她发现了一个旧书店,有很多外文书籍,虽然破旧了,但非常有吸引力,她最喜欢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花15元钱买了回来。我一看,是一部《人间喜剧》,哪个网站都能买到,可是刚刚看完读心术的我不能影响她的情绪,因为我突然发觉她是在用骑自行车买书的方式来释放她的压力。
下午4时,在学校的招生网站上发布笔试入围成绩。时间越来越近了,指针就在耳边“滴答滴答”地响,空气越来越凝固。
笔记本电脑就在眼前,这娃根本没有去打开查看的意思,我只能硬着头皮登录,一看成绩,顿时跌入谷底,紧接着身后的被窝儿里传来嘤嘤的哭泣。我一边安慰她,一边等待最新分数线的划定,惊奇的,成绩竟在线里!
那娃从被窝里火速冲出来,在床上蹦啊,跳啊,雀跃啊,开心啊。我怕她把床蹦塌,赔不起,赶紧把她抱下来。泪水就在眼圈里打转儿。好久没抱孩子一下了,这个沉啊,抱不动了。
冷静冷静,娃赶紧坐那复习去了,明天面试什么样,都是未知。但,请加油,挑战不可能,不到最后一刻,请别放弃。
2020年1月14日
群面和独面
满脑子里都是“群面”。群面怎么理解?五個娃同时进考场,考场里有三四位老师,发一道题一段文字,看后,先由娃们各自阐述观点,然后进行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展现口语表达、思维运转能力,还要展现与大家和谐又竞争、共生又战斗的能力。既不能过于飞扬跋扈,又不能沉默不语,说多漏洞也会多,说少没观点就没成绩,这个尺度极其不好拿捏。最后,各自对这道题进行总结论述,时间每个娃大约7~8分钟。
我以为群面很难,错了。
昨天参加考试的东华大学是单独面:一群教师,大约五六七八位,(孩子进去没时间数老师,还有专门摄像的),一个娃,时间定为20分钟。
有个人介绍,但没准备。因为其他学校避免在考场上透露学生的身份,不允许个人介绍。
然后每位老師根据娃平时的学习成绩,根据爱好,根据所获得证书进行提问。比如,你参加的是一个什么级别的比赛呀,怎样取得的成绩?都遇到了什么困难?你喜欢读什么书啊?那你喜欢的《围城》里采用怎样的讽刺手法,请详细说说。
你对中国节日怎么看?你喜欢的节日是什么?粽子?那你跟外国人说说粽子的做法……半个多小时了,我的娃才从考官的包围中解脱出来,脸上的表情有点莫名其妙。家长们纷纷询问:“快说说,都问啥问题了?”负责考场秩序的老师火速出现,给解了围。
回去的路上,娃说:“妈,我根本不知道‘糯米的英文单词是什么。”我说:“你咋那么笨,‘糯rice呗!”孩子渐渐地放松了。娃说问了老师,老师很和气地告诉她糯米单词的写法,使得她能完整地阐述粽子的做法,并提醒娃要清楚地跟外国人介绍中国的节日,这也是未来摆在娃面前的课题。
无论群面还是独面都不简单,简单的怎么会叫考试呢?要学的东西太多,继续努力就是。
2020年1月15日
你
上海财经大学的网上公布录取通知,我看到了你的名字。
你就是奔赴考场的一个紧张的娃儿,你就是水洼中降落的一颗雨滴,你就是路边无名的小花儿。
你说你超级喜欢这里,你努力了,这个美丽的、静谧的、充满诗意的校园从此属于你。
继续加油吧,你得知道,这只是美妙故事的开始……
2020年1月16日
向左走,向右走
上海外国语大学公布录取通知,惊喜地我又看到了你的名字。这倒成了一道最难的考试题,不在考场上,不在考卷里。你突然有点儿蒙了,因为你一直觉得自己发挥得很糟糕,根本没想到录取你的竟然还是喜欢和报考的第一专业,分数并不低。看来,有时候“感觉”这个东西并不靠谱。
原本目标坚定的你开始犹豫了。一件事情,有纠结很正常,关键要学会选择的办法。第一看专业,哪个是最最喜欢的,这俩学校都好,不需要看名气,名气是浮云,不实用;第二看所选专业在大学里所学习科目的难度,都找出来做对比,如果有超级难的,无法完成的,请适当回避;第三看未来发展前景,看看大部分学哥学姐毕业后从事的职业是什么,有没有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起码要自己能养活自己。考研的事情,现在可以不考虑,大二大三来得及。
如果这些都不能帮你选择,请寻找学哥学姐的回忆录,加他们好友,现在放寒假了,应该有空回答你的疑虑,既可以交朋友,又能热情回答你的问题,把为难的事情变成开心的事情,多好。
你还可以去征求一下教过你的老师,他们带过很多届毕业生,会有很多经验和意见,会毫无保留地讲给你参考。尽快选择,给向你抛来橄榄枝的学校肯定的答复,不要影响学校招生;尽快确立目标,适当预习专业里所涉及的科目。
妈妈能做到的是帮你分析一下问题,但选择要自己做,选择以后不要后悔。
我知道,这一夜,你没怎么睡,刚听你的呼吸均匀很多,就好好睡一会儿吧!这段时间你真的很努力,你太累了。
向左走,向右走,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