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研究

2020-04-24郝文翠李新省杨青会刘烨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专业能力提升对策职业素养

郝文翠 李新省 杨青会 刘烨

摘 要: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现状、原因分析和提升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辅导员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关键词:辅导员;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提升对策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即43号令中对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进行了详细阐述,对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阶段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却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现状

2006年9月1日《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設规定》即教育部第24号文开始施行,2017年10月1日《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即43号令开始施行。这13年来,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却不尽如人意。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即43号令中对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共九项内容,而目前高职院校的绝大多数辅导员除能胜任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一项外,对其它八项工作内容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这就是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现状。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不高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其不足之处也日益显现。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定位不清。

正如曲建武老师的公众号“仍然在路上”中的一篇文章《辅导员不是筐,不能什么都往里边装》中描述的那样,现在的辅导员干了许多本不该他们干的活,或着说干了很多不应该成为他们“主业”的活。比如有的学校把收缴学费纳入辅导员考核;有的学校把就业率压给辅导员;有的学校把宿命卫生管理推给了辅导员,辅导员变成了宿舍管理员;有的学校将学生课堂出勤率交给了辅导员,每天让辅导员“赶着”学生来上课。更有甚者有的专业老师更是“理直气壮”找到辅导员,责问辅导员是怎么管的,为什么学生不来上课?教学过程主要是由教师负责,学生上不上课、认不认真听讲主要在教师是怎样组织教学的,与辅导员又有多大关系呢?辅导员管理什么?管理到什么程度?怎样进行管理?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完成的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的,不是“拍脑门”决定,不能太随意。辅导员每天被繁杂的日常事务包围,千条线一根针,这种高负荷的工作,让他们每天疲于应付各项日常工作,他们成了“保姆”、“消防员”,他们没有什么精力去学习其它工作内容要求的技能。每天的工作千篇一律,这让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异常严重。

2.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主要由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组成,而专职辅导员中还有至少一半以上是新入职的专业课教师,一般情况下他们有三年任期,任期结束将转至教学岗。而我们的兼职辅导员队伍中有来自行政岗位的、有来自教学岗位的,除少数是心里真的喜欢从事辅导员工作外,其它都是因为职称晋升中明确规定“须兼任一年以上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才来做兼职辅导员的。他们少则一年,多则三年就会离开兼职辅导员岗位。因为从事的时间短、流动性大,刚刚有些学生工作经验便离开了辅导员岗位,而空出来的辅导员岗位会被一批“新辅导员”顶替。这批新辅导员的带班经验还要从0开始。当然正因为这些兼职辅导员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时间短,所以学校在对他们的培训方面力度要小很多,再加上兼职辅导员自身也会认为做兼职辅导员只是的“副业”而非自己的“主业”,所以自己投入到这方面的精力有限。

3.高职院校辅导员缺乏专业背景。

专业背景决定着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它关系到每个辅导员的成长以及辅导员发挥工作特长。现阶段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背景分散,他们有的是学校的专业任课老师,有的是行政人员,都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家产生辅导员不具备或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错误认知。人们还认为辅导员的工作是靠经验的积累,见多了自然就能胜任了。可是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高职院校扩招,且单招比例逐年上升,我们的生源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网民,他们的问题表现千变万化,仅凭经验有时很难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有的甚至没有经验可以参考,比如有些学生在网络上和对方裸聊,被对方截取视频后勒索的情况,这时问题处理起来就很容易出现偏差。缺乏专业理论的指导,专业能力欠缺,使辅导员工作水平很难提升,效果也不好。尤其在学生思想问题的处理上,由于辅导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欠缺,对于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容易出现“辨别不清、讲解不透”的情况出现。

4.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即43号令中明确指出:“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但现阶段,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做不到,只是程度不同罢了。比如规定中要求的“落实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都说辅导员是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但双重身份的背后却是两边都靠不着,发展遇到瓶颈,绝大多数辅导员评到讲师就是到了职业的天花板,再也上不去了。再比如“待遇有保障”这一条,辅导员的工作是“白+黑”、“36524”,他们大都带着200多名学生,因为学生生病要送医院或者因为学生为情所困、学业压力等原因半夜被电话叫醒都是家常便饭,他们承担了太多的压力,但薪资待遇方面却不能体现,他们经常自嘲“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他们找不到归属,工作没有保障,有的想办法逃离,没法逃离的开始混日子,又有几个能主动进行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呢?

