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书香氛围 养成阅读习惯
2020-04-24唐红
唐红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课内教学的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得法于课内,成长于课外,受益于终身。”叶老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宽学生视野,增长知识,提高阅读、写作能力,还能使学生从中受到多方教育。
关键词: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氛围
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更没有航行的大船。叶老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宽学生视野,增长知识,提高阅读、写作能力,还能使学生从中受到多方教育。让学生在读中学读,读中学写,读中学做人,并为学生将来立足社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一、营造书香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从他们兴趣爱好和需求入手,因势利导,引导他们观察、描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推荐他们爱好的读物,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种读书活动。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让孩子们在课外阅读中尝到识字的甜头,增长知识的乐趣,领悟到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把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效果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阅读的作用。
二、教师应当尽可能的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条件
读课外书、看报纸、网上阅读等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形式。
1.教师多与家长联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如果和学校老师联手教育,势必起到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作用。请家长协助孩子假日里到书店,书吧等处阅读。家长也尽可能有选择性的给孩子买一些合适的读物。用多种方法在校外给孩子创造更多的读书空间。
2.发挥学校图书室的功能。
有图书室的学校,老师在学校里要指导学生如何在图书室里借阅,并安排固定时间借阅。
3.建立班级图书角。
为弥补图书室里书源不足的缺点或没有图书室的情况,教师仅可能动员学生把个人的书籍暂时存放在班上,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可设在教室一角,专人管理。也可学生自己保管,统一悬挂目录,便于相互借阅。总之以多种形式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条件。让孩子们有书可读。
三、教师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具体指导
如阅读方法的指导、知识积累的指导、扩展运用的指导等。激发了兴趣,创造了条件不等于会阅读。特别是小学生识别力差,不懂方法,需要老师的具体指导。
1.指导学生有目的选择课外读物。
鲁迅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的不到多方面的优点。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非常有限,枯燥了”教师应当认真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思想、题材、体裁、语言等都适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的书籍。让《格林童话》成为他们心中美丽的梦幻;《上下五千年》化作他们走进历史文化的阶梯;《十万个为什么》变成他们攀登科学高峰的基石……同时在广博的基础上既有面的浏览,也有点的精读。
2.尽可能的有的放矢,具体指导范围阅读。
减少孩子阅读的盲目性,增强有效性。配合小学语文教材和其它学科,结合教材指导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续。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中应坚持一篇带多篇,结合课文讲读,相应地介绍有关课外读物,引起学生读类似读物的强烈愿望。如语文同步训练,相同题材、体裁、思想内容的文章,有关作家,写作背等等。做到“厚积而薄发”,进一步领悟课文内容。
3.要指导课外阅读的学习方法。
明代大学问家朱熹曾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高年级的学生可先看序文或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概况。预定几日看完,如何安排。有不了解处,不怕麻烦查资料,请教别人一定把问题弄懂。阅读的方式:浏览、略读、精读,再读、朗读、朗诵、咏唱、表演……在书上做记号,以不同的方式或圈或点抓住重点。体念文章中语言的内涵美,积累语言的表象。记下优美词句。让阅读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四、把课外阅读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品味完文章的外在美、内涵美、意境美同时应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文學素养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或仿写、或写读书心得、或延伸。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五、及时检查阅读效果,促进课外阅读持续发展
小学生的兴趣及易转移。老师如果只引导阅读,布置任务,而不适时检查,很多学生可能会半途而废。检查的方式很多,如讲故事,课外朗读比赛,写读书笔记举办读书笔记展览,作文比赛,向全班同学推荐一本好书等等都能检阅出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循序渐进的制定一套有效的检阅方法,定能提高阅读的实效性,巩固阅读的长期性。
总之,课外阅读中指导老师应注重激发兴趣,为他们创造条件,注重方法,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长期坚持,让学生积淀了语文知识,陶冶了文化情操,必将使学生终生收益。