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图书的图书馆

2020-04-24王吴军

知识窗 2020年4期
关键词:暗室钢化玻璃铜牌

王吴军

德国柏林的洪堡大学前面有一个贝贝耳广场,贝贝耳广场上有一个奇特的图书馆,被称为“没有图书的图书馆”。

在贝贝耳广场中央的方石地面上,镶嵌着一块一平方米左右的钢化玻璃,因为走的人多了,这块钢化玻璃也就光滑了,人们透过它可以看到下面有一个密封的洞穴。这个洞穴深5米,洞穴的底部是一个大约50平方米的暗室,暗室的四周摆放着一排排木制书架。这些木制书架上原本可以摆放两万册图书,但是现在连一本都没有,这就是“没有图书的图书馆”。

离这个图书馆不远的地面上,并排嵌着两块铜牌。一块铜牌上镌刻着这样的文字:图书馆,米歇尔·沃尔蔓设计,1933年5月10日焚书纪念碑,1994—1995年建。另一块铜牌上则刻着:1933年5月10日,就在这个广场中央,纳粹学生焚烧了几百位自由作家、出版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书。

其实,这座于1995年3月20日建成的图书馆是一座焚书纪念碑,为了记录希特勒大肆摧残人类文化,焚烧进步书刊,迫害作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罪行。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为了巩固自身及其纳粹党的统治,指使其党徒先放火焚烧了国会大厦,接着又下令放火焚烧了进步图书。

1933年5月10日,这种摧残进步文化的活动达到了高潮。这天午夜时分,哥培耳策动成千上万名大专学院的学生上街游行。他们手举火炬,高唱歌曲,向柏林市中心的贝贝耳广场进发。在这次被焚烧的图书中,有马克思、安娜·西格斯、史太·凡·海姆、路德维希·霍恩等人的文学作品。一时间,德国成为著名女作家莉卡达尔·胡赫所说的“地狱帝国”。

1994年,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到来,德国文化艺术界人士达成共识,决定建立一座纪念碑,以便后人铭记过去,并昭示未来。为了不破坏贝贝耳广场的整体性,人们没有在地面上树碑,而是设计了這个别致的、位于地下的“没有图书的图书馆”。

在记载建造这个图书馆日期的那块铜牌上方,还镌刻着大诗人海涅写的三行诗:“这不过只是一个前奏:在焚毁图书的地方,最后也势必会焚毁作者。”

猜你喜欢

暗室钢化玻璃铜牌
V2X商用进程中面临的测试挑战及关键技术
一光可破
钢化玻璃菜板
微光探测装置自成暗室设计开发
暗室微光
安全选用幕墙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