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历次大阅兵武器展示

2020-04-24张旭东张育诚

百年潮 2020年2期
关键词:国防工业阅兵式方队

张旭东?张育诚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阅兵是一个国家集中展现其国防工业实力、军事科技水平及军队精神面貌的重要“窗口”。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天安门广场前一共举行过16次大型阅兵。在1949年到1959年间连续举办的11次国庆阅兵式上,受阅的武器装备从“万国牌”“苏式造”迅速跃升为“国产化”,我国国防工业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跨越。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强风,中国国防工业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国产武器装备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各类先进武器相继装配军队,并在此后的国庆阅兵式上登台亮相,十分“吸睛”。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大阅兵中武器装备的变化,我们见证的是中国国防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奇迹。

开国首阅:“只有骑兵的战马是我们国家自己产的”

1949年6月,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在开国大典上举行盛大的庆祝典礼和阅兵仪式。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大阅兵。为此,中央决定成立阅兵指挥机构,由朱德任阅兵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杨成武、唐延杰、唐永健等人为副总指挥。同时,机构下设以杨成武为主任、唐延杰为副主任的阅兵指挥所,负责制定和筹划开国大典阅兵方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审阅了由阅兵指挥所拟定的《阅兵典礼方案》,《方案》对阅兵的仪式、流程、礼乐等作出详尽安排,成为日后历次阅兵方案的蓝本。毛泽东对此次阅兵高度重视,强调:“我们历来主张慎重初战,这次阅兵也是初战,开国第一次嘛,一定要搞好。”

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伴随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队老百姓》《保卫胜利果实》等检阅乐曲,朱德总司令在聂荣臻总指挥的陪同下,检阅了三军部队。总司令高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受阅官兵齐呼:“万岁!万岁!万万歲!”检阅完毕后,朱德总司令重登天安门城楼,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随后分列式开始。受阅部队以海军方队打头,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紧随其后,全部排成整齐的方阵,自东向西,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场面威武雄壮,气势如虹。

然而,胜利的背后却是中国国防工业异常落后的残酷现实。至1949年底,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仅为466亿元,其中又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重工业所占比重仅为7.9%,现代化国防工业几乎为零。当时,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几乎全都来自战场缴获,“不仅武器分别是日制、德制、英式、美式和捷克式,勉强凑出的17架飞机也是美制和英制。至于受阅的海军,只是临时组建起来的一个徒步水兵方队”。有人为此感叹道:“这次阅兵式上出现的各种装备,只有骑兵的战马是我们国家自己产的。”除了作为骑兵战马外,部分马匹还被当做牵引车使用,拉着缴获来的火炮接受检阅。在战车方队中,40辆受阅的日式中型坦克均属战场缴获,“光是凑齐这批坦克就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加之这些坦克大都“身经百战”,十分破旧,所有的发动机在事前都经过反复检修、更换,但即便如此,在检阅途中,仍然有一辆坦克在行进到天安门西侧的西华门时,因机械故障熄火,停在了路上,幸亏后面的一辆坦克及时上前将故障坦克“顶着”开过了西华门,这才没有影响到后续的阅兵进程。毛泽东后来就讲:“中国是一个庞然大国,但工业不如荷兰、比利时,汽车制造不如丹麦。有一句俗话,叫做‘夹起尾巴做人……我们现在坦克、汽车、大口径的大炮、拖拉机都不能造,还是把尾巴夹起的好。”他下定决心地说道:“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应当搞出些名堂来,使国家像个样子。”

十年阅兵:从“万国牌”“苏式造”到“国产化”的飞跃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率领的“联合国军”很快就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要不要出兵朝鲜?新生的共和国面临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艰难的抉择。此时国内经济还处在恢复时期,军工企业尚未建立起来,部队装备水平并没有显著的提高,一周年的阅兵式上,将士们手中拿着的仍然是过去缴获的“万国牌”,这样的武器装备与朝鲜战场上的美军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经过反复讨论,中央最终还是决定出兵朝鲜。苏联方面在得知中共中央决定出兵后,同意向中国提供军事装备,并同意派遣苏联空军到中国帮助防空和训练。后来的事实证明,中央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抗美援朝战争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的进程,短短几年时间内,我们大体实现了武器装备的统一化、正规化,军队整体实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举行的三次国庆阅兵上,受阅的武器装备几乎一年一变。