5.高职院校辅导员基本没有职业规划。

教育部43号令中明确规定“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但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辅导员处于被两个群体边缘化的地位,他们的工作内容繁多琐碎,没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一天24小时都要保持“待机”状态,但待遇却不高、发展通道不畅,巨大的反差使高职院校辅导员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当问到“你有什么职业规划”这个问题时,大多数的辅导员的回答是:我希望有一天可以转岗。但当问到“如果你近几年都没有转岗的机会,你会如何规划你的职业生涯”,大多数的辅导员是沉默的。也许他们是因为每天被繁琐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来,稍有时间时只想自己安静地待着,什么都不想,就静静地待着;也许是现实已经把理想磨灭了,而不再对辅导员工作有任何想法;也许还有别的原因。

而在高职院校,学校对辅导员工作也缺乏完善的职业规划体系,有些学校将竞聘系部学生管理的副书记作为辅导员的发展通道,但殊不知一个系部只有一个人有可能成为副書记,那其他人的发展通道又是什么呢?

没有目标的人生是苍白的,没有目标的职业是枯燥乏味的。没有职业目标,我们就不会去考虑为实现这个目标我需要具备什么知识和技能,更谈不上学习,结果只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又如何提高?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对策

有着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辅导员会将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将各种隐患降到最低,他们是开展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的对策。

1.高职院校、辅导员都要分清辅导员的“主业”和“副业”。

辅导员的“主业”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九项内容,内容涉及到学生成长成才和健康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学校,一定要清楚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角色定位,不能把辅导员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办。同样,作为辅导员,也一定要清楚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角色定位,明白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什么都干,眉毛胡子一把抓,干好自己的主业,切实在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上下功夫,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专家型辅导员。

对于副业部分,在做好主业的情况下,有精力就亲自去做,没有精力就采用授权或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工作,让别人(同事或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给别人展现的机会其实也是在成就别人。

2.高职院校要鼓励辅导员多参加学习、培训、比赛,开阔眼界。

高职院要给辅导员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多参加提升辅导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学习、培训、比赛,通过这些方式让辅导员走出去开阔眼界,让他们接触更多的优秀辅导员和专家型辅导员,对标查找差距,让大家真正意识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通过榜样的力量让辅导员树立目标、提升干劲。

就拿参加比赛来说吧,我参加过两次辅导员技能大赛,如果要说大赛对我有什么帮助或启示,我想说备赛是一场全方位的入职培训,是一次高精度的工作研修。备赛过程中,需要将辅导员工作内容涉及到的所有文件进行研读,甚至烂熟于心。也正是在那时,让我对辅导员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教育部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让我相信辅导员的春天即将来临。在案例分析、谈心谈话、主题演讲环节,考察的辅导员运用文件、专业知识去解决、阐述问题的能力,在备赛过程中我们接触了大量的案例,每一个案例我们都认真研究,以至于比赛结束后,我对自己胜任辅导员这个岗位信心大增,觉得自己俨然已是半个专家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了极大提升。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大多没有职业规划,通过学习、培训或比赛,他们会接触到更多全国优秀的辅导员,在辅导员九大工作内容中,这些优秀的辅导员已是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对学生进行指导或引导,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将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相结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另外,通过学习培训,尤其是生涯发展类课程,唤醒辅导员的生涯意识,积极地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自我探索,从工作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通过刻意练习提升自己的能力,进而通过能力在工作中兑换出价值,让自己的生涯三叶草快速旋转(新精英古典老师的生涯三叶草模型),在不断地自我探索中,开启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

3.高职院校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规定。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的原因,一是辅导员队伍中的人员性质(新入职的专业教师或兼职人员),注定了他们的高流动性。二是高职院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他们每天承受着高负荷的工作量,承受着每天、每月、每年没有什么变化的枯燥的工作内容,面对着自己的职业天花板,再加上自我探索意识不强,不知道如何摆脱这一困境让自己的职业更上一层楼,于是职业倦怠日益严重,这其中有的是因为从工作中找不到感兴趣的部分;有的是因为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不高,在工作中处于焦虑状态;有的是从工作中找不到自身的价值体现。

首先,高院院校一定要制定专门办法和激励保障机制,落实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的“双线”晋升要求,将辅导员的工作业绩和育人实效作为考核依据。

其次,高职院校要落实43号令中关于培训的相关规定,根据本学校辅导员规模数量设立辅导员培训专项经费,为辅导员提升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提供条件保障。

最后,高职院校要支持辅导员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与思政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结合起来开展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育人效果上一个台阶。同时要鼓励辅导员在做好工作的基础上,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为辅导员提升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提供保障。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队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我们培养出的接班人的质量,作为学校一定要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让辅导员有归属感,从而主动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以此来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冯刚,杨晓慧.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8.

[2]《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http://www.gov.cn/xinwen/2017-10/05/content_5229685.htm2017-10-05

作者简介:

郝文翠,毕业于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978年11月;女;汉族;河北灵寿县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

猜你喜欢

专业能力提升对策职业素养
不同阶段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在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