在1951年的国庆阅兵式上,地面方队的数量比上年增加1倍,达到13个,飞机的数量则比上一年激增了5倍多,共达148架。1952年国庆受阅的地面方队数量则进一步倍增到57个,飞机则增加为153架。受阅装备和兵种数量均有明显增长。在1953年的国庆阅兵式上,虽然受阅部队规模有所缩减,但无论从各类装甲车、火炮的口径射程,还是从各类战机的战术性能来看,均有大幅度的提升。其中,T-34坦克、“喀秋莎”火箭炮、米格-15歼击机、伊尔-28轰炸机等武器装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此外,各类新组建的军事院校,以及工兵、通信兵、伞兵、防空兵、民兵等一大批新兵种也从无到有地发展了起来,这些都标志着一个以诸兵种合成的现代化作战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评价的那样,“我们过去打了十几年仗,从来没有空军,现在空军也有了,高射炮、大炮、坦克都有了。抗美援朝战争是个大学校,这个演习比办军事学校好”。

在1954年和1955年的国庆阅兵式上,受阅部队均装配清一色的“苏式造”接受检阅,其中诸如:57毫米反坦克炮、T-34重型坦克、NC-2重型坦克、米格-15比斯、米格-17、伊尔-28轰炸机等,部队实力大为增强。

除了进口苏式武器装备外,我国还努力发展自己的国防工业。早在抗美援朝期间,毛泽东就指出:“我们国防军的装备必须向着生产自给的方向努力”,“帝国主义如此欺负我们,我们没有自己的兵工工业,不解决部队的武器装备问题,是不行的。”因此,在1953年至1957年实施的“一五”计划中,核心就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建设,其中由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军事工业就占了44个。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先后仿制和研发出了包括“56式冲锋枪”“56式半自动步枪”“54式榴弹炮”“59式坦克”“歼-5型歼击机”等在内的一大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5”字头国产地空装备,在1956年后的历次国庆阅兵式上接连登台亮相,比重不断增大,到1959年国庆十周年阅兵时,受阅武器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

国庆十周年阅兵后,国内外形势骤然紧张。1960年7月,苏联政府单方面宣布中止一切对华援助项目,撤走全部在华专家,中苏关系实质破裂。与此同时,国内“大跃进”运动的影响不断加剧。同年9月,中央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将年度阅兵改为“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后来因“文化大革命”的爆发,阅兵被当成是“形式主义”的东西遭到取消。自此,三军将士们铿锵有力的脚步声、战车履带压过马路的轰隆声、戰机呼啸而过的轰鸣声在天安门前沉寂了长达25年之久。

新时期的三次阅兵:国产武器装备“井喷式”发展

1981年3月10日,在听取杨得志、张震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组织战役演习方案的汇报后,邓小平说道:“部队的阅兵式、分列式也好久没有搞了,不能说阅兵式、分列式是形式主义,对部队作风培养都有教育意义。”“阅兵对军队在人民中的观瞻有好处。现在人民不知道军队在干什么,经过阅兵式、分列式,把军队摆一摆给大家看,给人民看,这样更加强了军民关系,对加强军队训练也有作用。”这就纠正了过去认为阅兵是“形式主义”的错误认识,将阅兵与加强军民关系和军队建设结合了起来,重新为阅兵“正名”“铺路”。1983年11月中旬,在邓小平的亲自部署下,中共中央书记处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布置35周年国庆的庆祝和阅兵筹备工作。会议特别要求:“受阅部队要着新式军装,武器装备要新一点,精一点,好一点。”

在时隔25年后,1984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前再次迎来了盛大的阅兵式。由军事院校方队、步兵方队、水兵方队等组成的17个徒步方队,以及由反坦克导弹、火箭炮、自行加农榴弹炮、火箭布雷车、坦克、装甲车等组成的24个机械化方队参加受阅。这是机械化方队首次在数量上超过徒步方队,标志着部队机械化水平在这几十年中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其中,由9辆大型牵引车载着的中国战略导弹首次公开亮相,震惊世界。轰-6、强-5、歼-7等一批国产飞机也首次出现在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但客观来看,经过了20多年曲折发展的岁月,“中国的主战装备如坦克、战斗机,还停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一代水平”,而同时期的苏联和西方国家已经迈入了第三代。尽快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在武器装备上的“代差”成为中国国防工业的当务之急。1986年11月,经过邓小平的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目标是“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高技术”。此后,一大批高精尖科技成果率先应用于国防领域,我国国防工业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一大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9”字头、“0”字头武器装备在此后的历次国庆阅兵中接连登台亮相,成为受阅的主角。

在1999年的国庆阅兵中,有95%的武器装备是首次亮相。其中不乏一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武器装备,例如在这一年中成功研制的99式主战坦克,综合性能已经达到国际主流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水平。受阅的导弹与15年前相比,不仅型号更丰富,而且体积更小、威力更大、精度更高、射程更远、机动性更强,这些都标志着我军武器装备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缩小了与世界一流武器装备的“代差”。2009年的国庆60周年阅兵,虽然参阅兵力的总体规模与上次阅兵相比略有缩减,但技术型兵种更多、装备类型更丰富、信息化程度更高。陆军方面,04式履带式步兵战车、05式两栖突击车、05式155毫米履带式自行加榴炮、03式远程火箭炮等一大批“0”字头新型武器装备的亮相,标志着部队机械化和信息化程度再次跃升。空军方面,国产空中预警机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制造预警机技术的国家之一。此外,各种类型的地空导弹、空空导弹、岸舰导弹、巡航导弹、洲际导弹纷纷亮相,展现了国防工业“井喷式”发展的辉煌成果。

新时代的大阅兵:“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中国”

2015年的九三阅兵是我国第一次在天安门前举行的非国庆阅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首场专题阅兵,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1.2万余人、500多件各型装备和近200架飞机参加了此次阅兵。05A式两栖装甲突击车、11式轮式装甲突击车、09式35毫米履带自行高炮、红箭10多用途反坦克导弹、东风-21D常规导弹、东风-5B导弹、歼-10A、歼-15、轰-6K等在内的现役武器装备亮相阅兵式,其中有84%的武器装备是首次亮相,让人眼前为之一新。与上次阅兵相隔不过短短6年的时间,在九三阅兵上再次出现多款新型武器装备,很多上次阅兵中还被称之为“新型号”的装备,在这次阅兵中却被更为先进的武器所取代,中国国防科工的发展和部队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可谓日新月异。一位参加过抗战的老兵激动地感叹道:“不一样了,和我们那时候的武器、装备都不一样了。真好!

真好!”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阅兵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解放军在军改重塑后的首次集中亮相。15000名官兵、580台(套)装备、160余架战机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出现。徒步方队全部按照军改重塑后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进行编组;领导指挥方队、各军种和武警部队等依次行进;院校科研方队、文职人员方队和维和部队方队等,均为首次亮相。

武器装备方面,40%的装备是首次亮相,新型箱式火箭炮、油电混合动力全地形车、超低空突击旋翼机、无人侦察机、武直-10、歼-20、运-20、空警-2000、各型地空导弹等解放军现役武器装备悉数登台,让人大饱眼福。其中,我国战略核力量的重要支撑——东风-41洲际核导弹方队首次受阅,彰显了中国国防的顶级实力。有媒体评论此次受阅的武器装备是“精锐尽出,目不暇接”。

“建设一支掌握先进装备的人民军队,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目标”。回想起70年前,中国“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如今国庆阅兵式上“目不暇接”的各类先进武器装备。70多年来武器装备现代化发展的背后融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今天,一支拥有高素质的人员和高水平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人民军队有能力、有决心维护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在这样一支武装力量的护航下,“中国号”巨轮一定能乘风破浪,驶向胜利的彼岸。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所宣示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责任编辑 黄艳)

作者:張旭东,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张育诚,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国防工业阅兵式方队
国庆70周年阅兵式空中梯队解读
美国国防工业供应链对外依赖情况
美国巩固提升国防工业供应链能力的举措及启示
共和国阅兵中的女兵方队
盛世庆典谱写壮丽华章
——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国成立70周年阅兵精彩回顾(二)
2009 国庆60周年阅兵
试 着
一场关于Couple们的时髦阅兵式
胜利日大阅兵
各国阅兵式上的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